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
中非合作 |
中文名稱: 中非合作 外文名稱: Sino African Cooperation |
中非合作,與西方國家附加政治和人權等條件的所謂"援助"不同,中國嚴格遵循不干涉非洲國家內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的原則,得到了非洲國家的高度評價。正如南非總統祖馬2014年3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把非洲國家當成平等的夥伴,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把自己當成非洲的主人,把非洲國家當成它們的附屬國。[1]
中非合作論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在南南合作範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
目錄
合作意義
近年來,中非合作成果顯著。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胡必亮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非各自比較優勢明顯,雙方合作能夠有效推動互利共贏,促進各自發展,並對推進全球減貧事業、促進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胡必亮表示,對於非洲國家來說,缺少完備的基礎設施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原因。2012年,非盟通過了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在推動中非合作過程中,中方有意識地配合他們的發展規劃。非洲有需求,中國在非洲參與了很多鐵路、公路、港口、電站、通訊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近年來,中國在非洲的基建投資每年增長速度都超過10%。對於中國參與建設的基礎設施工程,非洲方面普遍評價很高。
胡必亮說,2007年,非盟提出了推進工業化的計劃,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展比較緩慢。此外,非洲農業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例如糧食安全問題,超過一半的非洲國家糧食需要進口。非洲的糧食畝產量也很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南非參加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期間,提出中非合作要努力加快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國開始加速幫助非洲的工業化計劃。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也在非洲進行推廣,有效幫助了非洲國家提高糧食畝產量,解決他們的糧食安全問題。"胡必亮說。
胡必亮認為,中非合作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新亮點,"非洲國家越來越希望向中國學習發展經驗,他們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吸收中國的發展經驗,正在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此外,'一帶一路'建設在非洲開花結果,產生的共贏效果開始逐步顯現,這也將是未來中非合作的一大亮點"。
胡必亮表示,在中非合作過程中,中國也受益不少。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進行合作,中方可以從非洲進口石油、礦石等資源。此外,中非合作有利於拓展中國的投資市場,促進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為改革不能關門搞,必須有全球眼光。
胡必亮表示,中非合作不但有利於中非雙方發展,還有助於推動全球減貧事業,促進世界和平,具有顯著的全球性意義。"中非合作對於推動全球減貧作用巨大。中非雙方總人口接近全球總人口的40%,而且貧困人口占比高,雙方開展良好合作,把貧困問題解決好,就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此外,中非進行良好合作,也可以促進反恐等全球性問題的解決。"
談及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作用,胡必亮表示,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在推動中非合作方面十分高效,"中非合作很早就開始了,早期雙方主要是政治合作。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啟動,到2014年為止,可以說是一種引領中非合作的高效機制。通過領導人會晤、部長級會議等高層次交往,雙方討論了許多重點項目,做出了很多重點規劃,並且得到有效落實。這一機制的影響力在非洲不斷增強,得到了非洲國家的普遍認可"。
國際社會評價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4年8月5日在華盛頓舉辦的首次美非領導人會議上宣稱,美國不會只為了自己的經濟增長從非洲地下榨取礦產,而是會為所有人創造工作和機會,開啟非洲增長的下一個時代。不難看出,奧巴馬這番話將美國提升到"道德高地"的同時,也在無端"暗諷"中國。
事實上,西方國家的冷嘲熱諷一直難以撬動中非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傳統友誼。近日,中國對西非國家的緊急馳援再次驗證了中國對非交往的"真、實、親、誠"理念。一些西方國家在非洲"說得多,做得少",對中非合作發展眼紅的"酸葡萄"心理要不得。
2004年3月以來,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國家利比里亞、幾內亞、塞拉利昂迅速蔓延。世衛組織最新通報顯示,截至本月13日,西非地區累計出現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埃博拉的病例2127例,死亡1145人。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疫情蔓延之際,中國緊急馳援。由中國政府提供的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已陸續運抵西非國家,派遣的公共衛生專家組也已抵達這些國家與當地醫務人員一道抗擊埃博拉疫情。
困難面前攜手並進、互幫互助早已成為中非友誼的優良傳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在還沒有擺脫貧困時,就勒緊褲腰帶支援非洲兄弟的民族獨立與解放運動,中國對非合作從不居高臨下、從不開空頭支票。
伴隨着中非各自的成長與壯大,中非合作規模也經歷了巨變。上世紀50年代,中非貿易額僅為1200萬美元,而2013年則達到2102億美元;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對非投資存量超過250億美元。超過2500家中國在非企業為當地創造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中國為非洲近年來的經濟增長所做的貢獻世界有目共睹。
與西方國家附加政治和人權等條件的所謂"援助"不同,中國嚴格遵循不干涉非洲國家內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的原則,得到了非洲國家的高度評價。正如南非總統祖馬2014年2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把非洲國家當成平等的夥伴,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把自己當成非洲的主人,把非洲國家當成它們的附屬國。
中國政府在大災時"雪中送炭"獲得非洲國家高度讚揚。塞拉利昂衛生部副部長阿布·福法納說,中國援助的醫療物資對於中塞關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幾內亞國際合作部部長薩諾感謝中國政府的緊急援助,認為援助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了活力。
人們注意到,在埃博拉疫情持續蔓延之際,一些西方國家只是口頭表態,鮮有實際行動。而中國的醫療專業人員和援助物資卻陸續到達非洲,這種挺身而出的擔當,真正詮釋了中非患難之交見真情的傳統。
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中國及時高效的援助面前,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指責和污衊顯然站不住腳。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相信疫區人民必將渡過難關,戰勝疫情,早日恢復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
參考來源
- ↑ 探訪寧夏,外媒記者感嘆「中非合作像及時雨」 中國新聞網 2024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