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拉斯谟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伊拉斯谟(1466年 - 1536年),外文名: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Erasmus von Rotterdam,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为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是一个用“纯正”拉丁语写作的古典学者。

神学家[1]指称所有对神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的专家。在基督教[2]于罗马获得胜利以后,神学一词多被用以指称基督教信仰观的诸多理论。

目录

简介

伊拉斯谟对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路德钦佩并渴望结交伊拉斯谟。可是后来马丁·路德与伊拉斯谟交恶,马丁·路德发表了《论意志之束缚》来反驳他,此后伊拉斯谟公开指责马丁路德的文章为野蛮的书。

尽管伊拉斯谟终生都是一个天主教徒,但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他认为骄奢过度的罗马天主教会,甚至拒绝接受后者授予的枢机职位。

在《论死亡之准备》(Treatise on Preparation For Death)一文中,他声明了自己的观点——永久生命的保证不在于教堂中的圣礼和仪式,仅在于对基督赎罪的信念。

伊拉斯谟整理翻译了《圣经·新约全书》新拉丁文版和希腊文版。他创作的作品有《愚人颂》,《基督教骑士手册》(Handbook of a Christian Knight)和《论儿童的教养》(On Civility in Children)等等。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排名第五,次于排名第四的雷文虎克。

人物生平

霍尔拜因用银尖笔和粉笔对伊拉斯谟双手的写生,大约成画于1523年,(卢浮宫藏)

霍尔拜因用银尖笔和粉笔对伊拉斯谟双手的写生,大约成画于1523年,(卢浮宫藏)

伊拉斯谟原名Gerrit Gerritszoon(荷兰语写成 Gerhard Gerhardson),一般认为生于鹿特丹,但最近有研究显示他出生地其实在今天荷兰的豪达(Gouda)。尽管他的名字已经和鹿特丹这座城市分不开,但他事实上只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便离开了,至死也没再回去过。后人只能从他著作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关于他家庭和早年岁月的信息。几乎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私生子。他父亲后来成为了牧师,易名Roger Gerard。关于他母亲的信息,人们除了知道她名叫Margaret,是位医生的女儿之外,便一无所知了。尽管是私生子,伊拉斯谟幼年仍然得到了父母的照料,直到他们在1483年暴发的鼠疫大流行中相继死去。少年时代的伊拉斯谟在修道院和半修道院式的学校里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

伊拉斯谟于1492年他25岁时成为神父,并作修道院宣誓。但之后的日子里他不但从未认真投身神职工作,而且将僧院制度作为了他批判教会统治中的主要抨击目标。在他从事神职工作后不久,就得到了一个离开修道院的机会。基于他精湛的拉丁语水平和闻名的作家身分,他被邀请担任康布雷地区主教卑尔根亲王亨利(Henry of Bergen)的秘书。

伊拉斯谟被视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道主义者之一,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保卫天主教的一种传福音构思而奋斗。他持续批评主教们及教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是和传福音相违背的。

他的许多著作里,《愚人颂》是最受瞩目的。伊拉斯谟长期在欧洲各地旅行,尤其是在英格兰和在意大利期间,他发展了以基督为中心思想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使他的思想是十分接近路德,他却从不愿意成为新教徒或者是鼓励教廷改革的,更别说是在教会里分旁派系。自始至终,他都是十分忠诚于他心中所笃定的平静和和谐。

当他在巴黎准备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时(1495-1499),他兼任孩童老师来赚取生活费。他用拉丁文写了许多信件对话式的研究,在其中总是融合神学的思想,先是与意大利人文主义学家的思想融合,之后回述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发展,这升华发展成为一种信件对话艺术。

主要成就

伊拉斯谟是个人文主义者,他的人生目的是回归真理的源泉,在他那个时代这首先是要把几个世纪曲了解的《圣经》复其原貌,还其本意,并以他对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之不传给世人。所以,他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准备土教育界的;然而事情常常不是按常情常理发展的;当新事物在大喊大叫以排山倒海之势而至的时候,那些细水长流的、时而是默默的、然而是锲而不舍地具有开拓前景之功的工作,往往是人们不容易看到的。

主要作品

愚人颂》(the praise of folly),强烈指责教会和贵族的腐败,嘲笑经验哲学家和僧侣们愚昧无知的空谈。

《论死亡之准备》(Treatise on Preparation For Death)一文中,他声明了自己的观点——永久生命的保证不在于教堂中的圣礼和仪式,仅在于对基督赎罪的信念。

《基督教骑士手册》(Handbook of a Christian Knight)

《论儿童的教养》(On Civility in Children)

圣经·新约全书》新拉丁文版和希腊文版。伊拉斯谟整理翻译。伊拉斯谟的作品很多,而最重要的却非其作品,而是他编的希腊文新约圣经。可是由于他只是为了抢在西班牙主教之先,因此并没有做详细考据,只是把手上的希腊文手卷排出来,如有异文便选看来最流畅的。而由于他找不到启示录之最后一部分,因此便用三世纪时甘大武拉丁文圣经倒译出来。此圣经后来被马丁·路德译为德文,成为基督教世界的第一本圣经。

人物评价

中世纪的结束,有个辉煌巨星出现,是最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他天才极高,学问丰富,通晓古典文学和圣经,机智而笔锋锐利,受到全欧洲文化和宗教界的赞仰,可说是空前绝后,没有人达到他那样的声誉。

当时著名的人文学者,都对他赞美有加。有的称他为“神圣的人”;有的特地步行,远道去看他,以表示朝圣一般的崇敬。当每到一大城市,受到正式欢迎,待他如同王者。欧洲各国的君王,请他为顾问;历任教皇都请教对时事的意见;有的还风示要他作枢机主教,他谢绝了。许多的贵族,都以同他结交为荣,送他礼物。

马丁路德知道伊拉斯谟的好处,自己坦白承认,在文学上望尘莫及。早在1516年,路德即观察到他的弱点,恐怕对恩典认识不够。路德为真理勇往直前,虽万死不辞;伊拉斯谟则认为求取和平,不妨稍微牺牲真理,也许为了自己的舒适。1524年四月,路德写信给伊拉斯谟说:全世界可以见证,你在文学上的成就,使我们对圣经有真正的了解;神的恩赐在你身上奇妙的彰显出来,叫我们感激。

在《愚人颂》完成500周年之际,比利时发行一枚精制银币来纪念这一伟大学者,该枚银币同时也是“欧洲著名人物”系列之一。该银币成色为92.5%,重量为18.75克,直径为33毫米面额为10欧元,发行量为15000枚。背面为伊拉斯谟肖像,上边缘为伊拉斯谟姓名;正面为尼德兰版图,上方为面额和年号,边缘从左到右分别用荷兰语、法语和德语表示的比利时国名,以及象征欧盟的12颗星星。

赫伊津哈称伊拉斯谟为“圣贤”,说他那精致婉转的灵魂源于对友爱与和睦的渴望和对争斗的反感。自古“圣贤 ”必当如是,其必须给世界带来爱多于恨,带来和谐多于争执,带来更多超越国界、民族、宗派的思路,哪怕经常被现实中人目为虚渺天真。

参考文献

  1. 神学家是什么意思?宗教中的科学家?,第一星座网,2016-05-13
  2. 基督教的主要圣礼和节日,中国新闻网,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