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交爱国粮的那些事(李先帅)

交爱国粮的那些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交爱国粮的那些事》中国当代作家李先帅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交爱国粮的那些事

上世纪六丶七年代土地实行集体耕种,核算以生产队为基础农民向国家交公粮丶卖余粮(当时也叫爱国粮)是农民与国家之间主要的经济活动。中岭村当时有31个生产队,每年向国交售的公、余粮为226380公斤。

因中岭村位于黄柏河西支务渡河至黄花两河口段的正中间,自古以来就是宜昌通往务渡河、小堡坪、樟村坪、兴山、巴东乃至重庆、四川的必经之路,是货物流通的骡马古道。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宜兴公路从两河口上坡顺山岗经上洋一一二户坪一一小长岗一一松树包一一至务渡河。中岭便成了交通的孤岛、死角。那时流传的“公路盘山转,越看越喜欢,两头修的好,中间不得穿”的打油诗的中间就是指的中岭。

由于交通的不便,中岭人出行、生产生活物资的流通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秋两季向国家交售公余粮时,各个生产队都有压力,都会精心组织和安排,确保把最好的粮食按质按量地交给国家。

中岭各个生产队离小长岗远近各异,最近的象沿河的聂家河、观、寺冲等生产队也有30多里的路程,多数生产队平均都在40多里的路程。到小长岗不仅路程之远,而且都是上坎、下坎、上坡丶下坡的崎岖山路,十分难走。东垭、大石板等生产队要从海拔800多米的山上往山下走20多里的下坡路至海拔180米的河边后,再往山上走20多里才能到海拔900米左右的小长岗,呈”U”形路线,足足不低于50多里的路程。

生产队在安排送粮之前,先要安排专人将粮食晒干,并把虫、霉及秕子、杂质等不合格的筛选掉,以保证出售的粮食到粮站后不返晒、不返回重筛选,送粮的那天要天气晴朗无雨。确定送粮的时间后,送粮的农民除要准备送粮时的生活丶走夜路照明的火把、电筒外,还要把装粮的麻袋、背笼、打杵送到保管室按照自己的力量确定数量并打包后放到保管室统一管理,夜晚三、四点钟统一出发。

山间小路上送粮的农民人来人往,夜间,弯弯的路上,无数星星点点的火光像一条条长龙,伴随着送粮人的嬉笑、“呃、喔”的号子声、打杵碰地的“咚、咚”声向前蠕动,构成了送粮人特有的画面和快乐的交响曲。

送粮人是快乐的,但确实很辛苦,体力付出太大。送粮的路远,崎岖,到小长岗,有三段路使送粮人谈路色变。

第一段是宋家塆的石台阶加陡坡。从宋家塆的沟底到山顶杨胡塆,垂直高度约200余米,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台阶或自然形成的陡坡。石台阶高低不同,低的只有10多公分,高的则有60多公分,人空手走上去就累得喘粗气,何况送粮人还得背100来斤的粮,往往是脚还在第一步,头却伸到了前三步的位置。经过这段路,送粮人的体力已大大消耗,不再有先前的精神了,送粮人便戏称杨胡塆为秧(即蔫的意思,形容人没精神)忽塆。这个地方恰好有一口水井,送粮人都会在此靠肩,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

笫二段,是杨胡塆到普垭一段。这段虽然坡度比较平缓,但弯道多,总觉得路好像没有尽头,特别是初参加的送粮的人容易患上了疲劳综合症,再没有兴奋的感觉了。过去普垭坪,天已放亮,送粮人都会在路旁的一水田边休息几十分钟,吃点东西,喝点水田边荡里的水或用水洗洗脸去掉疲劳,提提精神。

普垭到小长岗,是最后的一段路一一黑沟子,被送粮人戏称“吓狗子”。两山之间相距很近,沟底不过十几米,两山的中间有一座不足百米的小山岗直达山顶,是到小长岗粮站必经的唯一之路,坡陡的如上云梯,送粮人说是“上坡碰鼻子丶下坡撞屁股”的地方。路窄的地方只能放一只脚,若来往人较多的话,还得找宽点的地方按先上后下的次序过往。

到了山顶,也就到粮站。送粮的领队要先到粮站找工作人员排队后按顺序交粮。粮站工作人员收粮时,先要用“凹”槽的锥形长铁具随机插入装粮的麻袋里,通过“凹”槽带出来的粮食捡查干湿、质量,若湿度超标或粮食中有霉变、虫害、秕子等杂质则要复晒或重新筛选。粮食交出后,送粮人就可以轻松地返回了。也有体力好的、路程短的送粮人还会去小长岗供销社为中岭供销社带点盐、布匹和其它的货物(送粮人叫“回头货”),赚个几角或一元多钱。

1982年,黄花两河口至务渡河松树包的沿河公路贯通,不仅缩短了务渡河到黄花的路程,而路面平坦无上坡下岭、回头线。来往车辆都选择沿河公路,中岭又成为了交通要道。中岭借助东风,使全村山上山下的各个生产队(组〉、农户都通了硬化的公路,形成了”8”形的双环形公路,南与宜秭主干路相接,北与下堡坪青山坡公路相连,东与杨家河崔家山,西与杜家坪奶子头相通,交通四通八达。村民们不仅出行方便,而且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农民们再也不愁粮食牲畜、农副土特产的销售和生产生活资料购带来的体力丶时间负担了。

农村参加过送粮的村民大多数已作古,现在世的也都是七十开外的年纪的老人了,但他们对四十年前送粮的那些事仍记忆犹新,常成为农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虽然不能复制当年的送粮场景,但那个年代农民们艰苦奋斗、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对国家丶对集体的那份情感是值得传颂和发扬的。

二0二三年八月于小溪塔 [1]

作者简介

李先帅,出生1952年3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任过中学校长,县委党校理论教员丶讲师丶副校长,县政府研究室研究员丶副主任等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