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文學》1949—1989,作者: 洪子誠,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年: 2020-1-1,定價: 48.00元,裝幀: 精裝,叢書: 大家小書,ISBN: 9787200151237。

文學,是一種用口語或文字作為媒介[1],表達客觀世界和主觀認識的方式和手段。當文字不單單用來記錄(史書新聞報道、科學論文等),而被賦予其他思想和情感,並具有了藝術之美,才可稱為文學藝術,屬於語言藝術。詩歌散文、小說、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2]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

目錄

內容簡介

努力把問題放回到歷史情境中加以考察,以靠近歷史。

編輯推薦

《中國文學1949—1989》在對當代文學的敘述上,除了有關文學規範、形態的特徵外,還特別考察了當代文學生產方式、作家的生存狀況與文學形態的關係,使當代文學史的研究得到深化和開拓。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1949—1989》是洪子誠先生對20世紀文學史研究的典範成果,試圖建立新的敘述體系。他從當代文學的獨特體驗和理解出發,來把握當代文學的基本特徵和生存狀態: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描述「當代文學」文學體制的建立,文學高度「一體化」的形成和削弱、崩潰的過程。

作者介紹

洪子誠 1939年生於廣東揭陽。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62年留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教研室協作教研組擔任寫作課教員。1977年轉入當代文學教研室。1978年評為講師。1985年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退休。現參與中國新詩研究所《新詩評論》、「新詩研究叢書」的編輯工作。著有《文學的閱讀》《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材料與注釋》等。

目錄

前言:分期與方法

·上編 50—70年代· 第一章 毛澤東的文學主張和文學政策 第二章 規範與控制 第三章 作家的狀況 第四章 矛盾與衝突 第五章 創作狀況與總體風格 第六章 「非主流」文學

·下編 80年代· 第七章 80年代的文學環境 第八章 80年代文學的特徵 第九章 歷史創傷的證言 第十章 新詩潮 第十一章 文學「尋根」與精神重建 第十二章 女作家和「女性文學」 第十三章 80年代後期的文學概況 · · · · ·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