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絲弦

中文名稱;絲弦

外文名稱;si xian

形成時間;明末清初

發源地;河北省中部

代表人物;劉魁顯、何鳳祥、王振全、封廣亭

代表作品;《趕女婿》《白羅衫》《花燭恨》

絲弦中國民間戲曲種類,分為南方絲弦和北方絲弦,北方絲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國稀有的地方戲曲之一。劇種起源於明末,其聲腔為元、明流行於燕趙的小令。絲弦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鴉片戰爭後在民間日漸發展,並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於石家莊地區一帶的為中路絲弦。

南方絲弦主要指常德絲弦,常德絲弦是流行於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帶的地方曲種。明末清初,江浙一帶的民歌和時調小曲傳入常德後,經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不斷演變、發展而成。

常德絲弦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藝術價值較高。但因20世紀80年代以來缺少專業表演團體,加上老一輩絲弦藝人相繼辭世,已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2006年5月20日,絲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邊樹森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鶴林

目錄

歷史淵源

絲弦發展

絲弦戲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現了既唱絲弦又唱老調、河北梆子的三合班。打擊樂器也由"京傢伙"改用"蘇傢伙"。後又從崑曲、京劇吸收大量營養充實自己,"京傢伙"、"蘇傢伙"並用。絲弦戲音樂有官、越兩個腔調,全部音樂分弦索腔曲牌、板式變化系統、無過門曲牌、器樂曲和打擊樂五部分。

歷史上絲弦有名的戲班很多,曾湧現出劉魁顯(正定紅)、何鳳祥(趙州紅)、王振全(獲鹿紅)、封廣亭(平山紅)等一批著名演員。絲弦傳統劇目約有500齣,常演的劇目有《趕女婿》、《白羅衫》、《花燭恨》、《空印盒》、《調寇》、《封神演義》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石家莊絲弦入選國家文化部頒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清初

清初,絲弦在河北已普遍流行,並深受群眾的歡迎。康熙十年(1671)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縣誌》卷八,已有俗喜俳優。正八日後,高搭戲場,遍於閭里,以多為勝。弦腔、板腔、魁鑼桀鼓,恆聲聞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雜旮,猶擁之不去的記載。又據乾隆九年(1744)成書的《夢中緣傳奇-序》和李聲振於乾隆三十一年成書的《百戲竹枝詞》的有關記述,說明此時絲弦不僅盛行於河北農村,在京城也已流行。

同治七年(1868),井陘白花村出現了絲弦班社(班名"高盛班",由井陘北白花村高來明高士俊父子創立,"高盛班"是石家莊絲弦的最早班社,1936年起,該班久住石家莊南花園演出,1937年,一些演員併入"隆盛合"劇社,但仍懸"高盛班"之牌演出。1947年,改為石家莊市絲弦劇團);光緒七年(1881)廊坊地區文安縣太保莊創辦了絲弦同樂會;光緒十六年霸縣出現了韓大倉老調絲弦班。同、光時期,絲弦再度興起,韓大倉等率班進入北京演出。光緒初年,東路絲弦老調藝人呂洛脆,張洛棟,穆壞旦等,到井陘白花班搭班,遂將老調劇目、音樂、表演等傳入絲弦班,開絲弦與老調同台合演先例。自此,石家莊地區的絲弦主要伴奏樂器由弦索(土琵琶,狀小)、三弦等彈撥樂器改為板胡、曲笛、笙。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絲初不僅與老調同台演出,還曾與河北梆子組成過三合班,有的甚至還兼唱京劇、亂彈成為五腔班。絲弦的打擊樂器,此時也由南到北,一改原來使用的高腔鑼鼓(俗稱廣傢伙),而採用京、梆劇種所用的蘇傢伙。

民初至七七事變

民初至1937年七七事變,絲弦有了較迅速的發展,湧出現許多班社和知名藝人,特別是出現了李鳳仙、張小刁、張小綿等絲弦第一代女藝人;張桂良、張連甲等於民國七年(1918)在北京演出《馮茂變狗》、《十八扯》,受到觀眾賞識,擴大了絲弦戲的影響;農村子弟會、同樂會等業餘演出團體遍及各地,民國十年高陽縣楊佐莊出現了戴面具演唱絲弦戲,豐富了絲弦的演出形式;絲弦與老調、梆子長期同台演出,互相影響,豐富了絲弦的劇目,以及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

藝術特色

絲弦曲牌

絲弦的音樂屬弦索聲腔,分官腔、越調兩大部分,早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1),中路絲弦便與老調戲同台,使老調戲的劇目、音樂傳入絲弦。絲弦戲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為板胡、曲笛、笙。

絲弦行當

絲弦的行當分生、旦、淨、丑諸行。絲弦的表演泥土氣息濃厚,熱烈火熾,粗獷豪放,動作誇張幅度較大,刻畫人物細膩,並崇尚特技。以花臉、花旦、老旦等行當表演更具特色絲弦表演追求熱烈、火爆,各行當都有不同於其他劇種的程式動作。除甩髮、水袖和各種台步外,還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各行當表演均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生、旦崇尚技巧,表演細緻;花臉動作誇張,粗獷豪放;丑角幽默詼諧。

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是湖南曲種湖南絲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絲弦中最為發達,影響最大,已然具有了獨立曲種的地位。

常德絲弦是流行於洞庭湖一帶的民間曲藝,以揚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樂器為伴奏樂器,故稱"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源於明代江、浙一帶流行的時調小曲。明清之際,攜伎往來貿易的商賈將這些時調小曲傳入常德,與常德方言融合,逐漸演變發展為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是一種民間說唱表演藝術,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穿插交替,容量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絲弦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長段絲弦。演唱者一般為6人,分別扮演生、旦、淨、丑等不同角色,併兼操樂器。樂器分別為板鼓、揚琴、琵琶、京胡、二胡、三弦,其中掌鼓者兼指揮,把握整個演唱的節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於演唱者時,則每人除擔任一個主要角色外,再分別兼任。由於絲弦演唱藝術的不斷改革、發展,演唱形式也多樣化了,不僅有單人演唱、雙人演唱、群唱,而且還作為絲弦戲搬上了舞台。同時有了專門的樂隊,不再用演員兼任樂師。伴奏樂器也隨之增多,除原有樂器外,又加上了高胡、長三弦、低音提琴等,給常德絲弦的伴奏增添了色彩。

代表劇目

劇目發展

絲弦劇目共五百多出,大部分為本劇種的傳統劇目,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從老調、西調、懷調、晉劇、崑曲、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移植來的歷史上絲弦有名的戲班很多,曾湧現出劉魁顯(正定紅)、何鳳祥(趙州紅)、王振全(獲鹿紅)、封廣亭(平山紅)王永春、劉研芳等一批著名演員。

近代劇目

近代絲弦代表人物安錄昌、張鶴林、邊樹森。絲弦傳統劇目約有500齣,常演的劇目有《趕女婿》、《白羅衫》、《花燭恨》、《空印盒》、連本戲《楊家將》《封神演義》等。[2]

代表作品

常德絲弦擁有一百多個傳統曲目,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以《寶玉哭靈》、《魯智深醉打山門》、《雙下山》、《王婆罵雞》、《昭君出塞》等最為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湧現出《新事多》、《夸貨郎》、《風雪探親人》等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

常德絲弦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藝術價值較高。但因20世紀80年代以來缺少專業表演團體,加上老一輩絲弦藝人相繼辭世,已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流派藝術

絲弦介紹

指古琴用的琴弦。古時由純蠶絲製成。千年來古琴一直張的絲弦,謂之"絲桐"。自從抗戰初期杭州三泰的回回堂琴弦斷絕,琴人往往抱琴興嘆:良琴無良弦。

湖南絲弦

湖南絲弦流傳於湖南各地,因用揚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等絲弦樂器伴奏而得名。它系由江浙一帶流入湖南的時調小曲和湖南本地的民歌曲調融合發展而成,時間約在清代初年。這個曲種用湖南方音表演,在湖南各地的流傳中又形成了以常德為中心的"常德絲弦"、以長沙為中心的"長沙絲弦"、以瀏陽為中心的"瀏陽絲弦"、以平江為中心的"平江絲弦"、以衡陽為中心的"衡陽絲弦"和以邵陽為中心的"邵陽絲弦"等各具特色的支派,其中以"常德絲弦"最為繁盛。

流派分類

包括常德絲弦在內的湖南絲弦的傳統表演形式為多人分持揚琴、鼓板、京胡、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圍坐一圈,輪遞說唱,座次及樂器的位置均有一定之規,所謂"揚琴對鼓板,京胡對二胡,三弦對琵琶",表演以唱為主,間有道白。道白分"表白"(第三人稱)、"說白"(第一人稱)、對白和插白4種,多為散文體式,偶有韻白。節目則多為《西廂記》、《二度梅》、《秦香蓮》等長篇傳奇故事。後來湖南絲弦走上高台,變為一至二人以簡板等打節拍站唱,另有多人分持揚琴、鼓板、京胡、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專司伴奏,節目也趨於精短,代表性的有《秋江》、《追韓信》、《徐策跑城》、《四季相思》等。

湖南絲弦的唱腔音樂豐富多彩,根據所用的唱腔體式可分為"牌子絲弦"和"板子絲弦"兩類。其中的"牌子絲弦"以演唱曲牌為主,曲調非常豐富,有源於南北曲的【普天樂】、【清江引】、【一支花】、【小桃紅】等,有源於明清之際時調小曲的【銀紐絲】、【九連環】、【倒搬槳】、【四大景】等,也有源於其他地方曲種和民歌的【蓮花落】、【鳳陽調】、【斗把高腔】、【安慶調】等。"板子絲弦"又分為"老路"和"川路"兩種聲腔風格,"老路"為常德一帶流行的本地唱法,風格深沉渾厚,代表性的節目有《雪梅弔孝》和《清風亭》等;"川路"相傳在民國初期由四川藝人萬斌成傳來,風格熱烈開朗,演唱俏皮風趣,代表性的節目有《拷紅》等。"板子絲弦"的基本唱腔板式有【一流】、【二流】、【三流】等3種。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絲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調、小鼓腔、羅羅腔、女兒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劇種之一,也是全國稀有的一個地方戲曲聲腔劇種。它流行於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和晉中地區東部及雁北地區。絲弦劇種的起源不詳。可以認為早期的絲弦戲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礎上衍變而成的。石家莊絲弦有傳統劇目五百多出, 《空印盒》 、 《白羅衫》 、 《小二姐做夢》 、《趕女婿》 、 《金鈴計》 、 《楊家將》 、 《花燭恨》 、 《生死牌》 、 《宗澤與岳飛》等是其代表性劇目。

石家莊絲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礎上衍變而來,唱腔獨特,以真聲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聲拖腔,旋律順級下行,激越悠揚,慷慨奔放。絲弦音樂屬弦索聲腔,有各種音樂曲譜五百多支,各類伴奏曲牌一百多種,分官腔、越調兩大部分。官調曲牌多為長短句,以【耍孩兒】為代表;越調曲牌多為對偶句,以【三道腔】、【羅羅】為代表。

保護措施

絲弦是石家莊最具特色的土產,具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石家莊絲弦又是燕趙文化的傑出代表,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在河北地方劇種中占有較高地位。同時他們也得知,周恩來總理曾經五看絲弦戲,並為絲弦劇團題詞:"發揚地方戲曲富有人民性和創造性的特長,保持地方戲曲的艱苦樸素和集體合作的作風,加強學習,努力工作,好好地為廣大人民服務。"

隨着人們價值觀和審美觀念的變化,絲弦的生存空間已日漸萎縮,絲弦面臨着上演劇目老化,專業人士青黃不接等問題。在國家的重視和扶持下,2006年5月20日,石家莊絲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石家莊絲弦劇團重組並開始恢復演出活動,並招收新學員,排練新劇目,絲弦的發展又重現生機 。

瀕危狀態

石家莊絲弦雖然在市委市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弘揚工作,且活動開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絲弦和其他戲曲地方劇種一樣,演出市場萎縮,觀眾老化,生存環境每況愈下,面臨生存危機 。 (二)人才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現在一線演員最小的也在三十歲以上,許多劇目也因為老演員離退休、年輕演員尚未成熟而停演。 (三)藝術再生產缺乏資金,劇目老化急需恢復和整理傳統劇目,創排新劇目。但政府對劇團實行的差額財政支持,尚不夠維持日常開支。劇團演出收入又入不敷出,劇目生產缺乏資金投入,難以更新。[3]

相關視頻

石家莊絲弦《棘陽關》選段 吳宏博

絲弦《劉墉下南京》邊樹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