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Command College),組建於1958年9月12日,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1],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部,正軍級編制。坐落於北京西郊著名風景區頤和園昆明湖畔,是一所培養空軍師團職指揮軍官的中級指揮院校。
截止2016年6月,學院設有涵蓋軍事思想、軍事歷史、戰略、戰役、戰術、作戰指揮等領域21個學科專業,擁有14個研究生學位授權學科,包含3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和3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
主要學科專業有空軍戰役學、空軍戰術學、空軍作戰指揮學、空軍後勤學、軍事歷史、軍事運籌、軍隊管理、軍隊政治工作等。
目錄
辦學情況
院系設置
學院下設訓練部[2]、政治部、院務部、科研部四個部和七個系、一個戰役訓練班、一個軍事理論研究所,有軍事理論、戰略、戰役、戰術、作戰指揮等十五個教研室、一個教育技術中心和戰略、戰役戰術、作戰運籌等九個研究室、一個信息中心。
按照總部確定的訓練任務規劃,學院開辦空軍戰役指揮、航空兵戰術指揮、部隊政治工作、後勤裝備指揮等十五個專業。此外,學院還承擔培訓外軍留學生的任務。
四十多年來,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在不斷改革、不斷探索中前進。學院圍繞航空兵中級指揮、戰役指揮和研究生培訓的主體任務,瞄準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和空軍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展開了全過程、深層次的教學改革,初步實現了由培養指揮一般條件下單一兵(機)種作戰,向培養指揮高技術條件下多兵(機)種作戰的合成型人才的歷史性跨越,受到總部和空軍機關的充分肯定。目前,學院已形成了以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目標,以學科、課程、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為重點的新型教學體系,創建了航空兵戰術指揮等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的學科專業,擁有了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被總部確定為重點建設院校、重點建設學科、重點建設實驗室的「三重」院校,構成了以研究生教育為先導,以培(輪)訓教育為主體,以函授教育為補充的多層次的訓練體制。
基礎設施
四十多年來,學院形成了以教學樓、專修樓、電教樓、圖書館和軍體訓練場館「五位一體」的教學保障總格局,特別是建成了一批以計算機設備為主要教學手段的軍事專業教室,初步實現了由「傳統型保障」到「技術型保障」的轉變。基本做到了基礎課有標準化教室,專業課有軍事專業教室,聯合作業推演和重大課題研究有重點實驗室,信息檢索有教育訓練信息網。近年來,學院不斷優化教學、生活條件和營區環境,較好地保障了教學、科研和全院教職員工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員、研究人員隊伍,有教授、副教授120餘名,研究員、副研究員30餘名,有的在軍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廣大教研人員跟蹤世界軍事發展的軌跡,不斷探索空中軍事鬥爭的規律,撰寫了一批理論著作,填補了空軍軍事理論體系的多項空白。先後完成國家、軍隊和空軍重點課題300餘項,編寫各類教材2000多本,出版專著、譯著400多部,在軍內外發表學術論文6500多篇。近年來,學院以建立和完善空軍軍事理論體系為目標,以空軍建設的現實問題為重點,積極開展基礎理論、應用理論研究和教材編寫。對軍隊建設尤其是空軍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問題組織協作攻關,推出了一批質量較高的研究成果,有300餘項獲國家、軍隊、空軍等級獎。
所獲成績
學院被評為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院校,湧現出一大批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先進人物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由學院參謀學員為主組成的空軍院校方隊,先後參加了建國35周年和5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接受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檢閱。
科研活動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和學術研究。為空軍編寫了《空軍戰鬥條令》、《空軍司令部工作條例》、《空軍指揮所指揮程序》、《空軍軍語》等書。為本院編寫了一批教材,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程》一書,由總政印發全軍中級指揮院校供教學使用。主編了《英漢航空辭典》。編譯出版了《制主權》、《空中戰爭大全》等外國著作。獲得國家、軍隊和空軍級獎勵多項,其中許多成果填補了空軍軍事理論研究的空白。
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天星教育網,2015-9-9
- ↑ 培養新時代下的強大空軍隊伍——記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黨委「加強黨性修養、錘鍊思想作風」教育整頓系列活動(組圖),搜狐,201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