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虚堂入夏讲残经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虚堂入夏讲残经》是北宋诗人释智圆的作品之一。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智圆天资聪敏少善诗律,“十五微知骚雅,好为唐律诗”直至晚年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门径任苔荒长年寝一床。病中消白日,诗里发清狂。窗暗云遮月,林明叶坠霜。百年能几日,两鬓已苍苍。”
智圆一生作诗甚夥,至今保存在《闲居编》[1]中的诗歌尚有400首之多。这些诗作真实地纪录了智圆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为后人了解宋代僧人的生活与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 |
虚堂入夏讲残经,不击钟声击鼓声。 林下唯君问幽趣,纪阳仪式近方成。 |
” |
— [北宋]释智圆 |
目录
主要诗集
《书友人壁》、《白发》、《洞霄宫》、《古意》、《湖西杂感诗》、《鹭鸶》、《山行》、《送僧》、《题石壁山绍上人观风亭》、《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白莲春日湖居书事寄子璿师》、《次韵酬闻聪上人春日书怀见寄》、《登楼感事寄天台友人》、《读白乐天集》、《读项羽传二首》、《梵天寺闲居书事》。
《孤山诗二首》、《孤山种桃》、《湖上晚望寄友人》、《寄林逋处士》、《寄天台守能上人》、《寄文照大师》、《君复处士栖大师夙有玩月泛湖之约予以卧病致》、《玛瑙坡四咏》、《拟洛下分题》、、《书荆溪禅师傅后二首》、《贻叶秀才诗》。
创作特点
智圆的山水之作,虽然跟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并未脱离现实生活。它虽然不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照,但它却是智圆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它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粉饰和歪曲,而是智圆内心情感的展示。智圆的山水诗,走的是“晚唐体”[2]这条路,与宋初林逋、“九僧”的诗风大同小异,“智圆所追求的,盖语言精粹凝炼而不露斧凿痕迹,意境清丽闲雅而气局较窄的那类诗歌。这与他的身份、生活是一致的,也与他本人的创作风格基本相同。这类诗多着力于打造‘景联’(即中间写景的一二联),虽说‘词尚平淡’,其实乃苦吟所得,故不出晚唐人格调。”
释智圆站在僧人的角度还创作了许多吟咏历史的诗歌,这些诗议论精警独特、观点新颖深刻,而且很注意用儒家忠孝仁义的观念评说历史人物的千秋功过。在历史上,创作咏史诗的僧人较少。而在智圆以前几乎没有。智圆以一个佛教徒的身份吟咏历史并公开宣扬儒家思想,显现了不凡的勇气和鲜明的个性。究其创作原因,既有来自宋初“三教融合”的社会氛围影响,也与其个人“志慕儒学”的学术渊源相关。
视频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虚堂入夏讲残经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释智圆《闲居编》跋,道客巴巴,2015-07-15
- ↑ 论“晚唐体”,个人图书馆,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