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鄉愁銀杏(韓劍鋒)

鄉愁銀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鄉愁銀杏》中國當代作家韓劍鋒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鄉愁銀杏

一直搞不清原鄉和家鄉的區別,就只能說故鄉了,故鄉更籠統,也更易於人理解。聽到有人說,故鄉是小時候急着要離開,欣喜地連離開時都不會說再見的所在,但是多年後,故鄉是時時掛念着,時不時想回去的地方,就像風箏那根細細的線,時不時牽扯一下你的心,記憶會越來越清晰。是村口從小就看大的老樹、是夜晚從山巒間升起的明月、是山腳下那口清澈的井水、是月下潺潺的溪水,清晰着又模糊着,欲罷不能。

又到中秋時節,木犀開花了,月兒也該圓了。被鄉愁感懷的人越來越多,從朋友圈不斷更新的內容里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祝福也明顯比平時不知多了多少倍,圖片很精美,但內容卻大同小異,應該是抄襲的或轉載的,很少的原創。這方面現代的人比古人聰明多了,原創多累,一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不知「今夕是何夕」了,但鄉愁群里的人是例外,看到群友潘政祥昨天發上來的《四說鄉愁》。

我驚詫於他思維的跳躍,想從風中去揀回自己的果實,但我想他應該也是在臆想着故鄉三坑口吧,遠在異鄉,有濃濃的憂傷,在淡淡的月夜,對着清清冷冷的月輝,那份孤單可以理解,但故鄉從未遺棄過任何人,不管你是走還是留,他一直就在那。就如他故鄉後山的那二株八百多年的銀杏樹,無論春夏秋冬,葉萌葉落,無聲靜間佇立,凝視着遠去歸來的人,只是他還會記得嗎?

新宅三坑口的那二株銀杏是在這二年秋天的網紅。他的美終被人發現,一地的金黃驚艷了時光和微信朋友圈。中秋過後的不長時間,那二株銀杏的黃與否便會牽動着許多如我一般眾人的心,黃了嗎?有點了。最黃是什麼時候,有準確的時間嗎?看天氣。黃了嗎?黃了,怎麼樣了?落了!這二株銀杏的葉黃會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不亞於中秋的圓月,想起一句話來,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們是來觀看銀杏葉的靜美的吧,圍觀一場秋葉集體殉秋的盛宴。

賦於秋最大的是絢爛的色彩。紅的、黃的是主色調。我是喜歡尋秋的,尋秋的色塊。秋高氣爽,天大都很高很藍,田野里會有金黃的稻穀徽州原野上點綴着的紫紅的烏桕,寨頭西坑後山清晨雲霧裡的紅楓,甚至于田角地頭掛着的紅辣椒。對於滿枝滿地的金黃銀杏,自然沒有免疫力,不能錯過,哪怕只是看一眼。念頭起了多少回,因了工作的關係,卻總是不能在最絢麗的時節出現在那裡。看來在恰好的時間遇見美麗,也需要緣份。

我是去年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的。從宣平出發,到章灣下面的那個路口往左,過曳許線走的。路很彎很陡,盤山公路上旋到竹翠後一直往下就可找到三坑口村。那是一個江南山溝里最尋常不過的一個村落,隱在深山中,泥房黑瓦,古樸安祥,只是舊時的卵石徑硬化成了灰白的水泥路面。

二株銀杏就在村莊後面的山上,經過前些天的風雨,樹上的葉子已經稀稀疏疏,我又錯過了最佳的日子。我穿過古老曲折的牆弄,到他底下時,葉子覆蓋在布滿青苔的路上,泥房門口的石墩邊,路邊的水溝里,黑瓦的房頂,散落着,靜躺着,全鋪滿了枯黃的,不,是金黃的,一層又一層的杏葉,黑色的底子,黃燦燦的葉,微微的風,竟有些愕然。「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是詩人吟詠梅花的,見此景卻無端地浮上來。這銀杏的落幕與冷梅的怒放是何其的相似乃爾。隱於深山中的這二株銀杏,八百年來的落黃是無主的。村裡的人會不會對他們有別樣的情感,又或許有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更不知村里少年的詩人,有沒有在這落葉紛紛中獨自愁過。或許當年急於離開故鄉時根本沒有正視過他,更遑論在風中雨中沉吟,年年歲歲在深山冷塢中零落成泥,年年歲歲黃如故。那下面有苦讀的少年嗎?我所想到的場景是:滿樹的金黃下,牧牛的童子,荷鋤的農夫,更靜寂的是夜色中他上空的一輪清月,和着寧靜的山村,山澗的蛙鳴。

銀杏的黃在眼前燦爛跳躍着,即使是陰天,遠遠地望去,也像是有溫暖陽光的反射,如春天的油菜花,在青山綠水古屋間閃耀着。同伴已在落葉間擺着姿勢留念拍照,一旁的少女雙手捧起那些金黃拋向天空,仰着頭,一臉幸福的模樣,又低着頭像在尋找着什麼。她是我的同事,家就在這樹底下,正是無憂無慮憧憬的年紀。樹底下一群從城裡來的大媽穿着艷艷的衣服,脖子上掛着,圍着,手裡揚着一條條絲巾在風中飄揚,圍着大樹手拉着手轉着圈舞動起來,又有一片一片的金黃隨風飄落下來,無聲無息地停在舞者的頭上,身上,又悄然落在地上。虛幻的影,挺拔的樹,滿地的黃,歡快的笑聲,一切都生動起來,我卻恍惚了。

女孩告訴我,這是一對夫妻樹,是她奶奶告訴她的,我信!人們對於美好的事物總是寄於更多的情感,雖然我看不出哪株是夫,哪株是婦,靜默的時光告訴我,這麼多年的相廝相守,風雨與共,這恬淡的佇立是靜美的,包括這滿地的落黃。

[1]

作者簡介

韓劍鋒,愛好攝影、寫作,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