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下大甲溪橋
圖片來自聯合報

下大甲溪橋是位於台灣台中市大甲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1] ,連接台中市大甲區大甲車站清水區臺中港車站,1987年於舊橋上游。新橋重建,上游橋樑於大甲溪橋,下游橋樑於大甲溪橋。

目錄

沿革和設計

第一代橋

台灣日治時期 (臺鐵)海線鐵路大甲車站至甲南站(今台中港車站)間「下大甲溪橋」為鐵公路共用橋,上游橋樑於大甲溪橋(國道3號),下游橋樑於大甲溪橋(台1線)全長1,214.5公尺,計61橋孔,每孔跨度19.2公尺,上部結構採上承式鋼鈑梁,下部橋墩為混凝土與砌石,工程中數度遭遇洪水,終在1921年7月10完工,後續辦理鐵路橋鋼鈑梁架設工程,並隨海線鐵路於隔年(1922年)10月11日全線通車一併啟用。而緊鄰鐵路橋西側(下游側)的公路橋橋面則在1933年完成,路寬5.5公尺。

溪橋特性

類型

橋墩數:38 寬度:雙線橋梁 全長:1,252.0公尺(4,108英尺) 最大跨度:32.1公尺(105英尺) 上部結構:下承式預力混凝土梁 下部結構:雙圓柱懸臂式RC橋墩、沉箱基礎

第一代橋

1921年7月10日完工日 1987年6月30日關閉日

雙線化

鐵路橋樑都是與公路橋樑共用橋墩,緊貼架設,鐵公路間僅有水泥橋欄區隔開來,也因鐵軌占用一半橋墩,使得公路橋面僅容單向車行,橋的兩端則各設有管制哨;偶而還會出現汽車與火車競走的畫面;六十年代,鐵公路運量漸增,加以原橋老舊,拓寬不易,新建的鐵公路橋樑不得不分家,原下大甲溪橋拆除。 本橋之公路橋面於1975年8月26日因公路改線而停用,大甲~甲南(今台中港站)間路段包含本橋為其中一個區間,故該局順勢將本橋原公路橋面改建,鋪設第2線鐵路,於1977年3月完成本橋雙線化。

第二代橋

1987年6月30日開通日 1980年代時期,臺灣鐵路橋梁仍係建造於台灣日治時期,許多已不符設計或載重標準,加以長年受河流沖刷,使橋墩覆土更淺,危及橋梁與行車安全,甚而發生橋梁遭洪水沖毀導致路線中斷之事故,因此,台鐵局決定改建這些老舊橋梁。第二代新橋建造於第一代橋上游側約20公尺處,複線鐵路橋,下部結構為雙圓柱懸臂式RC橋墩、橢圓形沉箱基礎,而上部結構則是下承式U型(半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全長1,252公尺,計39孔,每孔跨徑32.1公尺,於1987年6月30日完工通車。

變更

戰後中華民國時期,於1956年3月14日至15日止,每日8時30分至12時封鎖本橋,抽換第59孔與第60孔鋼鈑梁。

另於1963年11月17日至19日,每日7時至10時20分封鎖本橋,將舊鋼鈑梁汰換為KS-15級新鋼鈑梁,封鎖時段內列車於兩端車站折返行駛。。

電氣化

1978年6月7日,包含本橋在內的海線鐵路完成電氣化通車營運,本橋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

斷橋

1982年8月10日清晨,西仕颱風過境,山洪暴發,6時45分北上3002次柴油對號特快(DR2700型,台中花蓮)行經本橋時,司機員劉邦松發現列車有跳動不穩現象,於駛抵大甲站時立即通報;另7時20分本橋西正線已略傾,但北上306次普通車於橋上東正線一度停車後,以極慢車速冒險通過,至8時15分本橋第45號橋墩遭洪水沖垮,鋼梁落水,交通中斷。斷橋後除了台中工務段與台中運務段人員至現場勘查以外,台鐵局局長董萍亦率領工務處處長張金波及橋隧科科長抵現場勘災。本橋經台鐵局搶修,於當年9月21日下午3時起恢復通車。 1985年8月23日,因尼爾森颱風過境帶來豪雨致洪水來襲,下午5時30分本橋第47、48號橋墩傾斜,被道班工許金爐、黃秋霖發現,即通報封鎖路線,下午6時50分該二橋墩遭洪水沖倒,4座鋼梁落橋,交通中斷。斷橋後台鐵局局長卜元禮由台中工務段段長莊永和陪同至現場勘災。本橋之後由台鐵局與榮工處搶修,於同年9月15日恢復行車。

影片

133次彩繪普悠瑪 @ 大甲溪橋

參考文獻

  1. 大甲溪橋修補鋪平 10月底完工,自由時報,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