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拉伯
簡介
亞拉伯是指亞洲西南面的阿拉伯半島,三面環海,一面臨「肥沃月彎」;從政治界域來看,其北鄰為今日之約但哈希姆王國和伊拉克,南瀕印度洋,東、西邊界各為波斯灣和紅海,面積不過100萬平方哩多,相當於美國面積的1/3。
地理
古代地理學家如斯特拉波等人多援托勒玫(主後127-151,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先例,把亞拉伯劃分為3大區域:(1)山地亞拉伯,指半島西北地區,包括西乃、以東、摩押、外約但;(2)沙漠亞拉伯,指敘利亞大沙漠;(3)富饒亞拉伯,指阿拉伯半島南部地區。
今日之亞拉伯已分為若干國家,其最大者為沙特阿拉伯,其餘則有也門、科威特、卡塔爾、阿曼、馬斯喀特和亞丁。
「亞拉伯」一詞在聖經中,往往並指南部和北部。如歷代志下九章14節謂,以金子向所羅門進貢的「亞拉伯諸王」即通指南北兩地;但也可能專指西北山地亞拉伯,如保羅記他歸主之後曾「往亞拉伯去」(加一17),指的是西北部的西乃山(加四25)。聖經提及的許多亞拉伯地名,多是在西北山地,如布斯、底但、度瑪、以法、夏瑣(耶四十九28-33)、瑪撒、米沙、米甸等;但也有在亞拉伯南部的城邑,如哈薩瑪非、俄斐、撒弗他、西發、示巴、烏薩;另如哈腓拉和巴瓦音則大概在東北;而西巴的地理位置則尚有爭議;至於喬布記中所載的「烏斯」,學者們多以為是在以東和北部亞拉伯之間某處。
氣候
亞拉伯氣候乾熱,某些地區之熱,可說是世界之最。半島東西雖與海洋相接,可惜這兩邊水域太小,吹出的海風不足以影響亞非大陸強大的乾熱氣團。不過,總可使部分地區享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南向地勢漸高,熱氣流也漸緩。沿海低地全然受亞熱帶氣候控制,雲、霧、露也終年不斷;但內陸亞拉伯則一年四季赤日炎炎,惟逢沙暴或極罕見的陣雨,方可獲瞬息之蔽。
伊斯蘭教發祥地阿希賈茲四季少雨,大旱常至3年不解。也門和阿西爾則雨量有恆,農事也很發達。亞拉伯沒有河流,只有縱橫交錯的干河床,構成商隊和朝聖者的通道。
歷史
聖經中最著名的亞拉伯人,大概是示巴女王,但也有其他人物或部族與亞拉伯有密切關係。創世記十章所列初民名表中,有不少名字今日猶保存在阿拉伯的地名中(創十7、26-30)。亞伯拉罕之妾夏甲和基土拉所出諸子之名(創二十五1-4、12-18),後來即是許多亞拉伯部族名稱和地理名稱的來源。北亞拉伯民族譜系學家追溯以實瑪利為亞拉伯民族之祖。
關於亞拉伯的天然資源,歷史上早有詳載。埃及第一王朝諸法老一向控制着西乃的綠松石礦;俄斐的黃金和南亞拉伯的乳香、沒藥,也早就聞名天下。示巴女王曾向所羅門王進奉這類十分珍貴的香料(王上十2-10),自此,亞拉伯和以色列通商頻繁(王上十15)。所羅門王在紅海西北角之以旬迦別建港,疑是專為與俄斐通商的(王上九26-28)。猶大王約沙法(主前872-848)猶從亞拉伯人手中納貢(代下十七11),且欲復興俄斐貿易,卻不成功(王上二十二48)。
與亞拉伯有關的幾個部族,在聖經史上都很重要。如將約瑟帶往埃及的以實瑪利人(或稱「米甸人」),實際就是亞拉伯人(創三十七25-36);在山地亞拉伯的荒野與摩西交戰的亞瑪力人,也即亞拉伯人(出十七8-16);摩西的岳父葉忒羅是米甸人(出十八1);猶大王烏西雅曾攻擊亞拉伯人(代下二十六7),該處所謂「米烏尼人」,據考也來自亞拉伯。聖經載亞拉伯人基善力阻聖城重建一事(尼二19,六1、6),從出土碑銘中已得到印證。
以賽亞論亞拉伯時,曾嚴譴基達人(賽二十一13-17)。今已知基達人是北方亞拉伯人的大族。傑里邁亞也曾預言基達人終要為尼布甲尼撒所滅,後果如所言(耶四十九28-33)。基達人的盟友包括拿巴提的亞拉伯人(賽六十7)。該族後來頗強盛,在歷史上占重要地位。彼特拉城曾為所占,應驗了俄巴底亞預言以東人的遭遇。後來新約和次經各書提及亞拉伯時,所指主要是拿巴提的亞拉伯人(加一17;《馬加比書》十一16)。
聖經時代南亞拉伯有4國興起:撒賓、米寧、夸塔班、哈德拉莫。約主前115年,又有希米亞耳王國崛起而為南亞拉伯之霸主,直至主後300年而衰。再300年,伊斯蘭教即誕生於阿拉伯半島。
文化與宗教
最早的拼音文字即見於從西奈半島礦場出土的碑銘,據考屬主前二千年代中期之物。北亞拉伯一直是遊牧部落生息之地;南亞拉伯則是農業文明開始極早的地區。考古學家均證明南亞拉伯的建築、水利、宗教雕塑藝術等,在早期已經發達。
亞拉伯人原奉行多神崇拜。南亞拉伯人以月神為至尊,其日神為女性。北亞拉伯的神祇中有杜色拉神、亞拉特神、蓋德神等。後來伊斯蘭教興起後,亞拉伯人均奉阿拉為唯一真神。
參考文獻
- ↑ 耶穌:「我們都與上帝同在」,中國台灣網,2013-04-03
- ↑ 宗教文化:什麼是基督教,第一星座網,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