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倉山大樂

倉山大樂是四川省中江縣南倉山鎮獨有的一種傳統樂舞表演。在節慶時進行場地表演,相傳始於周代周文王慶祝戰鬥勝利的音樂表演。南倉山鎮是古音樂之鄉,倉山大樂被稱為音樂活化石。倉山大樂以其樂器大、樂隊大,曲目豐富,樂舞獨特而著稱。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倉山大樂

地區:四川省中江縣

分類:舞蹈

歷史起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動。相傳大樂誕生於周代。一次,周文王皂角城(位於四川省三台縣潼川鎮,與南倉山鎮毗鄰)打了勝仗,將士們歡天喜地,以盾牌相擊、刀槍相撞、奏樂狂舞,表現打勝仗後的喜悅。青銅盾牌奏出的音樂震驚了文王,文王下令鑄青銅大鈸以代替盾牌,周朝宮廷樂師進行綜合編排,於是周樂就誕生了。傳至唐開元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偶然出巡中聽到此樂高昂動聽,演奏隊形壯觀,其氣勢是當時唐宮庭中的樂曲不可比擬的,遂命名為「大樂」,專供登基出巡之用。宋代戰爭頻繁,每逢盛事,都要奏大樂,以振軍威,軍樂曲牌越來越多,氣勢越來越大,排軍布陣離不開它,班師祝捷也離不開它。

公元1877年(清光緒三年),大樂樂器開始換新,樂譜開始外傳,距倉山三十公里的蓬溪縣蓬萊鎮(大英縣)和金堂縣淮口鎮,均相繼派人到倉山學習大樂。鼓師由精通川劇樂鼓、六樂、班鼓等的在當時巴蜀享有盛譽的樂師朱習和擔任,此時並對大樂樂器和打擊方式進行革新,加入了四川鬧年鑼鼓,成為具有南北樂交錯的打擊樂。

1949年仲春,為迎接南下的解放軍過倉山,群眾表演大樂,使聽過山西威風鑼鼓和蘭州太平鼓的北方漢子為之心折。一段時間,細樂、班鼓、內堂、圍鼓也就應運而生,逢場天,四下里常常可以聽見周打鼓李打鑼的喊叫,而且在老輩人留下來的家產里,總會有一副鈸或一面鑼,還有一代代人民心中默默傳承延續着的宮廷大樂樂譜。20世紀60年代,該樂舞停止表演。

表演特點

倉山大樂以其樂器大、樂隊大,曲目豐富,樂舞獨特而著稱。樂器大,因而演奏時音色渾厚,音量宏大,氣勢磅礴。樂隊一大一小兩部分既能表現北方大鑼鼓粗獷、雄渾、豪放的特色,又能融合南方小鑼鼓的雋秀風格,快打驚天動地,排山倒海;慢打和風細雨,使人陶醉,心曠神怡。

主要樂器

大樂是由兩支樂隊組成:主奏樂隊的樂器有腳盆鼓、大鈸、大馬鑼、開山鑼;輔助樂隊有鐃鈸釵子蘇鈸蘇釵鐺鐺等,演奏時主、輔兩支樂隊重疊交替。

表演形式

開山鑼是「鳳凰」的頭,腳盆鼓是腹心,充當樂隊指揮,兩個大馬鑼是它的眼睛,一個特大馬鑼是硬咀,一對大鈸好似雙翼,輔助樂隊很像張開的鳳尾。樂隊和舞隊均不限人數。如廣場表演,可成百上千人。樂隊隊員全是威武男子,持當鑔鉸又一律為美麗動人、青春妙齡、體態婀娜的女舞蹈演員,皆着唐裝。演奏時樂隊排列呈凰形,場面壯觀。司鼓先由緩而急擂鼓,最後重重一槌敲擊大鑼,將鼓槌高高拋起,又穩穩地接在手裡。就在這餘音裊裊時,樂隊便千姿百態上場。包色鑼為鳳頭,三面盆鼓為鳳心肚,同時由緩而急地擂起出征鼓點,這時手持大鈸的樂隊隊員迅速左右散開,組成鳳的左右二翼,擊為「觀音捧掌」、「大鵬展翅」,此時節奏更為強烈。緊接着,多副當、鑔、鉸、鐃便尾隨而上組成長長的鳳尾,節奏上輕擊慢叩,給觀眾悅耳動聽美妙的感受。

傳承發展

21世紀初,中江縣文化館在四川省藝術館具體指導下,會同省內外藝術家對古蜀樂舞及流傳於蜀地的民間的社火樂舞進行研討,發掘,尋系《倉山大樂》根源,本着不泥古,不流俗,對大樂樂曲、樂舞進行了新的編排。新編的「倉山大樂」以古代民間的慶豐、美報為宗旨,突出蜀地民間的喜慶熱鬧風格,有較強的時代感。

《倉山大樂》在1996年獲得全國百家城市電視音樂展播銅獎,1997年11月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並分別在中央台、川台播放。多次在省、市展演並獲獎。2005年,倉山大樂參加四川省第三屆旅遊發展大會民間民俗巡遊表演,獲得創新金獎;2006年,參加四川省第九屆鄉村青年文化節開幕式演出;同年,倉山大樂在2006中國西部(四川·成都)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中,博得了全場的喝彩。[1]

參考文獻

  1. 倉山大樂今日倉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