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突厥汗国
历史
突厥大可汗沙钵略在位时期,实际上有数位可汗并立,实际上已经分裂。583年沙钵略出兵攻击另一可汗阿波,阿波逃到西部的达头可汗那里,达头派遣阿波带兵东征,与沙钵略相攻,突厥正式分裂成东、西突厥。东突厥保有原突厥汗国东部地区,即大漠南北地区。因其牙帐仍旧设于北方的都斤山,故又史称北突厥。
唐朝于629年出兵攻击东突厥,次年在薛延陀的帮助下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亡,漠南、漠北分为唐朝、薛延陀所占。参见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基本内容
东突厥汗国,古汗国名。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因政治上没能建立定型的可汗继承制,汗王争位内讧,助长了小汗或强大部落首领的割据倾向。驻牧西方的室点密一系早呈独立倾向,东部突厥诸首领亦各自拥众自重,“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同”(《隋书·长孙晟传》)。加之隋文帝采纳长孙晟“难以力征,易可离间”的谋略,汗国内部隐伏分裂危机。隋开皇三年(583),达头可汗玷厥联合阿波、贪汗等突厥西部势力进攻沙钵略可汗,公开脱离其管辖,突厥汗国遂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由沙钵略统领的称东突厥。五年(585),沙钵略可汗离开世代驻牧之郁郁斤山驻地,南迁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平原),建牙紫河镇(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与隋朝建立宗蕃关系。至启民可汗时,双方更趋接近。隋末唐初,突厥势冠北边群雄,唐公李渊亦在臣事突厥之列。唐初,对突厥一直奉行以战求和的政策。至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全线出击,俘颉利可汗,降唐者10余万,余众或走薛延陀,或入西域。东突厥汗国亡。唐以其地置羁縻府州。在突利可汗辖地,设顺、佑、化、长4州都督府;在颉利可汗辖地置6州,归定襄、云中两都督府统辖。任命本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辖部众。龙朔年间(661-663)又设单于,瀚海2都护府。单于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乾3都督府及苏农等14州,管辖碛南;瀚海都护府领金徽、新黎等7都督府及仙崿、贺兰等8州、管辖碛北。至此大漠南北全归唐朝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