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兩個獨立辦學實體之一(另一個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毗鄰東湖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中國光谷」,是湖北省唯一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的高校。學校分為魯磨路校區和未來城校區,占地面積1132505平方米,建築面積755634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258956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252886平方米。擁有一條長約380米的「地大隧道」貫通學校西、北校區。
目錄
簡介
學校現有現有教職員工317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博士生導師183人,教授411人,副教授484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5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9人,「楚天學者計劃」入選教授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02人。近5年來,學校新增國家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4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繼我校趙鵬大院士之後,成為榮獲國際數學地質學會最高獎——克倫賓獎的第二個亞洲人[1]。
學校現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7個。學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獻為主體、地球科學類文獻為特色的館藏體系。學校擁有紙質圖書資料155萬冊,電子圖書65萬冊,期刊1500餘種,中外文數據庫20個。從上世紀50年代起,學校相繼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峽等地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實習基地被譽為「地質工程師的搖籃」,已建成為「全國地質實驗(實踐)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能力(野外實踐)基地」;依託三峽秭歸實習基地,正在建設的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其影響輻射全國。學校大力構建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積極發展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與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信息、納米、材料、生物、能源、環保等新興交叉學科。
學校現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其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與「地質學」2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2];有17個學院(課部)、60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擁有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工程碩士、MBA、MPA、MFA、J.M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9個工程領域。
視頻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介,中國軍網, 2015-6-8
- ↑ 中國地質大學王牌專業,高三網, 201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