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簡稱:遺傳發育所)最早成立於1959年[1]。2001-2003年,由原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及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整合而成。

遺傳發育所面向中國農業和人口健康的重大戰略需求和生命科學前沿,重點開展基因組結構與調控規律、重大疾病分子機理、品種分子設計、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前沿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揭示水稻小麥等基因組表達調控規律、闡明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和建立新的品種設計理論與技術體系,為解決遺傳與發育生物學領域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做貢獻。

目錄

歷史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簡稱遺傳研究所)成立於1959年9月25日,其前身是創建於1951年7月的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地址在北京海淀區復興門外北蜂窩,借用前燕西農業職業學校校址作為實驗室,樂天宇為館長。

1952年9月,實驗館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遺傳栽培研究室,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1953年2月,遺傳栽培研究室由北蜂窩遷入前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前身),與該所建立合作關係,人員分散到該所的部分研究室。

1955年12月,因中國科學院進行機構調整,遺傳栽培研究室中的栽培部分調整到前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1956年5月「遺傳栽培研究室」更名為「遺傳研究室」,仍歸植物研究所領導,由前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祖德明[2]兼任遺傳研究室主任。1958年3月搬進中關村,借用力學所大樓的一部分為實驗室和辦公室,並在附近創設了一個有40餘畝耕地的臨時性農場。

1958年10月,經院黨組批准,由祖德明、梁正蘭、谷峰秀和陳英組成遺傳研究室領導小組,為組建遺傳研究所準備了條件。1958年12月,遺傳研究室領導小組向中科院裴麗生秘書長並院黨組提交了遺傳研究室擴建為遺傳研究所的報告。1959年6月17日,第7次院常務會議通過並報請國家科委批准。1959年9月25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分別正式行文,組建成立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新成立的遺傳研究所全所研究人員41名,技術人員60名。在原來主要從事作物栽培和遺傳育種研究基礎上增加了動物微生物遺傳研究內容。設置了五個實驗室:一室主要研究植物有性過程的遺傳變異規律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二室主要研究生活條件對植物性狀形成和發育的作用;三室主要研究遺傳物質的結構、功能及誘變規律;四室主要研究無性過程的遺傳變異規律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五室主要研究電離輻射的遺傳效應及其機制與防護。

視頻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相關視頻

遺傳發育所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研究所概況,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2. 中國著名遺傳學家故事:祖德明(1905—1984),科學博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