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
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由金沙江大峡谷和朱提江大峡谷构成,总长1100多公里,最高海拔4040米,最低海拔267米,谷底宽度50米至2000米。金沙江流经巧家、永善、绥江和水富,与发源于鲁甸并流经昭阳、大关、盐津、水富的朱提江交汇于“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孕育了中国大动脉长江,形成了“两峡相连、两江相通、循环互补”的文化旅游线路。
中文名称: 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
著名景点: 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组 成: 金沙江大峡谷和朱提江大峡谷
长 度: 1100多公里
海 拔: 267米
目录
主要峡谷
金沙江大峡谷
经巧家、昭阳、永善、绥江、水富北至四川省宜宾市,全长457公里,从海拔4040米巧家大药山下降至267米水富滚坎坝,山顶山峦起伏群峰雄峻,江面波涛汹涌暗流湍急,有国家特级险滩11个,江面最窄处溜铜江虎跳石仅20余米。
朱提江大峡谷
朱提江大峡谷全长300余公里,从海拔3200米鲁甸猫猫山下降至267米水富滚坎坝,从南至北纵贯鲁甸、昭阳、大关、盐津、水富5县区。
牛栏江(堂狼江)大峡谷
牛栏江牛栏江巧家境内江段在汉时称堂狼江,后称涂水。涂水即堂狼江,彝族称“堂狼”为“妥鲁”,“涂”即“妥鲁”的连读,涂水即堂狼水,即古堂狼江。
牛栏江流域的今巧家老店镇一带是古堂琅县冶所所在地,是堂琅矿冶文化发源地和彝族发祥地,是堂琅文化的发祥地。
峡谷文化
堂琅矿冶文化
堂琅矿冶文化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文化之魂文化是山水的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巧家堂琅文化的核心——堂琅矿冶文化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发祥文化、发拉花灯和孙世祥《神史》等是滇东北的主要文化内涵,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文化灵魂。堂琅矿冶文化是古堂琅县冶所所在地的今巧家县为研究区域文化“堂琅文化”而确定的堂琅文化的主要内涵和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古堂琅县所辖的今巧家县、会泽县、东川区及其周边永善县、昭阳区、鲁甸县等区县的滇东北人民,自古及今开采、冶炼、运输、铸造以古堂琅县地及其周边区域的金、银、铜、铅等金属矿藏的矿冶文化,是滇东北文化的主要内涵。
堂琅矿冶文化依托于滇东北堂琅区域以铜矿为主的丰富矿冶资源。从宏观的地理区域考察,西南地区云贵川交界的滇东北,有一条金属大矿带。这一大矿带呈东北——西南走向,自昭通永善,经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到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绵延近千里。这一矿带以古堂狼山中的堂琅县治所所在地的今巧家老店镇一带以药山为主峰的堂狼山为中心,分别可以大体划分为三部分:北部为牛栏江东北的古朱提山,自古及今以盛产银矿为主;中部为巧家古堂狼山,即今巧家以药山为主峰的东部山脉为主,自古即“出银、铅、白铜”;南部为巧家老三区(1952年划归昆明市东川区)和巧家老二区(1952年划归四川会东县)。
数千年来,这一矿带上的银铅铜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一直以来,众多研究者没有将这一矿带从一个有机的整体上进行研究,更多的是从朱提银、堂琅铜、东川铜等割离的点去做,这就难以从总体上把握滇东北这一矿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矿冶典籍,开展了深入的田野调查,认识到滇东北金属矿带开采历史久远、开采规模大,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入持久,且因这一矿带主要分布在以巧家堂狼山为中心的古堂琅县地及其周边区域上,堂琅铜已成为重要的区域文化品牌,在中华青铜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此,巧家县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一致决定将古堂琅县地及其周边区域的整个滇东北存在的这一金属矿带命名为堂琅金属矿带,将其矿冶文化作为古堂琅治所所在地的巧家及代表滇东北区域文化内涵的概念提出来,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堂琅矿冶文化主要包括堂琅金属矿带金、银、铜、铅等堂琅金属矿藏自古及今的勘探、开采、冶炼、运输、铸造等矿冶工作中形成的物质性的矿冶文化和非物质性的矿冶文化。
数千年来,堂琅矿冶区域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矿冶历史文化资源。一是矿冶历史久远、深厚。
朱炳泉和金正耀是国际著名的铅同位素研究专家通过铅同位素理论研究认为,三星堆铜料、安阳殷墟妇好墓部分铜料所含铅的同位素比值全国只有永善和巧家的铅的比值能与之匹配。 这说明三星堆铜料、安阳殷墟妇好墓部分铜料只可能来自堂琅区域。先秦时期,家堂狼山铜矿铸造了今出土古彝文铜质印章“堂狼山里手辖印”、“堂狼山里木手印是”。 东汉时期,古堂狼山采冶的铜矿铸造的“堂狼”铜洗远销全国。
公元3世纪典籍记载的堂狼山“白铜”是世界是最早关于“白铜”的记载,比西方早15个世纪以上,这说明公元前3—2世纪在大夏国出土的“大夏镍铜币”也是经南方丝绸之路由堂狼山经印度传到大夏去的。
西汉时期,堂狼区域朱提山、堂狼山开采的“朱提银”因质地优良而成这闻名天下的“朱提银”。
东汉时期巧家堂山区开采的铜铸造了名闻天下的“堂狼铜冼”。明清时期,云南产铜占全国的80%,而东川府(时巧家老三区汤丹一带)产铜占全省的72%,每年额定滇铜600万斤运交京师专供宝源、宝泉两局铸币,运距之长、运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属罕见,故称之为“京运”。鲁甸、巧家的“乐马厂银”名闻天下。
直至今日,古堂琅区域的矿冶仍在大量采冶,矿冶文脉自古不绝;二是遗存大量的银、铅、铜等矿冶遗址。
堂琅区域留下了成千上万个银、铅、铜矿采冶遗址。其中以古代即开采成空山的巧家堂狼山留下的矿冶遗址最多,调查到传说中694个古铜矿硐、492个古铅矿硐中的144个和170个;三是具有诸多会馆、碑刻等矿冶文化遗迹。堂琅区域古代因矿冶而会馆林立,其中以巧家、昭阳、会泽、鲁甸最多。其余如安顺桥、普车河桥碑记址、乐马厂“官房”遗址、乐马厂西王庙遗址、乐马厂土主财神庙遗址、“达崎开塞”石刻、“灵裕九圜”匾、巧家金沙江铜运古栈道等矿冶遗迹不可胜计;四是遗存和出土大量而丰富的矿冶文物。堂琅区域遗存了堂狼山里手辖印、堂狼山里木手印是、“建初元年堂狼造”铭文铜洗、唐代“朱提瓶”等数百种金、银、铜、铅铸造文物和科学检测证明矿料来自滇东北的古蜀国三星堆、商妇好墓青铜器物等等。无论从时间和空间来说,堂琅矿冶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需要从宏观和整体上对其作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2010年4月2日,昭通历史文化研究座谈会在昭通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陆琴雯与省、市专家学者座谈,共同探讨昭通市历史文化发展。会上,市内学者就“朱提文化”、“乌蒙文化”、“昭通文化”、“彝族文化”、“堂琅文化”等文化概念在昭通历史中的地位和昭通历史文化的定位进行了讨论,云南大学方铁教授对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将堂琅文化的主要内涵定位为堂琅矿冶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方铁教授认为,昭通市历史文化的主要内涵是矿冶文化,建议将昭通文化定位以矿冶文化为核心,以“朱提矿冶文化”或“堂琅矿冶文化”为名称,对以矿冶文化为核心的昭通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这充分说明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以堂琅矿冶文化作为滇东北堂琅区域的主要文化内涵的定位是准确的。
“堂琅矿冶文化”是巧家堂琅文化主要内涵,也是昭通历史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文化之魂。
彝族发祥文化
彝族发祥文化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各地彝族典籍都提到以巧家药山为主峰的巧家堂狼山(罗尼山、洛尼白)是是彝族再生始祖笃慕的居住地、彝族发祥地、彝族先民的活动中心、已逝彝族同胞灵魂归依的“祖界”。
康熙《大定府志》载:“有祝明(笃慕)者,居堂狼山中,以伐木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夷人谓邑为业,谓山为白,故称为罗业白。” 彝文典籍《六祖分支》、贵州彝文《指路经》、四川凉山彝族《指路经》均载明彝族发祥于巧家的堂狼山;”陈本明、傅永祥在《彝族史探》、范文钟在《昭通历史文化论述》指出彝族六祖分支的事件“就发生在堂狼山(今巧家县境域仍存此称谓)”。
对于堂狼山的地理位置,《华阳国志》、《续汉志》、《水经注·若水》、《清史稿·地理志·东川府》、《新纂云南通志》、《民国巧家县志稿·舆地·山脉》、《云南省历史地名考索》、《巧家县地名志》、《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中国历史地图集》、《新纂云南通志》等均认为堂狼山是横贯巧家境内始于牛栏江边老店镇迄于炉房乡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笃慕所居的罗邑,即后来的古堂琅县治所在今老店镇。
商末周初的时候希幕遮从“牦牛徼外”带领部族跋山涉水迁到今巧家县城附近沿金沙江一带的平坝地区的“邛之卤”。这里依山傍水,山上可狩猎放牧,坝区可耕种,金沙江里可捕鱼,是个理想的人居环境。更重要的是东部高山即是富藏银、铅、铜等矿产资源的堂狼山,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希慕遮和他的子孙们在这里发展生产,创造文化。后来,由于发生世纪性大洪水,希幕遮的三十一世孙笃慕带领部族就近迁往堂狼山,主持了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六租分支”。千百年来,彝族从堂狼山中走出,分布于西南诸省,并走向全国、全世界,创造了“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灿烂的彝族发祥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
孙世祥《神史》等巧家文艺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的重要部分。
“昭通作家群”是中国唯一以地区命名的由一群文学创作者组成的群体,“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家堂狼山主峰药山下的孙世祥创作的长篇小说《神史》,是巧家文学艺术的重要代表,也是“昭通作家群”作品中极为重要的文本,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的重要部分。
有评论者认为,《神史》符合J.W. Deforest 给伟大的美国小说下的“一个描述美国生活的长篇小说,它的描绘如此广阔、真实、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它似乎再现了自己所知道的某些东西”的定义标准,是一部“描述中国生活的长篇小说,它的描绘如此广阔、真实、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它似乎再现了自己所知道的某些东西”的伟大的中国小说。该书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分别代表了某个领域的生活的最高成就的《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书,是上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巧家堂狼山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是重要的青年励志书、汉语教育的经典读本和百科全书式的滇东北社会风俗画卷。
《神史》于2007年获云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入选奖,北京汉语研究所把第六届“汉语贡献奖”授予其作者孙世祥,“祝贺他以刚强勇猛的意志重构了汉语的疆界”。2008年列为云南省专家推荐的“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神史》和渊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于汉代与每年元宵灯节的“百戏”活动结合后,渐渐发展成数千年来汉民族娱神娱人歌舞剧“中国花灯”,其活化石发拉花灯等巧家文学艺术,成为“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的重要部分。
总之,以堂琅矿冶文化、彝族发祥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文学艺术等为核心的巧家堂琅文化,是滇东北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文化之魂。
险绝风景
巧家的药山、金沙江大峡谷、牛栏江大峡谷共同构成的险绝风景,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一颗璀璨的明珠。
巧家药山的险绝自古即闻名一世。药山之名最早见于清代《东川府志》地图,标注为“大药山”。根据《水经注》、《汉书》和《华阳国志》诸典籍考证,药山即为古代堂狼山的主峰“泸峰”。《水经注·卷三十六》又载:“绳水(金沙江)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泸江水。”《清一统志》:“按:水经注泸水在朱提界,武侯渡泸,在其地。”金沙江古称绳水,绳水流到朱提县西为泸江水,朱提县西即今巧家县一带。泸峰即泸江水东岸的山峰。《水经注·卷三十六》:“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县故城。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绾堂琅县,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屈八十馀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缘陟者若将阶天。故袁休明《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蒙回,下临峭壑,行者扳缘,牵援绳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考诸地理,在朱提县西南200里,控扼、环绕堂琅县东北去80余里,“最杰秀,孤高三千余丈”、“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的泸峰,应即古堂狼山的主峰,也即今巧家药山,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自然之“至险”所在。
药山从金沙江、牛栏江汇流处海拔517米的大峡谷中凌宵而起,直达4041米海拔的轿顶山主峰,海拔相对高差3524米,柱地擎天,高不可攀,为滇东北最高峰。因形似一尊顶天立地的大佛,故又有“大佛山”之美称。
药山下的金沙江、牛栏江大峡谷地势陡峭,悬崖绝壁层峦叠嶂,有雄关绝塞之奇险;复水纵横,得柳暗花明之韵致。金沙江峡谷江面忽开忽合,水道迂曲不定,险狭处,仅数十米,上游来水,汪洋恣肆,滩陡流急,大江如飞瀑跌落,涛声十余里外都听得到,惊心动魄。其中的蜈蚣滩、三滩、白鹤滩、金刚背、红石崖等处,有极为壮观的高山峡谷景观:浩浩江流,忽断折如带、忽跌落成瀑。雄距其上的亚洲第一高溜——鹦哥溜渡,溜索长220米,溜高360米,奇险无比;悬于滩险水急、古不通舟的的巧家葫芦口经白鹤滩至金沙江与牛栏江交江处的小牛栏江岸的崖壁间的铜运古栈道,是清代水陆联运的“万里京运之路”的历史见证,千仞岩崖,栈道悬于其间,险绝无比。牛栏江大峡谷峡高谷深,江流曲折,两岸沟壑纵横,峰岭绵延,风景秀丽。平缓处,江滩宽阔,水流轻曼;陡峻处,江面狭窄,江水湍急;回旋处峰回路转,跌宕处狂舞高歌。牛栏江峡谷地貌奇特,沿岸的山岭分3个层次重叠,最下一层是陡峭的斜坡,中间一层是垂直的悬崖,最上一层又是倾斜的大山,于是两岸合在一起就将峡谷拼成了下部V型、中部方型、上部倒八字型的美妙曲线,被被誉为“最神奇的东方峡谷”。
承载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的“一山(药山)两江(金沙江、牛栏江)”的巧家,是集“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文化之魂与自然至险之大美于一体的“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区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充分发掘、利用好巧家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巧家文化旅游建设,对于“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峡谷特色
金沙江大峡谷以民族文化和水电文明为特色,朱提江大峡谷以历史文化和交通文明为特色,两个大峡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中,金沙江咆哮奔腾,朱提江恬淡宁静,两江牵手将隔山互闻的两大峡谷呈环状链接在一起,构建出地球上少见的环形大峡谷。
同时,更赋予了峡谷动静皆有的性格,展示着阳刚与阴柔相间的个性之美。
与科罗拉多大峡谷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相比较,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除了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险峻景观外,更记录着人类与峡谷从古至今无比默契的相守相依,记载着人类文明演进的五线七彩印记[1] 。
峡谷景点
在“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环行旅游线上,串联着“国际重要湿地”和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云南王”龙云的龙氏家祠、续接亚洲人类起源“缺环”的古象化石群遗址、“瀑布之乡”黄连河、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盐津豆沙古镇、亚洲最大的露天温泉——西部大峡谷温泉、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大毛滩新石器遗址、溪洛渡西部民族文化生态园、码口“地下长城”溶洞群、撮鱼滩堪称中国历史上奇迹工程的“银铜古栈道”、茂租亚洲第一高溜以及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等20多个旅游景区景点。
视频
换个角度看中国西部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