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會仙山山東省鄒平縣境內山脈,為章丘-鄒平界山長白山脈北部山群的主峰。會仙山群展布於鄒平縣城西南及南側周圍,環拱大小山頭幾十座,西接滸山濼,北臨杏花河,黛溪河穿南部諸峰而過。山勢起伏,壑峪縱橫,千姿百態,氣象崢嶸[1]

同名主峰在鄒平縣城西南7.5公里處,海拔590.8米。山勢陡峻。青龍山有優美的傳說,黃山是縣城南部屏障和市民休閒之地,藥材豐富、文化深厚。主峰之麓的唐李庵,黃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廟、姑子庵等遺址或遺蹟為該山之旅遊資源。

中文名稱: 會仙山

所屬山系: 屬章丘-鄒平界山長白山脈西北段

地理位置: 山東省鄒平縣城西南

走 向: 西北~東南

長 度: 約6.5公里

寬 度: 約7.5公里

主 峰: 會仙山,海拔590米

總面積: 約22.3平方公里

目錄

位置境域

會仙山山群位於長白山脈北部,南與摩訶山連峰接脈。整個山群呈北西南東弧狀走向,東西寬約7.5公里,南北長約6.5公里,總面積約22.3平方公里。會仙山山群綿延銜接,斷而復連。中部群山繞主峰呈集團狀聚集,邊緣諸山則呈鏈條狀漸斷伸延。整個山群有大小峰巒100餘個,岩石裸露,多懸崖深谷,山間松柏扶疏,果木成林。

主要山峰

會仙山,東北距縣城7.5公里,海拔590米,為會仙山山群最高峰,山勢巉岩秀拔,形若覆礅,相傳群仙曾會集於此故名。

石戶頂,會仙山北0.5公里,雙峰對峙,一為南石戶頂,一為北石戶頂,海拔分為267米、458米,中為石船谷。

玩湖頂,會仙山以北1公里,魯家泉南突起高峰,海拔412米。登峰可盡覽滸山濼水天景色,故名。

凝嵐岩,會仙山以北1.5公里,玩湖頂北,魯家泉西,海拔286米。

醴山,會仙山北1.5公里,海拔307米。

鳳凰山,會仙山北3公里,位於會仙山北支脈最北端,海拔250米,其勢酷似巨鵬展翅欲飛,故名。

青龍山,會仙山以北偏西,九峰連接(即會山、角山、神山、二虎山、大虎山、西山、聖王峰、龍頭山、蜘蛛山),蜿蜒北去,如龍騰舞。故又名九節青龍山。青龍山尾高頭低,由海拔283米到80米,由南而北漸次下降,最北有一孤立小丘,謂之珠山,又稱蜘蛛山,俗有「九龍戲珠」之說。山北為杏花河,建有大型揚水站。

宿山,會仙山北4.5公里,呈圓形孤立,海拔51米。舊志謂旁有店鋪,行旅止宿,故名,亦稱制糧山。

老人峰,會仙山東偏南1.5公里,孫家峪西北,海拔394米。山頂巨石錯立,狀若佝僂老人,故名。

老人山,會仙山以東3公里,老人峰東北。山有二峰,曰大斿山、小斿山,海拔分別為294米、223米。

黃鵠山,會仙山東南3公里,西井村正北,海拔282.8米。山上舊有黃鵠庵,已廢。

印台山,會仙山以東4公里,黃鵠山東北,海拔270米。山頂巨石突起,高十餘米,上可坐百人,形如巨印,狀如鍛砧,故又名鍛砧峰。山東有黛溪繞其下。

於茲山,會仙山以東7公里,縣城南5公里,海拔228.9米。三峰並列,呈馬蹄形,孤立平川。山西有於印水庫,山東有一孤立小丘,名禿山。

黃山,座落縣城南邊,海拔168.4米,因山土呈黃色而得名。山勢呈半環形,山巔有虎頭岩,如臥虎踡伏。山上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宮、,姑子庵等。每年四月八日有盂蘭盆會,屆時遠近商旅雲集,以藥材交易為盛。現已闢為黃山公園,上有電視轉播塔、仙遐亭、步雲亭等,山陰有革命烈士陵園。

長白山,又名會元山,會仙山東南0.5公里,海拔540米。

駱駝鞍子,會仙山以南1.5公里,山峰起伏狀如駱駝故名。海拔360米,聚仙村座落其下。

松山,會仙山以南2公里,海拔289米,以山上多松柏得名。

豬屎尖子,會仙山南偏西2公里,海拔344米,與四尖山連峰接脈,北麓有過山道可通。

南山,會仙山南偏西2.5公里,豬屎尖子西南,海拔367米,山北為東窩陀村。

霧露山,會仙山以西2.5公里,海拔122.8米。

西石樓,會仙山以西2.5公里,海拔206米,山東為東窩陀村。

地質構造

構造

構成鄒平地區的基底是前震旦系變質岩系和下古生代地層,現已被深埋在地下幾千米。從中生代早期印支運動開始,特別是從侏羅世開始的燕山運動以來,構造岩漿活動強烈,形成了鄒平破火山口。鄒平破火山口原為一巨大的環狀構造,夾持於金山一姚家峪和文祖兩條近南北向斷裂之間。北端被齊河一廣饒斷裂切去一弧,成一馬蹄形,中部又被周村—肖鎮斷裂攔腰分割成兩塊。長白山區為南部隆起的一塊,北部一塊則隱伏於地下。整個火山口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鄒平城西王家莊一帶為噴發中心。由於破火山口受區域構造的控制,又受火山活動特殊應力場的制約,從而形成環狀和放射狀斷裂等構造特徵。

圍繞破火山口中心發育了一系列環狀斷裂帶,多由正斷層構成,產狀直立或向中心陡傾(60°—85°),部分斷裂被輝長岩、二長岩充填,形成半環狀岩牆。環狀斷裂帶可分成三環:外環由歪歪頂子、大寨、沫湖頂(亦稱摩訶頂)、千峪頂、白雲山組成;中環由青龍山、四尖山、雪花山、伏虎山等組成;內環由鳳凰山、會仙山、老人峰、印台山、於茲山、黃山組成。環狀斷裂一般以多條平行小斷裂組成階梯式斷裂帶或密集裂隙帶,多向破火山口內傾。特點是:傾角較陡,多在75°-85°之間;正斷層或逆斷層,均顯示張裂性質;單條斷層落差不大,多在幾十米,但階梯狀斷層累計落差可達幾百米;斷裂走向時隱時現,不是貫通斷裂;沿斷裂帶多見有斷層角礫岩和寬數米至數十米之破碎帶,並有熱液蝕變、礦化及次火山岩充填。

地層

鄒平一帶火山噴發形成的地層可分為三個大旋迴,總厚度為4240.8米,頂底界面清楚。第一旋迴與基底侏羅系地區為整合或假整合接觸,多數地方以環狀輝長岩牆與火山岩為界。第一旋迴與第二旋迴呈噴發整合接觸,以集塊岩為分界標誌。第二旋迴與第三旋迴呈噴發不整合接觸,以出現復成分的粗安質集塊岩為分界標誌。三個旋迴連同基底及第四系土層構成的鄒平地層,自老而新可分為蒙陰組、玉泉山組、沫湖頂組、會仙山組、第四系,共5個層次,9個岩段。

會仙山組為第三旋迴,地層見於破火山口內環之會仙山、老人峰、印台山、於茲山、黃山等。多分布在山頂,呈殘塊出現,半環狀展布,為一套強烈爆發相產物。總體產狀以高角度向環內傾斜,呈噴發不整合蓋在沫湖頂組之上。其底部玄武粗安岩鉀—氬全岩同位素年齡為125±1.35-130.5百萬年,時代相當於早白堊世。此組底部的下岩性段,主要為火山流相之熔結集塊岩、熔結凝灰岩、凝灰熔岩,厚度為321米。上部為上岩性段,為安山質復成分集塊岩、火山角礫岩,厚度為239米。

地貌特徵

會仙山,屬長白山脈,系泰沂山區北麓的低山丘陵區。山區長約31公里,寬10公里,地連一市(淄博市)、兩縣(章丘縣、鄒平縣),橫跨縣內臨池、好生、西董、青陽、鄒平5個鄉鎮。低山丘陵面積為196.0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5.66%。長白山區地勢高峻,海拔在200米以上,整個山脈為北西一南東走向,呈鏈狀,半環形展布,水系則呈放射狀散開。

長白山脈共有大小山頭317個,除主峰摩訶頂外,500米以上山峰18座,多分布在山脈中部與章丘縣交界處,又多為崮頂山,山頂平緩,山坡陡峭,溝谷深切。

氣候特點

會仙山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但更迭不均,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大陸性和季風性明顯。縣內大陸度指數為64.7,季風指數為39,年平均氣溫適中。但冬寒夏熱,年振幅很大;晝暖夜涼,日變差較大。降水量較少,且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和不均勻性,易發生旱澇災害,旱災居多。年內風向變換明顯,冬季多西北風,春季多西南風。

土壤植被

會仙山山區,除裸岩外,主要覆蓋土壤為褐土。褐土剖面通體呈棕色或褐色,通常由表層、澱積粘化層和鈣積層三個基本層段組成,表層腐植質層較薄,粘化層由殘積粘化和澱積粘化構成,鈣積層含氧化鈣最多。土壤PH值在6.5左右。根據褐土的發育階段、碳酸鈣在剖面中淋溶、澱積特點和地下水影響,縣境內褐土土類又可分為4個亞類。

褐土性土亞類,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中上部,雜草叢生,間有疏林草地或岩石裸露地,農業難以利用。此亞類境內只有1個土屬,3個土種,即極薄層石渣土、薄層石渣土、中層石渣土,其中極薄層石渣土質量最差。

淋溶褐土亞類,主要分布在低矮山丘,近山階地和山麓平原上。剖面土體深厚,層理清晰,表層為中壤,質地適宜,耕性良好。PH值在6-7之間,適宜一般作物生長,為較理想之土壤。此亞類只有一個土屬。據土體結構可分為4個土種,即粘心坡黃土、坡黃土、礫石腰透黃土和粘腰坡黃土。

褐土亞類群眾俗稱黃土,主要分布在山丘中下部的水平梯田、近山階地以及山前沖積平原上。褐土亞類表層質地適中,耕性良好,通透性適種性較好,自然肥力較高。據成土母質類型可分為3個土屬。即坡積洪積褐土、洪積沖積褐土、黃土狀母質褐土。坡積洪積褐土土屬又分為2個土種。粗黃土和中層粗黃土。洪積沖積褐土分為7個土種。其中面積較大,有代表性的3個土種為透黃土,粘心透黃土和礫石腰透黃土。黃土狀母質褐土只有本身一個土種。

潮褐土亞類,主要分布于山前緩平地下端。潮褐土亞類土壤耕作歷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較高。耕性良好,適宜種植各種作物。縣境只有洪積沖積潮褐土一個土屬,分為8個土種,主要有輕潮黃土、潮黃土、老黃土、粘心潮黃土等。

會仙山地區的植被,主要為苔蘚、地衣、裸子植物、藻類植物、真菌植物、被子植物等,自然植被覆蓋率低。丘陵上部草本植物主要為白草、黃白草、拐草、狗尾巴草等,木本植物很少,只有零星黑松、刺槐等喬木,酸棗、荊條等灌木,無人工植被。丘陵中部,多為疏林草地。木本植物有刺槐、黑松等喬木和酸棗、荊條等灌木,草本植物主要為白草、黃白草、扒根草、野菊花等,人工植被有柿、杏、軟棗等樹種。丘陵下部,土層較厚,雜草叢生,林木繁茂。針葉、闊葉林相間,主要有刺槐、黑松、側柏、本地楊、香椿、榆樹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黃白草、香草、熱草、狗尾巴草等。嶺坡梯田,人工植被主要有柿、杏、蘋果、梨,桃、山楂等樹。糧食作物主要有地瓜、穀子等耐旱作物。

山前傾斜平地,自然植被良好,木本植物為闊葉喬木,主要有楊、柳、榆、槐、桃、梨、柿、杏、蘋果、石榴、花椒等各種樹木。草本植物有熱草、馬唐草、墩草、灰菜等。人工植被以小麥、大麥、玉米、豆類、高粱、蔬菜等為主。

水系水文

滸山濼,在縣城西15里,九龍山以西,原為故小清河滯洪區,自故清河淤塞,獺(漯)水流經其中,遂成汪洋。王士禎《長白山錄》記載:「滸山濼在九龍山西。醴泉寺北,中多芙蕖、菱芡、茭蘆、魚蚌之屬,漁舟虎落,交于山麓,周回三十里,蓋獺(漯水之委也」。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知縣桂麟令民掘地北注新清河,自上口東至出境計長30餘里。滸山濼積水順清河溝(又名環河溝)排入小清河。1935年(民國24年)4月,梁漱溟倡導疏浚杏花溝,滸山濼積水減少,濼底常露。建國後,滸山濼面積約30平方公里。除汛期外,僅19平方公里有水。1950年在濼區西側修築芽莊湖圍堤,漯河納入湖區。濼區面積縮為15平方公里,滯洪量由1500萬立方米減為1000萬立方米,部分土地退水還耕。1976年後,馬四干運河中穿滸山濼,濼區分為東西兩滯洪區。西區蓄洪700萬立方米,東區大部成良田,若遇特大洪水,可蓄洪300萬立方米。

杏花河,古名環河溝,又名清河溝,為排泄古滸山濼積水的一條小溝,每逢雨季常成水患。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知縣桂麟令掘清河溝,引水北注新清河。1935年(民國24年)春,鄒平實驗縣政府徵集民工疏浚,適值杏花落紅,流水漂泛,遂更名為杏花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杏花溝經多次整修治理,排水能力大大提高,1969年改稱杏花河。杏花河源出芽莊湖,上接章丘漯河客水,自滸山閘沿明家集鄉南部流向東,至青龍山北首折向東北入韓店鄉境,經上口村、甲子、張家、東白至孫鎮鄉霍家坡南折向東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轉東北經徐王屋子,沿孫鎮鄉與焦橋鄉界至孫鎮鄉大有里村東,轉至焦橋鄉張官村北穿勝利河入桓台縣境,至金家攔河閘注入小清河。縣境內總長33公里,流域面積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寬40米,底寬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杏花河在縣境內上接芽莊湖,下有9條河道匯入。分別為五十米大溝、黛溪河、鄭馬河、六六河、長白溝、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劉套大溝,除黛溪河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為人工開掘排灌兩用河道。

黛溪河,古名沙河,《齊乘》稱蒙水,因源於摩訶山下黛泉,又匯諸澗溪水,故名黛溪河。黛溪河系鄒平縣南部山區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發源於以摩訶山為中心的18條山峪,上游分兩大支流:一條匯西董鄉西峪、八柱台、大馬峪和上下回諸峪之水,經由家河灘、尚莊至西董村西,向北至崔家營南;另一條匯杏林、秦家溝以南諸澗之水,經黃家河灘、南石至崔家營南,與南來支流匯合,穿於茲山、印台山之間,北流繞鄒平縣城折向西北,至上口村西南入杏花河,總長23.6公里,流域面積97.5平方公里。1958年以前,涓涓細流(約0.3立方米/秒),常年不斷。汛期洪流直下,過水流量達110立方米/秒。因河道縱坡大,流速急,經常泛濫成災。自1958年,經過多次治理,中上游建起水庫塘壩,雨水偏少之年,黛溪河水斷流。

新月河,亦稱月河,又名白條溝,是一條古河道。納南山之澗水,至見埠、柳泉一帶合流,北至月河村北,曲流於黃山東南,如月半規,故名月河。再東北行至新民村北,至三岔河入瀦龍河。原河道是條小溝,深不到2米,底寬0.5米,春冬僅有一線細流,過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65年秋,整修月河,加深加寬,由石家村東改道注入孝婦河,始稱新月河。新月河自鄒平鎮侯家村南,向東經月河、石家、禮參鄉蓮池、祉房、鄧家折東北至山旺埠東入孝婦河。新月河底寬8米,深2.5米,全長12.5公里,過水流量40立方米/秒。新月河主要攔截南部嶺坡洪水,減輕杏花河排洪壓力,屬季節性河流。

三八水庫,位於鄒平鎮南關村南,黛溪河下游,東臨黃山。1958年3月8日破土動工,同年9月竣工,因動工之日適逢「三八」國際婦女節,參加修建的多為婦女,由山東省副省長余修題名「三八水庫」。水庫主壩長200米,壩頂寬8米,壩頂高程39米。副壩長800米,壩頂寬6米。主、副壩均為土質結構,干砌石護內坡。水庫匯水面積67平方公里,庫區占地335.3畝。庫底高程30米,總庫容量106.2萬立方米。水庫挖土方5萬立方米,砌石700立方米,用工日21.2萬個,總投資39萬元。1976年整修加固,主、副壩,上建石砌防浪牆1000米,高0.9米,頂寬0.5米,並建放水涵洞一座,長60米。1979年又於溢洪道建5孔泄洪閘,孔寬5米,高4米,閘底髙程32.5米,可行洪234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5000畝。1980年後,水庫乾枯,僅供攔蓄山洪之用。

公路交通

章(丘)索(鎮)路西起繡惠鎮(原章丘縣城),經青陽店、鄒平城、禮參店、長山鎮,東至索鎮(桓台縣城),是橫貫縣境東西的主要交通幹線。縣內段長36.7公里,車日流量達3000輛次。1950-1963年,該路進行數次維修加寬。1966年鋪築砂石路面。1970年,南營黛溪大橋建成,線路由鄒平城裡改走南門外。1971年,滸山鋪至青陽一段改線。從滸山鋪村西、劉家村北西行去西董村。長山至桓城一段改線由前店村東、大由村西去桓城。1976年,建長山鎮西門外孝婦河大橋,線路改由茶棚村北去長山鎮。同年,沿路建涵洞36道,計長464.4米,倒虹吸29處。1977年上半年,鋪築瀝青路面,投資96萬元。

朱(塘)會(仙)路東起朱塘,西至會仙村,經坊子、西王、南石、馮家、黃家河灘,全程6.1公里,是西董鄉通往會仙山南大峪中各村的交通要道。1968年,由公社組織民工在原路基上改建,鋪成沙石路面,路基寬6米,路面寬4.5米,全程有橋樑兩座,涵洞17道,漫水工程兩處。

文物勝跡

會仙山主峰,峰頂「八仙台」、「金母祠」遺址尚存。山北有石船峪,南有盤壑峪,東面為滴水崖,數股泉水流溢,夏秋滴水飛練,冬春冰溜倒懸,甚為壯觀。舊志記載:每年三月三清明時節夜晚,山上仙燈呈現,狀如星火,飄渺空際,許時方沒。為會仙山所獨有的仙境奇觀,俗稱「會仙神燈」,成為古今難解之謎。

梁鄒侯墓,位於鄒平縣城南安家村西南,屬漢代墓葬。梁鄒侯,名武虎,系初功臣,漢高帝六年封為梁鄒侯,死後葬於此。封土已於1956年取土剷平。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驌墓,位於鄒平鎮韓坊村西500米處,青龍山下,為初著名史學家馬驌之墓。墓址封土高1米,長8米,寬8米,未開掘,原有石碑一通。1956年興修水利時毀。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范墓,位於鄒平西南相公山下,為五代後周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景范之墓。相公山由此得名。墓基不大,墓前原有景范神道碑,有翁仲、石馬、碑碣。1955年農田基本建設時,墓被挖掘,封土剷平。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鄒平烈士陵園,座落於黃山北麓。1971年始建,1976年竣工,占地4萬平方米。陵園按山勢分為5級,左右對稱,中間有石階迭次向上。第一級陵園大門,坐南朝北的牌坊式門樓,上書「烈士陵園」鎦金大字。門兩側對聯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第二級為綠化區,遍植蒼松翠柏。第三級東為烈士紀念堂,西為烈士紀念館。第四級為兩座六角紀念亭,東曰憶英亭,西曰懷烈亭,亭內各立石碑一通。碑文記述着鄒平人民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勇業績(見附一)。第五級為烈士墓地,正中矗立着白色高大的紀念碑,正面上書「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兩側為烈士墓,共144座,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

梁漱溟墓,位於黃山山腰,1988年梁漱溟辭世後,由當時的惠民地委地區行署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捐資近6萬元修建。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自題寫了碑石,梁先生的學生田幕同、李微、張俶知、徐樹人等撰寫了碑文,啟功、馮友蘭、程思遠、沈醉、吳祖光、任繼愈及其梁漱溟的學生等撰寫了輓聯。梁漱溟墓三面環山,周圍有翠柏掩映,是鄒平城區風景最美、最安靜的地方。

會仙書院,在齊東城(今九戶)北門裡,始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因書院正堂面對會仙山而取名,有院舍77間。清末,前院設縣立高等小學堂,後院設師範傳習所。初期書院多系私人創辦,或私辦公助。書院設院長(或稱山長)1人,由地方官吏延請本籍或外籍著名人士充任,也有由地方長官直接充任的。書院內設有院董會,又設教習,由院長出面延請舉人、進士充任,另設書計、首士、學長各1人。書院學生,稱生員。入院學習的生員,分「文生月課」和「童生常課」。書院教學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研習經學,習作八股文、試帖詩,間亦研討時政和學術問題。教學方法,多採用個人自學、相互問答和集體講解相結合的方法。書院學生無定額,學無年限。

黃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廟、姑子庵等,與縣城內建築遙相映襯,構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至1937年,尚有部分建築保存完好。

姑子庵,又名「清靜姑庵」,位於黃山西端(今黃山公園大門東南約百米處崖上),始建年代不詳。

碧霞元君廟,位於黃山中部山凹處,坐北朝南,磚石木結構。有廟門、棲寢殿等建築。始建年代不詳。

玉皇廟,位於黃山東端,為歇山轉角,斗拱飛檐式建築。分前後兩院,前院大殿為二層,後院大殿建有左右懸廊,與前院大殿相通,故稱轉樓。前後殿內雕塑神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有廟會,方園百里之香客雲集黃山焚香拜佛,「四月八會」因此名聞遐邇。

唐李庵,位於鄒平縣鄒平鎮石樊魯村西北300米會仙山北麓,小型佛教寺院,相傳古有唐、李二仙在此修煉而得名。所建年代失考。碑記最後一次重修為明隆慶年間。現存大殿、東西偏殿、跨院僧房、藏經樓、客房及山門共32間。山門左右有重修寺碑四通。寺東有相傳約有500年樹齡的文冠果樹一株。院內植丁香、古柏。1984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文化廳撥款2萬元,於1986年春對唐李庵進行部分維修,主要修復主大殿屋頂,更換西殿後牆,修復東、西偏殿屋頂和安裝所有瓦獸,同年5月竣工。1996~1998年,縣府先後撥款14萬元,自籌資金6萬元,對唐李庵主建築群(大殿、東西偏殿、影壁、山門、院牆)進行重建與維修、恢復了原貌。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開發擴建為一個景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