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五通橋中學是四川省首批省級重點中學、首批省級校風示範校,樂山市第一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該校位於著名旅遊聖地"樂山大佛"後花園、地處山清水秀"巴蜀小西湖"五通橋,校園布局合理,綠樹蔥蘢,氣氛和諧環境幽雅,是莘莘學子實現理想的搖籃。2003年4月學校憑雄厚實力順利通過了"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驗收,成為首批省級校風示範校[1]

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中學距世界雙遺產樂山大佛25公里,地處山清水秀的「巴蜀小西湖」五通橋,學校前臨涌澌江,背倚青龍山,占地面積逾161畝。

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辦學業績,是四川省首批省級重點中學,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校,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目錄

辦學歷史

四川省五通橋中學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光榮革命傳統和優良辦學業績的四川省首批省級重點中學,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校,四川省文明單位[2]

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史源於通材書院(1888年),肇始於通材小學(1901年)。1931年在小學高級部招收第一個初中班,1937年奉省教廳轉報教育部令立名「犍為鹽場私立通材初級中學」。1948年增設高中部,更名為「犍為鹽場私立通材中學」。學校一貫倡導通材教育,努力培養社會通用之才。

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校內建立了通材特支,成立了「鍛冶社」,領導師生和五通橋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李鵬委員長的母親趙君陶同志作為「通材特支」成員,曾以通材中學教員的身份作掩護,在這裡戰鬥和工作過,李鵬委員長跟隨革命的母親,在這裡生活和學習過。不少革命學生為了人民的事業英勇獻身,丁佑君烈士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新中國成立以後,五通橋中學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繼承和發揚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學校由小變大,越辦越強。現在,學校占地面積161畝,建築面積約43300m2,高中在校學生38個教學班,2181人,高中教師116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4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42人,學科帶頭人13人。

辦學宗旨

五通橋中學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從嚴治校,全面育人"的辦學宗旨,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學校即已負盛名,成為省級重點中學。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學校以"創名校、爭一流"為目標,百年老校進一步煥發了青春活力,成為樂山市有很高聲譽、有雄厚實力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高中教育質量持續穩步提高,連續十一年上台階,穩居樂山市前茅。

自1998年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以來,連續五年榮獲"樂山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尤其令人欣喜的是2002年,高考上線率居全市第一位,文、理科語文數學、外語平均分獲兩個全市第一,四個全市第二,文科繼2001年之後再奪樂山市狀元,理科有3人被北京大學錄取。1995年順利通過省教廳的複查驗收,再次被確認為省重點中學,時為共和國總理的李鵬同志為母校親筆題詞"通才搖籃",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我校與成都西北中學等五校聯合省級科研課題《有效地開展中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研究》獲省三等獎。我校的市級科研課題《中學教師繼續教育運行機制的研究》獲省三等獎。體育科研課題《中學體育與健康課實施快樂、健康教育途徑的研究》分別獲得省、市一等獎。

五通橋中學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特別是近十幾年的開拓創新,贏得了較快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積累了以下四條基本的辦學經驗:第一,以先進的辦學思想鑄造校魂;第二,以優化教師隊伍為治校之本;第三,把以 "立德踐行"為主要目標的德育工作始終擺在學校工作的首位;第四,維護以"通識通能"為主要目標的教學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以下四個方面的辦學特色:一是現代通才教育理念;二?quot;四本"治校方略;三"通識通能、立德踐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四是以水上運動為標誌的體育與健康教育。

辦學思路

繼承與發展,傳統+現代--繼承通才教育傳統,不斷創造發展,努力培養現代通才。

"五個一流"

建設一流的通才型教師隊伍,創設一流的育人環境,實施一流的科學管理,達到一流的教育質量,培養一流的通才型學生

視頻

五通橋中學 相關視頻

五通橋中學文藝匯演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五通橋中學 歌唱祖國 團體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