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棱郭
五棱郭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由江户幕府在虾夷地的箱馆(现北海道函馆市)郊外建造的一座星形要塞,与同一时期建成,位于长野县佐久市的龙冈城同样被称为“五棱郭”,但是多数提及五棱郭便是指位于函馆的城迹。
虽然,在计划兴建城池时已经使用五棱郭作为名称,但是在建造期间又曾经称为龟田役所土垒或龟田御役所土垒。城池位处的地方本来是湿地,植有大量细柱柳,因此又称为柳野城。
箱馆开港时,原本建于函馆山山麓的箱馆奉行所搬迁至五棱郭。然而,在庆应2年(1866年),江户幕府在城池建成后仅两年,随著江户开城而灭亡,五棱郭由箱馆府接管一段短时间后,在箱馆战争中遭到旧幕府军占领,并且成为其根据地。进入明治时代后,城内除了一栋建筑物外其馀全数被拆除,并且改建为大日本帝国陆军的练兵场。其后在1914年改建为五棱郭公园,并且对外开放,自此成为函馆市民的休憩地方和代表函馆的旅游景点之一。
五棱郭获日本政府指定为特别史迹,并且作为“五棱郭与箱馆战争的遗构”而入选北海道遗产 。与此同时,五棱郭是由文化厅管有的国有财产[1],由其授权予函馆市,并且交由函馆市住宅都市施设公社(指定管理者 )负责管理[2]。
目录
历史建筑
安政元年(1854年)3月,日本和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按照条约规定箱馆正式开港,江户幕府随即收回松前藩在箱馆一带的领地,并且在同年6月设置箱馆奉行。享和2年至文化4年(1802年至1807年)期间,箱馆仍然是天领,当时箱馆奉行所与安政元年(1854年)再度设置时的位置均是在基坂(当时是松前藩的箱馆奉行诘役所。
初代奉行竹内保德沿用松前藩的建筑物,并且加以改建增建,但是其后接任的堀利熙认为奉行所相当接近函馆湾,不仅毫无遮挡,而且邻接的箱馆山属于外国人步行区域,只要登上山顶,奉行所便一览无遗,实在难以防守,因此他上奏希望将奉行所迁移至龟田一带。其后,两任奉行先后返回江户,并且向老中阿部正弘提交意见书,指出当时的大炮射程太短,提议在锻冶村中道兴建“御役所四方土垒”,并且将奉行所移至该处,最终幕府接纳其意见,开始著手兴建五棱郭。与此同时,意见书中亦建议将位于矢不来(现北斗市)、押付、山背泊、辩天岬、立待岬、筑岛、冲之口的7处改建成台场 (军事),从以保护箱馆港,但是阿部认为多项工程同步进行相当困难,因此首先在辩天岬(辩天台场)和筑岛(未有实行)开始改建工作。
安政2年(1855年)7月,法国军舰君士坦丁号驶入箱馆港时,在箱馆奉行所负责制造机械和弹药的武田斐三郎,得到军舰的副舰长指导,并且取得大炮的设计图以及星形要塞的规划图则。其后,武田根据图则,开始构思如何建造五棱郭和辩天台场。最终,预算五棱郭、辩天、筑岛和冲之口台场的建筑成本为41万两。最初,建筑期预算达20年,但是负责防守虾夷地的松前藩、津轻藩、南部藩和仙台藩的阵屋均已经建成,五棱郭和台场的工程赶不上的话,幕府在箱馆市民和外国人眼中可谓颜面尽失,因此幕府决定加快辩天台场和五棱郭的工程进度。
安政3年(1856年)11月,组头河津祐邦、调役并铃木孙四郎、下役元缔山口显之进和诸术教授役武田斐三郎等,获任命为台场并龟田役所土垒,并且在安政4年(1857年)7月开始建造五棱郭。安政5年(1856年),城郭外北边的役宅开始施工,文久元年(1861年)开始兴建奉行所厅舍。分工方面,土木工程、石垣和建造奉行所分别由松川辩之助、井上喜三郎和居住于江户的小普请方锻冶方石方人中川传藏负责[3]。最初,计划首先进行挖掘和兴建土垒,然后兴建各项建筑,最后则是石垣,但是由于地基太过脆弱,踏入冬季时本来完成挖掘的地方受到结冰和融雪影响而塌陷,最终唯有先兴建石垣。
元治元年(1864年),五棱郭建成,同年6月15日箱馆奉行小出秀实从奉行所移至五棱郭内开始办工。接著,在奉行所附近种植防风林、赤松以及相关设施,最终在庆应2年(1866年)所有工程完工。
工程费用方面,护城河、土木和石垣工程预算为98,000两,实际为53,144两、建筑工程预算为25,000两,实际为44,854两、水道工程预算为20,000两,实际为6,092两、整体预算为143,000两,实际为104,090两(另外辩天台场的预算为100,000两,实际为107,277两)。这项巨额工程在全盛时间曾经聘用约5、6千名工人,箱馆也因此开始繁荣。
参考文献
- ↑ 国有財産の活用. 文化庁.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4).
- ↑ 公の施設一覧(平成26年4月1日現在). 函馆市.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 函館市史通説編第1巻 p.588-589.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