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广东韶关市东北郊仁化县城南9千米处,西南距韶关市56千米,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面积292平方千米。锦江自北向南穿境而过,风景区由本体山峰(2.5平方千米)和外围景观两部分组成;东起僧帽峰,南抵屯军寨,西至观景亭,北到凉伞石,总面积292平方千米,开放游览面积12平方千米。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形。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1]。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将丹霞山区塑造成680座山石错落有致,形象万千。

目录

气候特点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坡,属亚热带南缘,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丹霞山过渡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丹霞山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低温-5.4℃,极端最高温40.9℃,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8.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9.5℃。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有秋高于春的特点。

丹霞山年均日照总数1721小时,太阳辐射量107.2千卡/平方厘米,日均每日日照时数4.7小时,7-9月较多,2-4月较少。

资源情况

遗迹资源

丹霞盆地西南缘还有着名的马坝人(尼尔德特人)头骨化石[2]遗迹,是研究早期智人的重要线索。同时在狮子岩的石峡文化遗址,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动物资源

黄腹角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长约50~65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棕黄。脸部裸皮朱红色;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杂斑。

主要景点

巴寨景区

巴寨景区在丹霞山西南10千米,当地人俗称大石山。隔锦江相对,总面积40多平方千米,由锦水、田园、村落及仙山琼阁群山组成,“大丹霞”丹霞地貌的核心区。这里地域深广、山势高峻。在全区27座海拔400米以上山峰中,该区独占20座,最高峰巴寨海拔619米,是丹霞山的“珠穆朗玛”。这里山水交融的组合景观及地貌特征,是丹霞地貌最典型、最壮观、最精粹、最完美的代表。

长老峰景区

长老峰游览区是历史最悠久的游览区。她由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构成的连体山块,由三级绝壁和三级崖坎构成三个最典型的赤壁丹霞景观层次。

下层景观以锦石岩为中心。有始建于北宋的锦石岩寺、千圣岩、祖师岩、伏虎岩、龙王岩、梦觉关、幽洞通天、龙鳞片石、马尾飞泉瀑布及变色龙百丈崖及最典型的赤壁丹崖等众景观,以历史悠久、宗教文化、丹霞地貌为亮点。

阳元石景区

阳元石游览区与长老峰游览区隔江相望,因有天下第一奇石阳元石而得名。该区以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以及发育最典型的丹霞石墙、石柱和石拱地貌为特色,主要景点有阳元石、九九天梯、双乳石、睡美人,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桥,三处古山寨及众多拟人拟物、拟兽拟禽的山石造型以及6座古石窟寺遗迹和十几座古山寨等。细美寨建于明代,寨门扼悬崖道之口,险若华山。通泰桥为最大的天生拱桥,内拱跨度为38米,拱高15米。

翔龙湖景区

翔龙湖位于长老峰南侧,因其湖面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龙而得名,龙首、龙角、龙身、龙爪、龙尾一应俱全,故取名翔龙湖。从龙头至龙尾总长1350米,水深18米。自然景观有三涧、六峡、九洞、十八峰。沿湖有龙角山、龙须涧、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乘龙岩、祈龙台等景点20多处,山崖上古今龙文化石刻比比皆是。

锦江景区

丹霞山之秀,主要秀在锦江。一江碧绿的玉液,出自万顷林海,在丹霞山群中迂回南流。锦江两边,翠竹夹岸,树木婆娑;近石倒映,远山逶迤,富有岭南风情的山村田园风光掩映其间。诗云:“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并不逊于桂林山水

该游览区以锦江游船为主线,北起博士生态园码头,南至丹霞电站。沿途几十处景点串珠分布,形成8千米水路风景长廊,乃大自然之瑰宝。

视频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相关视频

走进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鬼斧神工阴阳元石,感受不一样的美
[脚爬客]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