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中國境內稱烏孜別克族,境外稱烏茲別克族,民族語言為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葛邏祿語支。
烏孜別克族主體在中亞,主要生活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國家,中國境內的烏孜別克族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許多縣、市,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鎮,少數在農村。
烏孜別克族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主體民族,占其總人口的78.8%,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烏孜別克族人口數為10569人。[1]
- 中文名稱 :烏茲別克族
- 所屬洲 :亞洲
- 主要城市 :塔什干、布哈拉、撒馬爾罕
- 人口數量 :3000—3200萬
-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
- 主要語言 :烏茲別克語
- 分布區域 :中亞,西亞,東歐,東亞
目錄
歷史
874年,中亞薩曼王朝建立,薩曼王朝多年採取戰爭、貿易的方式,將大批突厥遊牧民裹挾到自己的版圖內,同時也有大量的突厥語遊牧民南下,這些人主要有葛邏祿人、卡拉吉人、阿兒渾人、烏古斯人等,他們同當地的波斯人,塔吉克人混居、融合,形成了被稱為撒爾塔人的一個以定居農業生活為主的新群體,這便組成了烏孜別克族的基本構架。
而烏孜別克族的名稱,則來源於14世紀時蒙古帝國的組成部分、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欽察)汗國的烏孜別克汗。15世紀時,金帳汗國瓦解。部分居民遷到楚河流域,留在這一地區的各種來源不同的牧民被泛稱為烏孜別克人,組成了烏孜別克聯盟。15世紀末16世紀初,這部分烏孜別克遊牧部落南下,進入了中亞農耕區,占領了布哈拉、撒馬爾罕、希瓦、烏爾根奇和塔什乾等城市,和當地操突厥語、從事農業的居民相互融合。但是,烏孜別克部落聯盟中的許多部落仍保留了原有的地域名稱。
烏孜別克族的先民很早就從中亞遷入新疆。中亞河中地區與新疆毗鄰,兩地地理環境相似,由於經濟生活的需要,兩地居民有經常性的交往活動。烏茲別克古代長詩《亞迪卡爾》,詳盡地敘述了約在14、15世紀欽察克普恰克烏茲別克人有組織地遷居新疆的艱辛過程。元代,金帳汗國的烏孜別克人沿着古代「絲綢之路」經新疆到我國內地經商。從16世紀至17世紀,烏孜別克人商隊以新疆葉爾羌為中轉地,經營絲綢、茶葉、瓷器、皮張、大黃和各種土特產。有的還道經阿克蘇、吐魯番至肅州(今甘肅酒泉),將貨物轉銷內地。自此來自中亞的烏孜別克人開始居留於新疆一些城市,而且人數逐年增多。 18世紀50年代,清政府平定了準噶爾貴族集團的叛亂,與浩罕建立了外交關係。此後,除喀什噶爾、葉爾羌、阿克蘇之外,南疆其他城市甚至在北疆也都有了定居的烏孜別克人。在歷史上,烏孜別克族的商業活動對促進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在這以後的不同時期,直到20世紀初,仍不斷有安集延人遷入並定居新疆,這些人中除商人外,還有農民、手工業者和知識分子 。
族稱
烏孜別克族的名稱,最早來源於14世紀時蒙古帝國的組成部分、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欽察)汗國的烏孜別克汗,在元史上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烏孜別克汗信奉伊斯蘭教,在汗國內推行崇信伊斯蘭教的政策,受到教眾擁戴,國勢一度強盛,聲名大振,由此被稱為「烏孜別克汗國」,居民被稱為「烏孜別克汗人」。
15世紀時,金帳汗國瓦解。部分居民遷到楚河流域,留在這一地區的各種來源不同的牧民被泛稱為烏孜別克人,組成了烏孜別克聯盟。15世紀末16世紀初,這部分烏孜別克遊牧部落南下,進入了中亞農耕區,占領了布哈拉、撒馬爾罕、希瓦、烏爾根奇和塔什乾等城市,和當地操突厥語、從事農業的居民相互融合。但是,烏孜別克部落聯盟中的許多部落仍保留了原有的地域名稱。
歷史上,中國對中亞烏孜別克人的稱呼也大都冠以地名,如撒馬爾罕人、浩罕人、布哈拉人、安集延人等,就是明、清兩代對中亞各地烏孜別克人的通稱,其中以安集延人之名使用最為廣泛。
政治
1951年4月,新疆省舉行第一屆各族各界代表會議,烏孜別克族共有11位代表出席,他們直接參與討論國家大事,表達了烏孜別克族人民熱切嚮往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共同願望。1954年初,烏孜別克族人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積極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次普選,推選出了代表自己意願的人民代表。根據共和國選舉法規定,在新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均有一定數量的烏孜別克族代表。如當時的伊寧市,烏孜別克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總數的4.5%,出席伊寧有關區、鄉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為21人,占代表總數的5.4%。1954年3-9月,新疆先後成立5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成立。由於烏孜別克族人口少,居住分散,所以沒有條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但是在自治區及地、州、縣(市)中,烏孜別克族人民同實行自治的新疆各民族一樣,享有充分而平等的民主權利,共同管理本地區的地方性事務,一些烏孜別克族人還擔當了各級領導職務。
1987年7月2日,在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大南溝成立了烏孜別克民族鄉,這是全國惟一的烏孜別克族民族鄉。[2]
經濟
商業
在19世紀中葉以前,烏孜別克人絕大部分從事商業。有的組成商隊,趕着數以百計的駱駝、騾、馬往來於中亞各地和新疆之間;有的就在南疆和北疆之間販運牲畜和農畜產品。
鴉片戰爭以後,隨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疆也成為帝國主義垂涎之地。英,俄兩國對新疆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沙俄不僅割占了我國新疆大片領土,又進一步攫取到政治、經濟方面的特權,使沙俄得以壟斷了北疆的對外貿易,控制着新疆的經濟命脈。大批俄商為了掠奪廉價的原料、占領市場,蜂湧而至。在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新疆的主要城市都有俄商的行跡,劣質俄貨也充斥各地市場。英帝國主義鑑於沙俄勢力的不斷擴張,對南疆地區的掠奪也更加急不可待。這些情況直接影響了久已經營商業,承擔着新疆各地區之間和國內外貿易的烏孜別克族,並使烏孜別克族的社會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
19世紀末葉以後,隨着新疆地區商業經濟的發展,從事商業活動的烏孜別克族開始出現了坐商、行商和小商販的分化。以經營進出口貿易為主的烏孜別克族大小商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仰仗和依附於外國資本。烏孜別克族大商人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依靠國外市場和經濟勢力,開始以洋行的形式出現。那時,烏孜別克商人開設在烏魯木齊貿易圈裡的洋行就有德盛洋行、德和洋行、吉利洋行、仁忠信洋行和茂外洋行。在烏魯木齊較大的8家洋行中,烏孜別克人的就占5家。洋行資金雄厚、經營規模大,直接和英、俄、印度、阿富汗等國資本家聯繫。他們從新疆低價收購農畜產品和手工業產品,遠銷國外,又從國外輸進洋布、毛織品、鐵器、皮革、白糖、火柴等商品,傾銷新疆各地,牟取暴利。但是,大多數烏孜別克中小商人由於資金短缺,無力與洋行競爭,逐漸轉而成為洋行收購、推銷貨物的代理人或推銷人員。他們在大商業資本的壓力下,除了破產、倒閉、被迫停業沒有別的出路。許多烏孜別克族小商人在喪失資金以後,有的淪為洋行及其附設加工廠的職工,有的從城市流落到農村,他們絕大部分沒有土地,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 。[3]
手工業
烏孜別克族手工業比較集中和發展的地區是莎車,其中絕大部分是絲織業。
清末民初,僅莎車一地就有烏孜別克族的絲織手工作坊200餘家,較大的作坊僱傭工人約150人,成為具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業作坊。由於絲織手工業的原料收購和產品推銷直接受到外國壟斷資本的控制,同時又遭受到地方封建制度的摧殘,因此一度興盛的烏孜別克手工業未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很快衰落下去了。
在國外經濟勢力衝擊下,得以保存下來的僅僅是一些特種工藝品——烏孜別克婦女的手工刺繡,如小花帽、花邊、床單、枕套等,大多屬於家庭副業生產性質。即使是這種數量極少的工藝產品,也因為原料和銷路都掌握在洋行手中,其生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
畜牧業
以畜牧業為主或兼營牧業的烏孜別克族為數較少,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木壘、奇台、新源、昭蘇、鞏留、特克斯、尼勒克、伊寧和塔城等地,為牧主放牧。這些地區的烏孜別克族牧民大都與哈薩克牧民雜居在一起,在使用牧場和草場時,經常受到當地哈薩克族牧民的支援和幫助。
新中國成立以後,北疆的烏孜別克族牧民主動改變牧業經營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向現代農牧產業轉型。如實行系列責任制以提高養殖水平;提高牧畜數量與質量;修建實用的房屋和圈棚以便配套定居;與維吾爾、哈薩克等族群眾一起在保護天然草地的同時建立人工草料基地;建立高水平、新設備獸醫站;引進和推廣新技術以改良牲畜品種;採用新式機械進行乳、肉、毛現場加工以促進牧業生產。同時,北疆的烏孜別克族人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農牧業資源。
農業
從事農業的烏孜別克族大多分布於南疆的喀什、莎車、巴楚、阿克蘇和北疆的伊寧等大城市附近。在城市和農村,烏孜別克族人民與新疆各族人民交往頻繁,和維吾爾、哈薩克族人民的關係尤為密切和融洽。各民族之間生活和文化的相互影響已經逐漸形成了許多彼此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特點。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烏孜別克族人民為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如發展特色農業,開展集約化的農業耕作,規模化利用綠洲土地資源,優化農作物品種,狠抓優質果蔬生產與栽培,儘可能給農業生產注入科技成分,開展範圍不等的區域協作等。同時還加強以水利為中心的農業綜合開發,發展以棉紡、食品、絲綢、皮革為主的加工業,試辦出口加工區,擴大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積極發展旅遊業,開發旅遊商品和民族工藝品,經濟結構明顯優化 。
習俗
節日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
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過「肉孜節」前的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齋,吃齋飯時,親友鄰里要互相邀請,如有客至,主人要熱情款待。
古爾邦節要屠宰牛羊炸油餅,吃手抓肉和抓飯以及民間特有的風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烏孜別克族還要舉行「蘇麥萊克」儀式,屆時以村為單位,大家自帶各種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鍋熬熟後共餐。在此過程中,人們聚在一起進行歌舞娛樂活動,預祝風調雨順、人畜兩旺 。[4]
婚姻
婚禮
烏孜別克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主要是在本民族內部進行,姑表、姨表和堂兄妹之間可以通婚,也允許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外族人通婚。過去,烏孜別克族婚姻大多由父母包辦。一般都實行早婚,男子十七八歲即可娶妻,女子十四五歲就必須出嫁。子女沒有戀愛自由。父母在為女兒擇婿時,比較注重男方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道德品質、年齡及外貌長相等。有時候,當父母準備為子女確定婚姻關係時,事先告知子女。這實際上是向子女打招呼,要他們做好結婚的思想準備。青年人一般來說都會同意父母的安排。新中國成立以來,青年男女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日漸普遍,但選擇對象也須主動徵得父母的同意。在當代,父母雖然過問青年的婚戀情況,一般都尊重兒女選擇,不會執意阻攔。
烏孜別克族的訂婚儀式,大致有下面幾個步驟:第一步是親朋提親。男子的對象選擇有了眉目後,父母拜託親朋好友到姑娘家去提親。第二步是確定婚姻關係。分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初議,只由婦女參加。後一階段是定親及初送禮。第三步是送彩禮。訂婚後,男方的母親在十幾位女性親友的陪同下前往女方家,每人手裡掌着一個滿盛食物的托盤走在前面,後邊有人牽着一隻犄角上繫着紅綢的綿羊。當這一行人到達女家門前時,女方母親率領親友在屋外迎候。兩位親家母熱烈擁抱,為這門親事祝福。第四步是回禮。在定親幾天後,女方家去男方家作禮節性回訪,姑娘的父母在親友的陪伴下,帶些禮物去男方家裡,男方家以盛情周到的接待表示誠意。第五步是選擇婚期。即男方家去女方家商定婚禮的良辰吉日以及婚禮中各自分擔的任務等。所有這些環節中,新郎和新娘都是不准與對方家人見面的。
結婚用品一般是男方準備彩禮和婚禮宴席的所需物品,女方要準備新房用品、鋪蓋、窗簾、房間布置等。婚禮費用基本由男方承擔。婚禮前幾天就要把婚禮費用——大米、肉、油、胡蘿蔔、饢、糖果、水果、方塊糖、茶葉等物品送到女方家,協商確定邀請客人名單,分發請柬。之後,婚禮在女方家中舉行。
烏孜別克族婚禮連續進行四天。第一天舉行婚禮及證婚儀式。這一天,接到請柬的男女雙方賓客都到女方家中來慶賀,雙方父母聯手招待。一般早晨接待男賓客,下午招待女賓客。下午新郎的姐妹也來新娘家。新娘家在她們進門時要鋪一塊白色的長布讓她們從上面走過,以示吉祥與歡迎。由一位阿訇為新郎新娘主持伊斯蘭教規定的證婚儀式,烏孜別克族稱之為「尼卡」。新娘一般站在側面,只由其父親、叔叔或舅舅代替聽證。新郎則要和父母、親友站在庭院中間,親耳聽到阿訇誦讀的經文。儀式上,阿訇大聲詢問站在側面的新娘:「你願意嫁給某某為妻嗎?」新娘起初一言不發,待問三次以後才輕聲回答:「願意!」有的地方不是新娘回答,而是其父代答。然後阿訇轉問新郎:「你願意娶某某為妻嗎?」新郎響亮而爽快地答道:「我願意!」接着,阿訇拿起一塊饢,用鹽水略浸,讓新郎新娘吃下。據說,在烏孜別克族人的心目中,鹽是珍品,可以牢固夫妻感情,而吃饢又象徵着新婚夫婦豐衣足食。
第二天是探望儀式。早晨,新娘家要派人送一頓叫「伊斯格勒克」的早餐來看望新人;新郎要去岳父家向二老問安。 第三天是稱做「恰利拉爾」的儀式,即由新娘父母舉行的、由朋友、親人參加的答謝會,宴請新郎及其父母親友等人。席上按長幼分派坐次,新娘父母向新郎和來賓分別贈送禮物。
第四天是新郎父母同樣舉辦「恰利拉爾」表示對親家的答謝。這一儀式上,新郎父母將為兒媳婦準備的東西交給新婚夫婦,新娘父母也送上為女兒準備的嫁妝,大家過目後整個婚禮才告結束。按照傳統習俗,烏孜別克族婦女從結婚那天起,就必須戴上「帕蘭結」(面紗)。頭臉遮蔽很嚴,面紗遮臉的部分用馬鬃編織而成,便於通風透光。不過現在不戴面紗的婦女越來越多。
隨着時代的發展,烏孜別克族婚禮儀式主要程序雖然得以保持,但內容已經進一步簡化,融進了一些新的風尚 。 家庭烏孜別克族人注重父慈母愛,子女孝順。人們認為,父母給子女合適的名字並撫養他們長大成人,子女孝敬父母並為他們養老送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家庭和社會普遍尊重老人,愈是年長的人,愈是受到敬仰。反之,不孝敬老人的言行會招致人們唾棄。一個家庭中出現不慈或不孝的事件,會受到公眾輿論的譴責。
烏孜別克族家庭中,父母具有絕對權力。兒子結婚時可從家庭財產中分得一部分,女兒出嫁也可獲得必須的陪嫁物,但給兒子分配財產的多少,完全由父母決定。女子出嫁前,在娘家有財產繼承權,但所繼承財產一般要比男子少。出嫁後,須把原繼承的財產帶給丈夫保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烏孜別克族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很低,男子尤其是丈夫在家庭中處於中心地位,女子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過去,一些家庭中丈夫任意虐待、打罵以至遺棄妻子,只要丈夫說聲「塔拉克」(遺棄),妻子就被拋棄了。因此,家庭內部妻子無明顯財產支配權,如何安排財產,如何置辦家什,全由丈夫獨斷。如果丈夫去世,家產只給妻子極少一部分。這時,假如子女沒有能力繼承家產,妻子可暫行財產支配權,待兒子長大後,無條件交於兒子。一個家庭中如果沒有財產繼承人,那麼,全部家產由清真寺收管 。
禮節
烏孜別克族十分講究禮節、注重禮貌。人們之間,相助為樂 ,舍施為榮,友善為快。年長者被稱為「阿喀」(哥哥),「阿恰」(姐姐),年輕者被稱為「吾康」(弟弟),「森額爾」(妹妹)。平常人們見面,都要熱情問候。按傳統習慣,男子見面時,把右手放在左邊胸前,點頭鞠躬,並致問候;平輩女子相見時,雙手撫胸鞠躬問候,有時還擁抱。長輩一般吻幼者臉頰而互致問候。現在握手禮已經越來越流行了,有的場合兩種禮節並行。 烏孜別克族人尊重老人,崇尚學識。老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社會地位。眾人相聚時,要讓老人先說話,出門時要讓老人先走;騎馬時,如果兩人共乘一騎,一般都請長者騎在前面,晚輩坐在後面;吃飯時,老人坐在上座,小孩坐在下席;晚輩不在長輩面前飲酒吸煙;路上相遇,年少者為年長者讓路。有學識的人被認為聰明、靈異,同樣受到尊敬 。
文學
烏孜別克族保存大量烏孜別克文字的文學作品,流傳較多的是敘事長詩、寓言、諺語、格言、傳說、故事、民歌等。
《阿勒帕米什》是流傳廣、影響大,有口皆碑的英雄史詩。
《墳墓中出生的孩子》是一首廣大烏孜別克族人喜聞樂見的敘事長詩。
《母駝和羔羊》,《猴子和木匠》,《烏龜和蠍子》是烏孜別克族最為著名的寓言詩。這些詩都善用比喻,引用諺語明辨是非,在輕鬆愉快中闡明哲理。
作家文學的產生,把烏孜別克文學乃至整個中亞文學推向了新高峰,對形成和鞏固烏孜別克文學語言產生了巨大影響。文學作品的藝術形式,如格律詩注重輕重音、聲調、韻腳、複韻等,使詩句琅琅上口,流傳至今。 20世紀烏孜別克族文學中蜚聲文壇的詩人和文學家有福爾開提,納蘇茹拉·卡熱,許庫爾·牙里坤,比拉里·艾孜則,薩帕洪·撲拉提等。
名人
帖木兒(Temurlane或Amir Temur)(1336年4月8日~1405年2月18日),生於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夏勃茲)。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橫跨歐亞的帖木爾帝國的奠基人,帖木兒帝國開國君主(1370年-1405年在位)。 昔班尼汗(Muhammad Shaybani Khan,1451~1510),中亞烏茲別克昔班尼王朝的創建者,著名軍事統帥。舊譯沙亦虬、沙伊伯。
兀魯伯(Mirza Ulug`bek 1394-1449),中世界世界著名天文學家
巴布爾(Zahriddin Muhammad Babur1483-1530)出生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市,是統治印度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的開國君主、詩人,著作有《巴布爾自傳》,是第一個為自己寫自傳的國王。 艾里西爾·納瓦依(Alisher Navoiy)出生於阿富汗赫拉特,是烏茲別克文學奠基人、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政治活動家。著作有《法爾哈德和希琳》等大量詩集文學作品。 納斯爾丁·阿凡提 (Xo`ja Nasiriddin afandi)前蘇聯俄羅斯族著名作家索洛維耶夫·列昂尼德·瓦西里整理了流傳於中亞、西亞、新疆、中東地區關於阿凡提的各類故事,並且按照順序排列下來,編寫了《納賽爾丁阿凡提傳》,該書作者按照故事發生的前後順序得出結論:阿凡提出生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布哈拉市。
馬合穆德·麥赫穆爾(?~1844)詩人。馬合穆德·麥赫穆爾是一位具有民主主義思想傾向的詩人。 穆克米(1850~1903)詩人。穆克米繼承了烏孜別克前代古典作家的創作傳統。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現實社會,敢於抨擊一切黑暗勢力,歌頌勞動人民,具有明顯的民主傾向。穆克米在烏孜別克族的詩歌史上豎起了一座高大雄偉的豐碑。 扎克爾江·哈勒穆罕默德·福爾凱特(1858~1909)浩罕城人,詩人,1896年定居於新疆莎車。福爾凱特繼承了烏茲別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再娜甫·斯的克(1930~)女,祖籍烏茲別克斯坦瑪爾古蘭市,現為新疆喀什人,著名的舞蹈家。1947年畢業於喀什師範學校,1949年被錄取為新疆歌舞團舞蹈演員,1950年至1952年在省文化幹校深造。現為中國舞蹈家協會新疆分會副主席,新疆烏孜別克文學會副主席。1953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舞蹈會演中,所表演的維吾爾族民間舞蹈打鼓舞獲一等獎。1956年作為新疆文化代表團成員,赴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5國演出,表演的舞蹈《打鼓舞》、《盤子舞》、《項碗舞》均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創作的舞蹈有《春天舞》、《棉花》、《伊犁賽乃木》、《塔里木姑娘》、《頭巾舞》、《葡萄架下》、《紡織廠的兩姐妹》等20餘個,她用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對未來的嚮往,歌頌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泰來提·納斯爾(1940~)新疆烏孜別克族文化研究協會現任會長,1940年生於新疆伊犁,1993年由軍隊轉業,曾是新疆作家協會駐會作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泰來提·納斯爾又是一位歌詞作家和作曲家,由他填詞並譜曲的具有濃郁的烏孜別克民族特色的歌曲有《望着她》、《花期》、《紅蘋果》、《歡唱》、《能說否》、《知音》等,音樂的旋律甚至飄出了國界,在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也頗有影響。
卡里莫夫: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現任總統;
伊爾馬托夫:(Ravshan Ermatov) 世界著名足球裁判員,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五次獲得亞洲最佳裁判員稱號,也是世界盃歷史上執法次數最多的裁判員。
夏米力·夏克爾(Shamil Shakir)出生於新疆奇台縣,國家一級演員,新疆軍區文工團團長。
葉爾夏提·馬力克(Ershod Malik)現任烏魯木齊市絨山羊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分別擔任新疆農業大學、新疆大學兼職和客座教授,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全國星火項目先進個人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許庫爾·亞里坤(ShukirYalqini)新疆烏孜別克族現代及當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劇作家、詩人和文學家、新時期烏孜別克戲劇藝術的奠基者。
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onov)世界富豪前33名,已加入俄羅斯國籍,是俄羅斯首富,鋼鐵大亨,英國阿森納俱足球樂部二老板。
阿卜杜拉·卡德里(Abdulla Qodiriy) 作家,(1894.04.10 – 1938.10.04)現代烏茲別克文學奠基人之一
卡西姆加諾夫 (Rustam Qosimjonov)2014年曾經獲得過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薩里占·沙里波夫(Salizhan Sharipov)烏茲別克宇航員,出生于吉爾吉斯斯坦,目前加入俄羅斯國籍
藝術
音樂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音樂曲調婉轉悠揚,一般速度比較急促,演出的形式主要是獨唱,有的歌手自奏自唱,表達情感十分自如。
民歌歌詞內容極其廣泛,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烏孜別克族的器樂種類很多,大都為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主要有:「咖爾乃」、「嗩吶」、「都塔爾」、「斜格乃」、「熱瓦甫」、「彈布爾」、「暢」、「 薩塔」、「吾德「、」咖弄」、「笛子」、「雙笛」、「暢闊卜孜」、「海拉克」、「(烏茲別克式)冬不拉」、「納嘎啦」、「塔爾」)等彈撥樂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擊樂器等。[5]
舞蹈
烏孜別克族的舞蹈以優美、輕快、多變著稱,快速旋轉時雙臂動作均在腰部以上,舞姿舒展、爽朗,以單人獨舞的形式較多。 傳統的手鼓舞具有十分别致的風格。
文化
信仰
烏孜別克族很早就信仰伊斯蘭教。
自從十八世紀越來越多的烏孜別克族定居新疆以後,在喀什、莎車、伊犁、奇台等地由烏孜別克族民眾捐獻建造了一些較大的清真寺。各類宗教職業者是伊斯蘭教活動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如阿訇、毛拉、卡孜、阿拉木、伊瑪木、買曾等。 伊斯蘭教對烏孜別克族的文化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長期以來,烏孜別克族的青少年主要受宗教教育。舊中國的一些烏孜別克族學校實際上是宗教學校,被稱為「經文學校」。經文學校由宗教職業者毛拉擔任教師,以講授阿拉伯語、《古蘭經》和《聖訓》為主要課程 。[6]
服飾
烏孜別克族的服裝以男女都帶各式各樣的小帽為特點。
早在公元6世紀至7世紀之前,中亞農業居民已開始穿着用絲綢、毛織品縫製的各類服飾,不僅刺繡精美,色彩艷麗,而且圖案多變,頗具匠心。公元8世紀中葉,受伊斯蘭教的影響,中亞操突厥語的農業居民服飾中又增加了來自中東的纏頭,長袍,軟皮靴等,這大大豐富了烏茲別克族人的服飾種類。現代烏孜別克族男子一般都穿帶有花紋的長衫「托尼」,無紐扣,右衽斜領(右衽有的帶有花邊),長及膝蓋。腰間束以各種綢緞、花布及棉料繡織而成的三角形繡花腰帶。青年人的腰帶色彩艷麗,老年人的較為淡雅。托尼多選質地較厚的綢料——伯克賽木綢或金絲絨,也有用毛料做的。青年男子衣着花色較多樣,老年男子則多穿黑色托尼。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繡有紅、綠、藍相間的彩色圖案花邊。女子穿手工做的高筒繡花皮靴,稱為「艾特克」。婦女的連衣裙稱「魁納克」,寬大多褶,不束腰帶,也有穿各式各種短裝的,顏色十分艷麗。老年婦女扎頭巾,服裝多用黑色、深綠色或咖啡色等。婦女不論老幼,都留有髮辮,愛戴耳環、耳墜、戒指、手鐲、項鍊、發卡等裝飾物品。佩戴首飾是烏孜別克族婦女禮儀文化的一部分。男子喜歡腰際攜掛工藝精美的小刀。
烏孜別克族人不論男女,都愛戴小花帽——朵帕(doppa)。花帽多為硬殼,無檐,圓形或四棱形,四稜角的可以摺疊。男帽布料採用墨綠,黑色,淺藍色,女子則喜用白色、棗紅色的金絲絨和燈心絨。帽子頂端和四邊繡有各種幾何與花卉圖案,做工精巧。較為有名的花帽有巴旦木花帽,繡有白色巴旦木圖案,白花黑底,古樸大方。塔什乾花帽源出於塔什干,和田花帽繡工精細最為著名。還有胡那拜小帽、安集延小帽等。青年男子一般喜戴紅底色小帽,老年男子則多戴深綠底色小帽,也有戴用燈心絨做的不繡花的小帽。過去,按宗教習慣,婦女出門必須穿斗篷,頭上蒙面紗。現代除戴小帽外,還圍方頭巾,或在小帽外再罩上挑花繡邊披巾[7]
飲食
烏孜別克族一日三餐。用餐時,長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座。許多食物可用手抓食。現代烏孜別克族人吃飯大都改用筷子和匙子,但有些婦女和孩子,尤其在牧區,仍以手抓食。
烏孜別克族人遵從伊斯蘭教在飲食方面的禁忌,吃羊、牛、馬肉及其乳製品。
饢是烏孜別克族的主食,用麵粉略加鹽水稍稍發酵後烤制而成。或在面內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稱作油饢。還有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肉饢。此外,還有窩窩饢、片饢等。
奶茶也是烏孜別克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
「納仁」是烏孜別克族用以款待賓客的佳肴,最富民族風味。將煮熟的肉剔下切碎,加上洋蔥、胡椒和酸奶子,攪拌混合,澆肉湯,用手抓食。抓飯是烏孜別克族用來招待賓客的風味食品之一。
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日子,都必備抓飯待客。抓飯用大米、新鮮羊肉、清油、胡蘿蔔、洋蔥做成。或用葡萄乾,杏乾等乾果來做,俗稱甜抓飯或素抓飯,營養極為豐富。
烏孜別克族常吃的食品還有「庫爾達克」(土豆燉肉),「尼沙拉」(是用蛋清和白糖做成的食品)以及抓肉、烤肉、烤包子、拉麵、大米綠豆湯等。喜食水果,常食用的水果有桑葚、杏、桃、梨、葡萄、無花果、石榴、甜瓜等,水果成熟季節常以果代菜,佐饢而食。
烏孜別克族人民喜愛的傳統小吃還有米腸子、面肺子。米腸子是將肺腸洗至白淨,將調好的米、肝、心等餡灌入腸內。洗麵筋,把麵漿灌擠入肺葉,加入調料。然後把米腸子、面肺子、羊肚子及麵筋一起放人鍋內煮。熟後取出切成片塊,食時蘸以醬油、醋、辣椒等風味獨特,是烏孜別克風味之上品。[8]
建築
南疆氣候乾燥溫和,降水量小,烏孜別克族居住的房子一般為平頂而稍有傾斜的長方形的土房,自成庭院。這種土木結構的房屋牆很厚,冬暖夏涼。許多房子用土圍牆搭成,這種圍牆被稱為安集延牆,烏孜別克人則稱之為滑稽泥牆。這是一種用柵欄將土坯連接固定成一個整體的建築物,穩定性強,適合在沙漠或沼澤地中建造。房頂可堆放什物或曬制乾果,夏季則可納涼。房前多搭有棚架,葡萄藤枝蔓延其上。室內牆壁上有壁龕,壁龕周圍用雕花石膏鑲砌起各種各樣的圖案,內可存放各種用具和擺設,以顯示主人的興趣愛好。室內木柱上還刻有各種圖案。烏孜別克族有置火塘取暖的習慣。這種火塘與其他民族的火塘不同,可把褥子放在火塘上,把腳腿伸到褥子裡取暖。也有在室內挖一小坑,將火爐置於坑內。坑上放置木板,鋪上毯子可供坐臥。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玻璃窗,木門多成拱形,考究的還設有拱廊。
北疆伊犁地區的烏孜別克族房屋都是土木結構。北疆地區冬季寒冷,房屋牆壁厚實,一般比較高大寬敞,屋頂取平面略有坡度,覆草泥頂。房屋的基腳用磚堆砌或用泥包裹。屋檐用紅磚或青磚裝飾,堆砌各種花紋圖案。主體房屋延伸出廊檐。庭院以土築牆圍成,院內栽種花草,果木。葡萄架搭至廊檐口與整個屋宇連接起來,架下形成林蔭甬道。講究的人家還引渠水流經院內,顯出靜穆幽遠的意境。
北疆牧區烏孜別克族牧民春夏秋季住氈房。氈房高約3米左右,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用柳木杆縱橫交錯連接成柵欄,圍成圓形。上部呈穹形,以撐杆搭成骨架。撐杆下端略彎與柵欄相接;上端插入天窗蓋的圓圈內。外部全用毛氈覆蓋,用皮繩加固。通風透亮依靠天窗,上用一塊活動毛氈覆蓋,可隨時啟閉。冬季則多住固定的土屋或木屋。20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實行牧民定居工程,烏孜別克族牧民的居住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木壘縣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人除了在放牧點的還居住氈房外,目前都已定居。定居新村住房由政府統一規劃修建,房子均為磚木結構,正房4間,一間大客廳,一間大臥室,一間小臥室,一間廚房,面積90平方米左右。定居後,牧民實現了「四通」,「四有」,「四配套」。四通指通水、通電、通路、通郵;四有指有聲、有地、有暖圈、有微貯池;四配套即學校配套、糧店配套、衛生所配套、獸醫所配套。[9]
語言
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葛邏祿語支。
烏茲別克語有三種字母: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和阿拉伯字母拼寫的文字,烏茲別克斯坦的烏茲別克族使用拉丁字母(過去使用西里爾字母),阿富汗的烏茲別克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中國的烏孜別克族亦使用阿拉伯字母,不過,在1990年以後逐漸普及了跟烏茲別克斯坦一樣的拉丁字母,越來越多的新疆烏孜別克族群眾會使用拉丁字母的烏茲別克文字。
由於烏孜別克族在中國非常分散,1949年以後,中國境內的烏孜別克族語言文字的使用逐漸發生變化。南疆的烏孜別克人與維吾爾族雜居,基本使用維吾爾語和維吾爾文字。生活在牧區的烏孜別克人,因長期與哈薩克族雜居,基本使用哈薩克語和哈薩克文。[10]
體育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體育活動多在傳統民族節日裡舉行,有時也在百花盛開、陽光明媚的節假日裡舉行。 由於長期和其他兄弟民族雜居相處,烏孜別克族的民間體育與維吾爾、哈薩克族大體相同,喜好賽馬、叼羊、摔跤等活動 [11] 。
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17-07-30
- ↑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07-30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30
- ↑ 新華網-寧夏頻道,引用日期2017-07-30
- ↑ [李亞軍 .烏孜別克族民間音樂及其特點:《藝術教育》 ,2013年04期]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30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30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30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30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30
- ↑ 新疆興農網,引用日期20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