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 心理学术语
人格 |
中文名: 人格 外文名: personality 学 科: 心理学 本 质: 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表 现: 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特 点: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 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1]
目录
简介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 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一般说来,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 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 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 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 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 渐形成起来的。
概念解析
什么是人格?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作出了相应界定。总体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种。
(1)罗列式概念。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来描述人格,显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关系,而且外 延的边界有多大也难以说清楚。
(2)整体性概念。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
(3)层次性概念。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层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 统一性,而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
(4)适应性概念。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
(5)区别性概念。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话,区别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 更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方面。
特征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个,它们分别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人格的类型与特质
最早的两种描述人格的方法就是,通过有限的几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对个体进行分类;在不同的特质上对个体用等级的方法进行评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类看来似乎是一种天生的倾向。我们来介绍一下心理学家所形成的对类型和特质进行分类的理论。
类型分类
我们通常依据不同的特点对人们进行分类,包括大学的类别、专业、性别和种族。一些人格理论家也将人们归入不同的各自相异的类别中,也就是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s)。人格类型是全或无的现象,而不是程度的问题:如果把一个人归类为某一类型,那该个体就 不能被归类于该理论中的其他类型中去。许多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格类型,因为这能帮助他们将理解他人这种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一)希波克拉底气质类型
早期的类型理论之一是由公元前5世纪的一位创建了内科学新开业医生誓约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体含有四种基本的 体液,每种体液与一个特定的气质类型(一种情绪和行为的模式)相对应。个体的人格是由体内何种体液占主导所决定的。希波克拉底将与人格气质对应的体液依据以下方案进行配置:
◆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
◆粘液粘液质:缺乏感情的,行动迟缓的
◆黑胆汁抑郁质:悲伤,易哀愁
◆黄胆汁胆汁质:易激怒,易兴奋
虽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这个理论没有经受住现代社会的考验,但它的确流行了几个世纪,影响一直延续到中世纪。
(二)威廉·赛尔顿(William Sheldon)体型与人格类型
1942年,威廉·赛尔顿提出了一种类型理论,将体型和气质联系在一起,该理论在现代的流行媒体中依然有所反映,甚至被鼓吹。他根据体型将人分为三种类型:内胚层型(胖,柔软,圆润),中胚层型(肌肉发达,矩形身材,强壮),外胚层型(瘦长,虚弱)。赛尔顿认为内胚层型的人是放松的、喜欢吃东西而且喜爱社交。中胚层型的人是充满能量、勇气以及有过分自信倾向的人。而外胚层型的个体是有头脑的、爱好艺术的以及内向的,他们通常更多地考虑生活,而不是消耗或是仅仅执行它。在一段时间里,赛尔顿使用成千上万的诸如耶鲁和韦尔兹利大学学生的裸体照片进行了体型和生活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使得该理论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但是,如同希波克拉底早期的理论一样,赛尔顿关于体型的类型学说也被证实同个体行为几乎没有相关。
(三)弗兰克·沙洛威(Frank Sulloway)人格类型理论
近几年,弗兰克·沙洛威提出了基于出生顺序的现代类型理论。在家里你是头生儿(或是独生子)吗?或者你是后生子?因为你只能选择这两种出生顺序中的一个,沙洛威的理论满足了成为类型理论的要求。(对于特殊的家庭格局一—例如,两个子女的年龄差别非常大—沙洛威也提供了分类的方法。)根据达尔文的生物体是为了找到生存的合适环境而出现多样化这一观点,沙洛威提出了使用出生顺序预测人格的方法。根据沙洛威的观点,头生儿的位置是现成的:他们直接要求父母的爱与关注;他们通过认同和遵从父母来寻求保持最初的依恋。相反,后来出生的孩子的位置就是不同了——一个无法非常清晰地得到父母模范作用的位置。随之,沙洛威将后出生的孩子特征化为“天生的反叛”:“他们要在先前出生的孩子还没有占到主导地位的领域里占有优势。后出生的孩子通常被培养成对经验持有开放性态度——一个有用的策略,以在生活中获得更新颖、更成功的位置”。为了验证后出生的孩子喜爱创新而头生儿安于现状这一假设,沙洛威调查了科学、历史以及文化上的革命,以及大量对这些革命持支持或反对态度的历史上和当前时代的人的出生顺序资料。
对特质的描述
类型理论认为可以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是独立的、不连续的,就像第一胎出生的孩子和以后出生的孩子一样。与此不同,特质理论推崇连续的维度,如智力和友谊等。特质(trait)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比如说,某一天你可能会通过归还一个捡到的钱包来证明你的诚实,而另一天你可能会通过在考试中不作弊来证明这一点。一些特质理论家认为特质是引起行为的先决条件,但更加保守的理论家仅仅将特质作为描述性维度,该维度简单地总结被观测到的行为模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比较着名的特质理论。
(一)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阿尔波特(Cordon Allport,1937,1961,1966)将特质看作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根据阿尔波特的理论,特质使行为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它们将一个人对于各种刺激的反应联系并统一起来。特质可能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使一系列刺激和反应产生联系,而这些刺激和反应最初看起来可能彼此间几乎没有联系。
阿尔波特确定了三种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比如对于特雷莎修女来说,首要特质可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自我牺牲。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出这样明显的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如诚实和乐观。次要特质是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的特定的、个人的特征,但次要特质对于理解个体的人格帮助要小得多。对于食物和衣着的偏好是次要特质的例子。阿尔波特感兴趣的是探索使一个人成为独立个体的这三种特质的独特组合,他支持使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来检验这些独特的特质。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
卡特尔(Raymond Cattell,1979)使用阿尔波特和奥波特的形容词表作为他的研究起点,想要揭示出一些数量适宜的、基本的特质维度 。通过研究,他提出了人类人格的16因素。卡特尔将这16因素称为根源特质,因为他相信这16因素是表面行为的潜在根源,而这一根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卡特尔的16因素包含了重要的行为范畴,如有保守的和开放的,信赖的和怀疑的,以及放松的和紧张的。虽然这样,现代特质理论辩称,比16个更少的维度也可以包括人格中最重要的特性。
(三)艾森克特质理论
艾森克(Hans Egsenck,1973,1990)根据人格测验的数据推出三个范围很广的维度:外向性(内源导向性的或外源导向性的),神经质(情绪稳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精神质(善良的、体贴的或有攻击性的、反社会的)。
(四)五因素模型
艾森克理论的许多观点得到了研究证据的支持。但是,近年来,多数人的意见认为五因素可以最好地描述人格结构。如下表所示,五因素模型包括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非常宽泛,因为在每个维度中都包含许多特质,这些特质有各自独特的内涵,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强大的内在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这种观点在所有心理动力学的人格理论(psychodynamic personality theories)中都很普遍。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即内心事件,intrapsychic events),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通常 情况下人们会意识到这些动机;然而,某些动机也会产生在非意识层面。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本质就在于对这些行为产生的内在来源以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冲突的关注。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行为都是动机引发的。行为从来不会由随机和突发事件引起,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所决定的。人类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原因和一个目的,这种原因和目的能够通过对思维联想、梦、错误和其他的关于内在情绪的行为线索进行分析而被发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假设的数据主要来自临床观察和在治疗中对个人进行的深入的案例研究。他通过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病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正常人格理论。
2.后弗洛伊德理论
有些弗洛伊德的追随者认为,人格的基本表征是无意识的原始冲动与社会价值冲突的战场。然而,弗洛伊德的许多的后继者对人格的精神分析观点进行了修正。
总体来说,这些后弗洛伊德主义者有以下改变:
◆他们更强调自我的功能,包括自我防御、自我的发展、意识思考过程和个人控制。
◆他们认为社会变量(文化、家庭和同伴)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们较少强调性冲动或利比多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人格发展不仅限于儿童,而是持续一生。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才智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
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家,例如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凯伦·霍妮等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置于其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自我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建设性、指导性的力量,驱动个体不断扩展自我以及做出积极的行为。
社会学习及认知理论
迄今为止,在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理论的共同点就是都强调某种内部机制,如特质、本能、冲动、自我实现倾向等概念,它们推动着相应的特定行为并进一步形成了人格的功能结构基础。然而,这些理论大多缺少在人格和特定行为间的稳固联系。例如心理动力学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只是提供了对于人格的解释,却没有能够对特定的行为进行预测。人格理论的另一个传统来自于对个体行为差异的更为直接的关注。
当代的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通常都赞同这种观点,即环境事件将影响行为。然而这些理论更进一步强调认知过程与行为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那些支持认知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指出:在对外界情境的理解和定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认知理论强调心理过程在人们对现实的感觉和知觉印象进行组织时的重要性。与人本主义理论类似,认知理论也强调有机体本身在形成自己独特人格过程中会有主动的参与并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人们会主动选择去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发展;人们并不是被动反应的机器;人们还会权衡不同情景的利弊而做出选择——人们选择进入他们期待获得正强化的情境而避开那些不令人满意和不确定的情境。例如,我们经常会倾向于选择去自已曾经享用过美食的饭馆进餐而往往不大愿意总是换着尝试新的地方。
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是记忆结构,包含自我的图式并且引导人们处理关于自身和他人的信息。人们看起来似乎喜欢自我确认,即使经过确认得到的自我概念是负面的。人们使用可能的自我来比较现在的自己和未来自己可能的情况。自尊提供了一个对自我的一般性评价,它可以显着地影响到思维、情绪和行为。人们通过让自己处于自我妨碍来保护自尊。跨文化研究集中于探讨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如何生成不同的对自我的解释。个人主义文化下的成员倾向于对自我有独立的解释,而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成员则倾向于互相依赖的解释。这些解释的不同带来人们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自尊的方式不同。对于自我理论的批评认为他们有时不能给出精确的行为预测,而且他们不能完全承认人格中的遗传部分。
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遗传和身体方面的因素
所谓遗传,是指上一代染色体中包含的遗传性状传给下一代的现象。遗传包括种系遗传和个体遗传两种,而在心理学中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个体遗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往往不只是容貌、体形相似,而且性格、智力、兴趣也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主要受遗传的影响,遗传不仅在身体外形方面表现出某种相似之处,而且由于子女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们会经常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这样在子女身上会逐步表现出父母身上的某些个性特征。身体因素主要指一个人的外表和身体的机能对人的个性的影响。人的容貌、体形的好坏对人的个性会产生直接影响。身体外部条件比较好的人容易产生愉快、满足之感,这种自豪感容易使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反之,身体外部条件不好的人,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压力,产生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时间一长也容易使人形成消极的个性。同样,人的身体的某一个或多个机能有障碍,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有残疾,也可能引起人的个性的变化,如思想压抑、情绪呆板、行动迟缓等。无论是遗传还是身体方面的因素,如果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了消极影响,个人和师长都应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使之个性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环境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个性的影响,是指家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的不同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学校的文化知识、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集体的风貌、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
社会和社会实践对一个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且可以说是最终决定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因素。一个人从家庭、学校到最终走上社会,为了适应日益扩大的生活领域和人际交往,在反复学习担当各种新角色、新工作应有的行为方式和对事物的态度的同时,形成和改变着某些个性特征。职业的种类、劳动报酬、荣誉、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都会对个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人格特征。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
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以外,年龄也会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影响,不同的年龄段,个性都会有明显的区别,这与人的思想发展、知识面扩大、经验的丰富有关。
总之,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