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丹陽行》

作品名稱: 《丹陽行》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孫逖

《丹陽行》唐朝時期大臣,宋州司馬孫嘉之之子孫逖的樂府詩。[1]

孫逖有兩次應制參加文藻宏麗、賢良方正兩科考試,再奪二魁,名震長安。當時的宰相張說看了他的策論文章後,「拍案心醉」;極為欣賞他的文章,讓他的兩個兒子都拜孫逖為師。李隆基御駕親臨洛陽城門引見。從而,孫逖官拜左拾遺。後來他隨黃門待郎李嵩出鎮太原,與著名詩人李商隱一起旅遊,並寫了遊記,受到當時許多著名文章高手的盛讚。[2]

目錄

詩詞正文

注釋譯文

①毀huǐ:焚毀;毀壞。

②雙闕:京都。

③戎虜:古時對西方或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

④蹕bì: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⑤欃chán:星名。欃槍:彗星的別名。古人認為是凶星,主不吉。

⑥雲已:猶言而已,罷了。

⑦逝川:指一去不復返的江河之水。

⑧車書:《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即車乘的軌轍相同,書牘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制度劃一,天下一統。

⑨黃圖:書名。《三輔黃圖》的略稱。《隋書·經籍志二》:"《黃圖》一卷,記三輔宮觀陵廟明堂辟雍郊畤等事。"亦泛稱記載京都形勝的著作。

作者簡介

孫逖(696~761年),[3]博州武水(今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人。唐朝時期大臣,宋州司馬孫嘉之之子。

學窮百家,善於屬文。十五時,撰寫《土火爐賦》,得到宰相崔日用稱讚。考取進士,授山陰縣尉,遷秘書正字。開元十年(722年),通過制科考試,授左拾遺,遷起居舍人。開元二十一年,入為考功員外郎、集賢院修撰,得到吏部侍郎王邱和相國燕國公張說推崇。掌管選拔人才二年,提拔杜鴻漸、顏真卿、李華、蕭穎士、趙驊等人。隨同苗晉卿一起成為中書舍人、知制誥,充任河東道黜陟使。天寶三載,權判刑部侍郎,遷太子詹事。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去世,時年六十六歲。廣德二年,追贈尚書右僕射,諡號為文。有集三十卷。孫逖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尚書右僕射,諡號文。不但如此,的三個弟弟們也都功成名就,三個兒子也都事業有成。[4]

視頻

觀永樂公主入番 唐 孫逖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