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蛩蠊
中華蛩蠊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 中華蛩蠊
拉丁學名: Galloisiana sinensis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綱: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目: 蛩蠊目
科: 蛩蠊科
屬: 蛩蠊屬
種: 中華蛩蠊
分布區域: 吉林長白山新疆喀納斯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華蛩蠊是中型昆蟲,體細長,無翅,暗灰色,觸角絲狀,複眼小,尾須長,頗似雙尾蟲。多棲於1200米高山的苔蘚、石塊下和土中,種類極少。
1985年我國昆蟲學家在長白山區首次發現蛩蠊目昆蟲,並被命名為「中華蛩蠊」,為我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中華蛩蠊體長形,長約10毫米,頭寬3毫米。背面和頭部棕黃色,較暗,腹面、足、觸角曉瑰色,較淡。體表被細毛,腹部兩側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狀毛。[1]

目錄

形態特徵

體長形,長約10毫米,頭寬3毫米。背面和頭部棕黃色,較暗,腹面、足、觸角曉瑰色,較淡。體表被細毛,腹部兩側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狀毛。頭寬大,複眼黑色,且略狹,複眼下方有2根刺狀毛。

唇基倒梯形,上唇略半圓形,下顎內顎葉基部着生一排刷狀長毛,前端具2個小齒狀突起。下顎須5節,第3節為1、2兩節長度之和,約與第4節等長,第5節略長,頂端尖。觸角絲狀,34節,基部節較粗而短,向端部漸變細長,第一節最粗,第2節短,第3節約為第2節長的2-2.5倍,第4個節領,自第10節起逐漸變長。前胸背板長略勝於闊,前端較闊,後緣中部明顯向內四進,中胸背板中長略短於後緣寬度,基部顯較前胸背板後緣為狹。後胸背板闊約為其中長的1.7倍。

腹部背板IO節,密生深棕色絨毛,中部數節較闊,各節后角,有時包括後緣着生1或2根暗棕色刷狀毛,末節(肛上板)端緣呈鈍三角形,中央延伸成一向下彎曲的錐狀體。尾須9節,基部兩節很短。前足腿節粗短,長約為其中部最寬處的3倍,背面着生2行刺狀毛,每行3-4根,外側面光,內側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內沿着生一排刺狀毛,約15-18根,多數集中在端半部;勝節略短於腿節,腹面具2行刺狀毛,每行4-5根,端末有2距,附節5節,背面觀14節呈三角形,第5節長卵形,爪單齒。中足腿節顯較前足為細,各側面着生刺狀毛;腔節約與腿節等長,各側面具刺狀毛,端距2根,附節同前足,後足腿節顯較前、中足細長,背面具刺狀毛2行,內側面1行,腹面內沿10-12根,外沿7書根,膠節長於腿兒 跑節顯長於前、中足附節。

生態習性

國內分布於吉林長白山的海拔2000米處,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行夜晚活動,主要為爬行。隱匿於石頭下、朽木下、苔蘚上及洞穴中。雜食性。以植物和小蟲為食。繁殖:卵生成長:變態不明顯。

保護級別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85年,中國昆蟲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的長白山區首次發現了這種蛩蠊目昆蟲,後正式被命名為「中華蛩蠊」。
1988年,中華蛩蠊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是中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

參考來源

  1. 中華蛩蠊概述(附圖),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