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星鷯鶥
麗星鷯鶥(學名:Spelaeornis formosus)為鶲科鷯鶥屬的鳥類。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各國、從巴基斯坦至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福建等地,多生活於常潛匿於森林茂盛的下木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
目錄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東部至中國西南、華南及東南,緬甸西部及北部和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狀況:局部分布且不常見於海拔1100~2150米。在雲南東南部及福建北部武夷山有記錄,但應見於西藏東南部,可能在其他地方有所忽視。
外形特徵
體小(10厘米)而尾短的鷯鶥。特徵為上體深褐而帶白色小點斑,兩翼及尾具棕色及黑色橫斑。下體皮黃褐色而多具黑色蠹斑及白色小點斑。
虹膜-深褐;嘴-角質褐色;腳-角質褐色。
叫聲:尖厲的sik…sik聲,似鱗胸鷦鶥。比小鱗胸鷦鶥的叫聲偏高。
生活習性
性隱蔽,隱匿于山區常綠林的林下層。
生物分類
生活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茂密林下層行為隱秘的小型鳥類,體長10 ~ 11 cm,體重不到10g。形態上,它與鷯鶥屬(Spelaeornis)鳥類十分接近;行為上,則與鷦鷯屬(Troglodytes)的某些成員很相似;而它的單調重複但音調很高的鳴聲又和鷦鶥科(Pnoepygidae)的成員有共同點。正因為有這些特徵,對麗星鷯鶥分類地位的認識,也一直存有爭議。1845年,英國鳥類學家、印度動物學的奠基人之一Edward Blyth依據從印度大吉嶺地區採集的標本命名了麗星鷯鶥Troglodyte punctatus(學名意為『有斑點的鷦鷯』)。1874年,蘇格蘭鳥類學家、陸軍上校Arthur Hay(1862-1876年間也被稱作Viscount Walden)認為T. punctatus已經在1823年被用於命名歐洲的鷦鷯,從而不再適用於麗星鷯鶥,為此建議將其學名變更為T. formosus(意為『美麗的
鷦鷯』)。可見,早期的鳥類學家傾向於認為它是一種鷦鷯。其後的學者則依據形態學證據認為它是一種鷯鶥,屬鶥科成員。還有學者根據較長的喙和較高音調的鳴聲建議應為它建立一個新屬Elachura,其學名相應也變更為Elachuraformosus(意為『美麗的短尾鳥』)。不同的學者根據不同的證據,對麗星鷯鶥分類地位的認識真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這也正是傳統形態分類學的現實所在。
《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體型較小、模樣普通的鳥可能是一種新發現的雀形目鳥類的唯一成員。這種有斑點的畫眉科鳥類先前被稱作麗星鷯鶥(Elachura formosa),生活在東南亞地區,主要活動在茂密的灌木叢林間。乍一看,這種淺褐色的小鳥很不起眼——和北美洲冬鷦鷯的大小及外形類似。麗星鷯鶥棲息的生態系統也和其他很多鳴鳥的棲息地非常類似。但研究人員指出,其較高音調及多音節的鳴聲和其他鳴鳥有顯著不同,且科學家弄清了其中的原因:從遺傳學角度而言,麗星鷯鶥是鳴鳥中一類特殊的群體。
科學家尚不清楚麗星鷯鶥科(Elachuriade)何時完成進化以及其他近緣種是否已經滅絕。因為麗星鷯鶥的基因組成和其他雀形目鳥類截然不同。研究人員建議,應當將其置於獨立的科,且其拉丁文名稱也相應變更為Elachura formosa(意為「美麗的短尾鳥」)。該研究的發表預示着隨着大規模物種DNA測序工作的完成,很多生物的系統演化關係將會被重新認識和修訂。[1]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