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临高台送黎拾遗

《临高台送黎拾遗》,是是一首唐代五言古诗,作者是王维。本诗用简短的语言借用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黎拾遗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临高台送黎拾遗》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目录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临高台送黎拾遗[1]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王维

作品原文

《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

作者简介

王维[2](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视频

王维: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参考资料

  1. 《临高台送黎拾遗》 诗词古文网;
  2. 王维简介 诗词古文网;
  3. 王维诗人的简介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2-2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