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湖詞
《於湖詞》明代文學家楊慎的作品之一。楊慎(1488~1559),明代三大才子之首[1]。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
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
“ |
於湖玩鞭亭,晉明帝覘王敦營壘處。自溫庭筠賦詩後,張文潛又賦於湖曲,以正湖 陰之誤。詞皆奇麗警拔,膾炙人口。徐寶之、韓南澗亦發新意,張安國賦滿江紅云: 千古淒涼,興亡事,但悲陳跡。凝望眼,吳波不動,楚山空碧。 巴滇綠駿追風遠,武昌雲旆連天赤。笑老奸遺臭到如今,留空壁。 邊書靜,烽煙息。通軺傳,銷鋒鏑。仰太平天子,聖明無敵。 蹙踏揚州開帝里,渡江天馬龍為匹。看東南佳氣鬱蔥蔥,傳千憶。 雖間采溫、張語,而詞氣亦不在其下。嘗見安國大書此詞,後題云:〔乾道元年正月 十日。〕筆勢奇偉可愛。建康實錄,唐許嵩所著者,亦稱湖陰云云。庭筠之誤,有自 來矣。 |
” |
— [明]楊慎 |
目錄
人物生平
逆鱗廷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駕崩。因武宗無子,經張皇后及楊廷和商議,便迎立其堂弟、興王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世宗即位後,授楊慎為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
嘉靖二年(1523年),楊慎參與纂修《武宗實錄》,充任纂修官[2]。
楊慎利用給世宗講書的機會,經常聯繫當時實際情況教育世宗。如對已判死罪尚未誅殺的佞宦張銳、於經等人,由於大肆行賄,世宗破例赦免了他們的死罪。 楊慎在經筵講課時,便特地選出《尚書》里《金作贖刑》這一章,對世宗講道:「聖人贖刑之制,用於小過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惡,無可贖之理。」世宗聽後很不高興,常常藉故停止講書。楊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歡於皇帝,又結怨於權奸。雖胸懷壯志,力圖報國,但其政治才能在當時是難以施展的。
特別是在內閣「大禮議」的紛爭中,突出表現出楊慎的「叛逆」風骨。當時世宗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基後,按照皇統繼承規則,要承認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廟;自己的生父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世宗即位後第六天,就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這樣,皇統與家系就成了當時內閣大臣紛爭的議題。當時,張璁、桂萼等新貴為迎合上意,攀附權奸,主張在憲宗與武宗之間,加入睿宗(興獻王朱佑杬),楊廷和父子和許多大臣堅決反對。為此,楊廷和辭官歸里,楊慎一再上書辭職,不願與張、桂等「無恥小人」同列共事。世宗大怒,正式下詔改稱生父為恭穆皇帝,楊慎「又諧學士豐熙等疏諫。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世宗更加震怒,使用暴力鎮壓,「命執首八人下詔獄」。消息傳出,群情激憤。楊慎約集同年進士檢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動地說:「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於是,在金水橋、左順門一帶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聲徹宮廷。世宗怒氣不減,將他們全部逮入詔獄,加以廷杖。楊慎於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復甦;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幾乎死去,然後充軍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縣)。
視頻
於湖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三國主題是他所做,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十首詩,第一首你一定熟悉 ,搜狐,2020-08-19
- ↑ 明朝大才子楊慎:24歲中狀元,37歲被流放,夫妻分別三十餘載,搜狐,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