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蓬勃槐樹街(李瑞奎)
作品欣賞
人文蓬勃槐樹街
青白江區城廂鎮位於成都平原的東北部,從宋代嘉祐二年(1057年)至1950年10月,為金堂縣的縣城,有近千年的縣治史,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鎮。槐樹街,在老縣城來說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一條老巷子。很早以前,這條巷子裡就有家家戶戶栽種槐樹的風俗習慣,余家大院內過去有五顆古槐,何道台書房院有三顆古槐,米家花園也栽有古槐。人們把槐樹視作吉祥的象徵,民間有「門前一棵槐,進寶又招財」的說法,槐樹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讀書之人則將「槐」與「魁」字體相似聯繫起來,寓意五子登科、金榜題名的奪魁之意。歷代詩人對槐樹的讚美詩句舉不勝舉,有如王維贊槐:「槐色陰清晝,楊花惹暮春。」韓愈頌古槐:「夾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壓後塵。」蘇軾詠槐街:「槐街綠暗雨初勻,瑞霧香風滿後塵。」老縣城的人們都習慣將這條巷子稱為槐樹路。
查閱清代嘉慶版《金堂縣誌》記載,這條巷子在清中期時就稱之為槐樹巷。再翻閱民國十五年版的《四川通志金堂採訪錄》記載:「金堂縣城自康熙五年設官建治,即辟縣治四門,四大街:曰東大街、曰南大街、曰西大街、曰北大街。乾隆,東街、西街通建石路。嘉慶十七年,縣知事謝惟傑復修南街及上北街石路。同治初,知縣事徐璞玉續修下北街石路。光緒,各街復行補修,並增修西街旁道,曰槐樹街。民國十四年,在籍紳、前仁壽縣知事陳時江復商請駐防上校黃禮成、知事葉菁年購石建修東街旁道,曰黃葉街。從此六街整潔,市政得資振理矣。」由此可見,清代乾隆、嘉慶、同治時期都對老縣城的街頭巷尾進行了修繕改造,光緒時期增修西街旁道(槐樹巷),改名為「槐樹街」。與此同時,本街士紳在槐樹街的西街入口處立一道石匾:「槐樹街。」足以證明槐樹巷改稱槐樹街是在清代光緒年間。 解放後,槐樹街上的大多數院落作為公產,廉價租給當地居民。槐樹街北連糠市巷,南接老西街,在清代晚期,南北兩端入口都設有進出的木門,守護整條巷子的安全。從西街入口進入槐樹街,青磚牌坊門上方有一道石匾,隱約可見上刻有「槐樹街」三字,落款為:光緒某某年、士紳立。受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影響,石匾傾斜,怕誤傷過往行人,為安全起見,房管所將石匾拆下。如今,人們想起這塊百年石匾時,已不知去向,無影無蹤也。
跨過青磚牌坊,進入槐樹街的第一個院子,是現在門牌號為槐樹街6號院,它在解放前是許姓人家的老宅子,占地面積僅136平方米,大門對面是解放前小有名氣的王家花轎鋪後門。現在許家院子還完整保留着龍門兩側的青磚空斗山牆,許家院子雖然龍門不大,但兩側的青磚空斗山牆,在槐樹街上保留下來是最高大的。山牆使用青磚,採用空斗式砌磚壘牆方法,牆面用近二尺長的菱形鐵鉚件,里外護牆鉚合連接樑柱,防止牆體過高導致傾倒,使牆體更加牢固,穩若泰山。左右空斗山牆屋脊上,兩側的懸魚已經不見,山牆頂峰處,堆塑有精美的如意紋飾加以點綴,寓意福壽綿長、吉祥平安、祛邪鎮宅,是成都平原典型的民居建築裝飾風格。槐樹街6號院,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十九批歷史保護建築。 與此相鄰的是槐樹街12號大院,他就是過去槐樹街上的有名大院之一:余家大院以及流沙河故居,原為三進六天井宅第四合院落,占地面積1260平方米。現在大院除龍門改建外,整座院落建築基本保存完好。原大院龍門山牆呈八字形向外展開,左右兩側擺放石缸,常年保持裝滿清水,具有風水和消防的意義。大門兩邊,各有一座石鼓,石鼓象徵非富即貴,也有辟邪除穢的作用。院內有八個天井,房屋數十間。院中鋪設石板,兩邊砌石條,便於雨天行走無憂。院內有槐樹參天、石缸魚池、花園綠地。兩廡環廊、大廳中堂、高懸金匾,滿滿的一廂書香門第之家。
著名詩人、作家流沙河先生的故居就在余家大院的左側「延英」這道圓門內。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城廂人(今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四川大學畢業。1950年參加工作,曾任《川西農民報》編輯,《星星》詩刊編輯,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七屆全委會名譽委員。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獨唱》《故園別》《遊蹤》《農村夜曲》《告別火星》《流沙河詩集》《流沙河詩存》等,詩論《台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說詩》《寫詩十二課》《十二象》《余光中100首》《流沙河詩話》等,散文《鋸齒齧痕錄》《南窗笑笑錄》《流沙河隨筆》《流沙河短文》《書魚知小》《流沙河近作》等,短篇小說《窗》等。詩作《理想》《就是那一隻蟋蟀》選入中學課本,惠及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現在槐樹街12號已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定名為「流沙河故居」,列為第十七批成都市歷史保護建築。
余家大院的對面就是米家花園,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原為五進四合院木結構宅第院落,系典型的川西大戶豪宅園林式建築,占地2665平方米,建築面積2412平方米,現存有門廳、北廂房和過廳等建築。龍門兩側的白灰牆上至今還保留有建國初期的抗美援朝宣傳壁畫。整個建築規模宏大,對研究清代園林式建築風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座米家花園的前主人姓陳,名介東,是他繼承的父輩祖業。其父陳授昌,清代康熙時期在省外做官,相傳官至知府,回故鄉後修建的,有土地上百畝。陳介東娶妻生有一子,小名少少,不知是何緣故,少少從早到晚莫名其妙哭哭啼啼、嚶嚶咽咽,用盡很多辦法都不奏效。一次少少哭鬧時,母親生氣地將瓷碗摔在地上,伴隨着「啪」的一聲響,瓷碗當即粉碎,少少的哭聲戛然而止,竟然破涕為笑。陳介東知道此事後對夫人說:「只要他哭,哄不住,你就摔碗。」大戶人家說話就不一樣,他家用的碗都是價格昂貴的細瓷碗,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不久之後,陳介東就病逝,留下孤兒寡母,夫人為把兒子撫養成人,開始慢慢變賣土地,少少長大成人後,又染上吸食鴉片的陋習,土地都賣光了,又將花園房產全部賣給了米家,僅留下一間棲身的偏房,從此這座花園院落豪宅改名換姓稱之為米家花園,名稱沿用至今。
母子倆將家業敗光後,連唯一的一間棲身偏房也賣了,無家可歸,住進城門洞,淪落討口為生。但這母子倆還不失彬彬有禮,少少見到娘來了,總是彎腰拱手道:「老太太請。」母親則回禮道:「少少請。」這就是當地人說他們母子倆是:鸚鵡飛了架子在,不失范。自以為過去是官宦人家,落到這種一無所有的地步,也不能失去禮儀。最終母子倆餓死於城門洞。
大約在1943年,米家花園再次易主,轉賣給了叫王啟萬的大戶人家,買了米家花園的當天晚上,為慶祝又置辦了一樁家產,王啟萬在槐樹街上燃放焰火架子,引來眾多鄰里圍觀,甚是熱鬧。
從米家花園來到槐樹街33號,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晚清二品大員何元普何道台老宅。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是槐樹街上有名的大院子,這座大院為四進四合院園林式建築,青瓦木質結構,牆裙使用木板拼接。可見庭院深深而十彎九倒拐,院內前後打有兩口水井,一口在何道台書房院後門過廊,至今尚存。何道台老宅與其它傳統院落迥然不同,進入龍門後,走左側一條曲折過廊,迂迴依次通向每個天井院落。最後一座院落與他的何道台書房大院滴水為界,後門與後門互通。書房大院大門開在城牆邊的西城邊街上,現在是糠市巷91號。門廳青磚山牆高大,氣勢恢宏,兩側設有一對精美雕工的石鼓,現僅存兩邊的石鼓基座。為兩進四合院落,一進左右廂房,第二進中堂客廳,左右木結構廂樓,又稱繡樓,至今整體建築尚存。何道台老宅與他的何道台書房院連成一片,在一個中軸線上,是何道台回鄉在槐樹街建造的「篁溪別墅」。傳說何道台生有四子,每人都有各自的院落,何家大院是解放後的稱呼,民國以前叫何家公館。已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為歷史保護建築。 何元普(1829—1902年)字芝亭,號麓生,又號金台山樵、翡蘭舊侶,清代四川省成都府金堂縣城廂鎮人(今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晚清一代能士,著名學者,佛學大師。少負才氣,文韜武略。1860年英法聯軍攻北京,焚圓明園,他以戶部郎中從戎,屢立軍功,官至湖北荊宜施道台和甘肅安肅道道台。後因得罪上司被彈劾,於強壯之年憤然還鄉,著述終老。他擅長詩文、楹聯、書法,著有《藏豹山房詩文集》《靜齋手書楹帖存稿》等書傳世。他喜好禪理,廣交高僧大德,與成都大慈寺座元隱山長老、方丈真印和尚、圓光和尚、道行和尚交誼深厚。他除在新都寶光寺大雄殿留有「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 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的天下名聯外,在大慈寺山門、大雄殿、藏經樓均留有他撰書的石刻楹聯。
槐樹街北端與糠市巷對接形成丁字路口,左邊的土牆裡面,也叫何家花園,裡面有花園亭子、戲台樓榭、池塘曲橋。瓦房庭院連成一片,譽為「水閣涼亭」。這是原成都大學副校長何壽先生的私家老院,何壽先生是何道台的侄孫輩,生於1931年,從小在這條街這座院裡生活長大成人的地方。
槐樹街,僅僅三百米左右的老街巷上,先後出現了三位進士,一位舉人,這是人傑地靈、人文蓬勃興起之街。迄今為止,許家院子、余家大院、流沙河故居、米家花園、何家公館、何道台書房、水閣涼亭等,仍基本保持百年前的整體建築風貌,而槐樹街上的崇文風物同樣隨處可尋。城廂鎮西街片區,是城廂古鎮上老院落建築群最多的地方,雖然經歷了百年滄桑,但至今原有格局尚存,仍歷歷在目。據悉,城廂古鎮有重建四座城門的計劃,這無疑是一件重要決策,是一件大好事,是天府文化古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街片區修舊如故改造完成後,整體上將成為城廂千年古鎮的一張靚麗的名片。[1]
作者簡介
李瑞奎,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