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舍村
云舍村 |
中文名称;云舍村 村落属性;行政村 所属政区;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 村域面积;6.15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明代 主要产业;种植业 主要景点;第一脚痷遗址、土法造纸、神龙潭 保护级别;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批准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 批准时间;2012年12月17日 |
云舍村,村名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距江口县城7千米,距梵净山南山门23千米,村域面积6.15平方千米。
云舍村坐落在太平河畔、山地河谷喀斯特地貌中,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村落沿江沿河谷而居,东倚秦岩坡、西傍坝元坡、里有神龙潭、外有太平河,两条河流穿村而过,寨内青石小巷连接全村,展现出错落有致、聚散相交的分布情况,村内神龙潭有着一项特色功能,能够凭借水位涨落来预报天气,流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2012年12月,云舍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7月2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同年12月25日,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目录
序言介绍
云舍村建村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该村先祖一千多年前由陕西到江西再迁至湖南靖州后,从湖南靖州迁徙到了省溪司,后因兄弟间分家,大哥留在了省溪司,二弟三弟便由省溪司迁到了现今的云舍。
云舍最初是属于省溪司土司管属。
解放后,云舍村属于高级社,后为人民公社、太平社,现属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管辖。
1950年11月至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川东军区部队在黔东北江口县梵净山地区进行的剿匪作战,云舍村作为剿匪的一个战场,至12月15日,云舍村片区剿匪完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云舍村坐落在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距江口县城7千米,距梵净山南山门23千米,村域面积6.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云舍村东倚秦岩坡、西傍坝元坡、里有神龙潭、外有太平河,坐落在山地河谷喀斯特地貌中。
气候
云舍村处于中亚热带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光热同季,受梵净山的影响,小气候特点突出。年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时间1257.3小时,无霜期288天,年均降水量1369.6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1%。
水文植被
云舍村位于沅江水系的太平河畔,村域内有由神龙潭水顺流而成的龙塘河。主要树种有冷杉林、黄杨林、水青冈林等。
段村落格局
选址理念
云舍村村落沿江沿河谷而居,在古时社会,有河的地方就有码头,码头作内河航道的重要节点,这也是云舍选址的重要特点。
空间布局
云舍村位于梵净山东麓、太平河岸锦江河上游,背靠岑忙坡,面朝坝元坡。风雨桥是古时村寨的入口,横跨村口太平河。村民聚族而居,两条河流穿村而过,寨内青石小巷连接全村。寨民在桶子屋周边形成汇聚,展现出错落有致、聚散相交的分布情况。
建村智慧
云舍村古时为防山贼,建村以巷道迷宫为主:各个筒子楼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一体,巷道相通。[1]
经济社会
人口
据2020年5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云舍村以土家族为主,有户籍531户,常住人口2328人。
经济
云舍村以种植业为主,有水稻、红薯、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并发展有造纸工艺。
据2020年5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云舍村村民人均年收入4216元。
主要景点
神龙潭
神龙潭位于云舍村正中心,直径40米,深20米,出水量达到每秒4吨,流经500米,注入太平河。
神龙潭有一项特色功能--能够凭借水位涨落来预报天气。涨水必雨,落水则晴。
轰鸣泉
在神龙潭约左侧30米处有一泉,泉水是靠声音控制的。人想用水,大叫一声"水来",水即出;用完后,水即回。
土家桶子屋
云舍村土家族桶子屋是地方传统特色,为四合院形式,其结构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
仙人洞
传说云舍土家族的祖先们原居住在省溪司,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族不断强大,但却很难找到一块更好的地方,让后人居住,于是杀猪宰羊祈求上苍,仙人们看到他们如此忠诚,便将原居住的云舍,让给他们建造新居,自己却退居后面的山洞里,故称"仙人洞"。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传说,云舍以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云舍老祖宗迁徙到这里后,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劳、勇敢的精神而感动,移居到后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了土家百姓,土家人为了纪念仙人的功绩,把寨子取名"云舍",寓意为"云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实际"云舍"二字是取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贵州|云舍村,寻找世外桃源 , 搜狐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