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孫逖 | |
---|---|
孫逖 | |
原文名 | tisun |
出生 |
696年 中國聊城東昌府(博州武水) |
逝世 | 761年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孫子成 |
職業 | 唐朝大臣、史學家 |
知名作品 |
《宿雲門寺閣》 《贈尚書右僕射》 《晦日湖塘》 |
孫逖(695-761年),唐朝大臣、史學家,唐朝博州武水(今聊城今東昌府區沙鎮)人【另有說其為潞州涉縣人(《舊唐書》)、河南鞏人(《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僕射孫逖文公集序》),後證兩地為其客居之地】。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有作品《宿雲門寺閣》《贈尚書右僕射》《晦日湖塘》等傳世。(以上資料見鏈接)[1]
主要作品
《宿雲門寺閣》《贈尚書右僕射》
人物簡介
孫逖15歲時謁見雍州(今陝西西安西北一帶)長史崔日用,因其年幼,崔日用低眼輕視,令他作《土火爐賦》,孫逖握翰即成,詞理典贍。崔日用看後駭然,即為其才氣叫絕,相約結為忘年之交。
開元二年(714年),他中進士,哲人奇士,手筆俊撥,三科第一,成為朝野盡知的少年狀元。授山陰(今浙江紹興縣)尉,遷秘書正字。主考官考功員外郎王邱"降階約拜",待以貴賓。當朝宰相張說看了他的進士策後,則拍案"心醉",並命兒子張均、張垍去拜訪求教,玄宗皇帝也召見獎掖。
開元十年、十四年(722年、726年),他又高中文藻宏麗、賢良方正二科,名震長安,拜左拾遺。黃門侍郎李嵩出鎮太原,招孫逖為從事,李與蒲州(今山西臨猗縣正南)刺史李尚隱游於伯樂川,孫逖為之作《記》,深得文士讚賞。 (以上資料見鏈接)[2]
歷史記載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孫逖以起居舍人被入為集賢院修撰,後改考功員外郎。次年,知貢舉,主持科舉考試,史稱其"精核進士,雖權要不能逼",所取多俊傑之士,如杜鴻漸官至宰相,顏真卿為尚書,詩詞"超絕群類"的王昌齡,以及李華、蕭穎士、趙曄等皆稱其為師。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拜為中書舍人。他忠心報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其父親才能出眾,便上表玄宗:"臣父嘉之,雖當暮齒,幸遇明時,綿歷驅馳,才及令長。臣夙荷嚴訓,累登清秩,頻遷省闥,又拜掖垣。地近班榮,臣則過量;途遙日暮,父乃後時。在公府有偷榮之責,於私庭無報德之效。反慚烏鳥,徒廁鴛鴻。伏望降臣一外官,特乞微恩,稍沾臣父。"皇帝被感動,優詔獎之,授予嘉之宋州司馬。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孫逖任河東(今山西省)黜陟使,天寶三年(744年)權判刑部侍郎,天寶五年(746年)改太子左庶子。他掌誥八年,"制敕所出,為時流嘆服。議者以為自開元以來,蘇頲 、齊瀚、蘇晉、賈曾、韓休、許景先及逖為王言之最。逖尤善思,文理精練,加之謙退不伐,人多稱之。"晚年因病轉太子詹事。上元二年(761年)卒,廣德二年(764年)皇帝追封孫逖為尚書右僕射。(以上資料見鏈接)[3]
主要成就
孫逖居職8年,還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上元年間病逝。
主要詩歌
宿雲門寺閣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畫壁餘鴻雁,紗窗宿鬥牛。
更疑天路近,夢與白雲遊。
淮陰夜宿二首
水國南無畔,扁舟北未期。
鄉情淮上失,歸夢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山長見日遲。
客行心緒亂,不及洛陽時。
永夕臥煙塘,蕭條天一方。
秋風淮水落,寒夜楚歌長。
宿莽非中土,鱸魚豈我鄉。
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同洛陽李少府觀永樂公主入蕃
邊地鶯花少,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龍塞始應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