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儀
生平簡介
經歷
乾隆二年(1737)進士。由咸安宮教習授刑部主事,累遷郎中。 十九年,授福建福寧府知府。 二十三年,調漳州府。 二十五年,調臺灣府。 二十八年,遷臺灣道。 二十九年,擢按察使。
認兇自首者不但得命,並免追贓
三十年,疏言:『命案,最重買兇、認兇。閩俗尚氣好鬥,貪利輕生,奸弊百出。請嗣後認兇之犯,有旋經自首審明確據者,買兇之犯照例加等治罪,自首之犯准免罪,所得銀兩比照告發之贓免追;則認兇自首者不但得命,並免追贓。用財買兇者空失貲財而知必首,先自無買兇之事:其弊將不禁可絕』。
出自聖恩。則推鞫得益致精詳,而重罪出入不虞錯誤矣
三十一年,三十一年,疏言:『例載:卑幼擅殺期功尊長、妻妾謀死本夫等案,承審官限一月內審解,府、司、督、撫各限十日審轉具題。稍延例,即參處。此等重案,禍積隱微,釁非旦夕;一門內骨肉周親互相掩護,尤難免串供巧避。倘承審官因限迫顧慮處分,稍有遷就,即不無枉縱。請嗣後承審官遇供證明確,仍照例辦理。如果情節難明,或經上司駁飭致例限稍逾、並非無故遲延者,許督、撫於審題時據實聲明;可否免議?出自聖恩。則推鞫得益致精詳,而重罪出入不虞錯誤矣』。俱下部議行。 三十三年冬黃教之役起,督撫臺灣,以報獲事首未符,革職留任。 三十四年十月補刑部陜西司員外郎。
黃教遁入深山,見獲逆黨,審明正法;分別議擬
三十四年四月,臺灣奸民黃教滋事;命往查辦。文儀疏言:『黃教遁入深山,見獲逆黨韓筆等三十八人,審明正法;黃理等三十一人,分別議擬』。又疏報續獲李井等六人。諭曰:『余文儀到臺灣以後,惟安坐府城審擬案犯;而於勦捕事宜置之不問,亦未奏及一語。若以身係文職,勦賊之事與彼無涉者然;殊屬非是!軍旅之事,固不責之文員;但臬司大員非下僚末秩可比,地方有此等大案,豈可不一體仔肩,實心協緝!縱文員不能親臨行陣,獨不當督策將弁上緊勦賊乎?臬司原有奏事之責;況余文儀係專派前往,豈以一稟督、撫以為畢乃事乎?余文儀妄分畛城,實係規避,不可不示以懲儆;著交部嚴加議處』。總督崔應階奏:『黃教等已就斬獲,具係買線緝捕,官兵並無當場殺獲之功。余文儀不能查出武職冒功,咎無可辭』。得旨:『余文儀向為刑部司員,尚能辦事,且係文職;著從寬以刑部員外郎用』。十月,補刑部陝西司員外郎。
赴保定鞫審,三河縣書吏方國秀控銀號何彪年侵用藩庫銀
三十五年二月,命署刑部侍郎。七月,三河縣書吏方國秀控銀號何彪年侵用藩庫銀,文儀偕邁拉遜赴保定鞫審。尋疏言:『省城銀鋪與藩司書胥表裏作奸,何彪年承領藩庫,傾換銀兩,私行那用;事後雖經追還,而原辦之前任知府誇喀、知縣郭玉並不詳報,藩司觀音保置之不問。均請革職』。部議如所請。旋實授右侍郎。
三十六年五月改授福建巡撫。十二月,奏請將福州府古田縣之水口、黃田二驛歸縣丞管理;從之。 四十一年擢刑部尚書,命紫禁城騎馬。 四十二年六月,疏言:子延良係候補員外郎,懇令在刑部學習行走;允之。十月,以疾老乞休;諭賞給太子少傅銜。四十七年七月,卒。
為臺灣知府時,設局續修《臺灣府志》
文儀性方嚴,長於吏治,而博學能詩。為臺灣知府時,設局續修《臺灣府志》,成書二十六卷首一卷,凡二十六綱九十三目,約五十九萬字,記事止於乾隆三十年。雖大多採自范咸舊志,唯因後出加詳,衡考文獻者亦多取資焉。[1]
余文儀的詩文全集
《海東紀勝》稱其:「性方嚴,門絕私謁。」「長於吏治,博學能詩。」現存詩作俱見其主修之《續修臺灣府志》,共二十四首,中有〈自題渡海圖〉、〈臺陽八景〉等作。
恭和御賜楊制府詩原韻有序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歲在壬午,我公總制閩浙四載。我皇上既定西陲,聲教四訖。復念南國,再舉時巡。聖母乘鸞,偕六龍而飛舞。上公先馬,引八駿以騰驤。灑道清塵,風雨各供乃職。恬波靜浪,江河並效厥靈。爾其越水騰輝,吳山獻瑞。巖谷響應,如聞呼祝之聲。花柳芳妍,亦解媚玆之義。於是帝鑒平康,宸衷悅豫。入疆有慶,車服增榮。賜秩殊恩,崇階再晉。復眷老成,特揮天翰。永言耄耋,奚啻帝錫九齡。四韻褒嘉,不敷商霖二字。維時我公誠歡誠忭,載舞載歌。七秩四齡,較潞公而尚少。五言八句,奏白傅以無慚。喜起一廷,爭傳聖作明述。謳吟六合,豈止巷舞衢歌。儀本越人,備員閩海。遙瞻膏澤,感桑梓之蒙休。逖聽徽音,慶明良之際會。恭申頌祝,再紀盛明。詰屈聱牙,難免續貂之陋。孩提學語,聊舒向日之誠。[2]
【其一】 翠華重幸日,瑞氣靄龍牙。元老頻承寵,宸章特賜嘉。
調和歸靜穆,暑雨絕咨嗟。共仰明良會,唐虞豈有加。
【其二】 一字同華袞,天香遍齒牙。光輝懸日月,矍鑠入褒嘉。
邊海安持重,經綸但咄嗟。願言崇令德,君賜看重加。
【其三】 東南形勝地,城闕似排牙。德遍久無斁,恩承新孔嘉。
秀登甲乙選,野靜癸庚嗟。遙識吾王豫,疇諮無可加。
【其四】 賡歌千古盛,巴里愧聱牙。共喜鯨波伏,難忘棠蔭嘉。
空持觀水術,不覺望洋嗟。擊壤聊同調,殊恩分外加。
〈自題渡海圖〉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其一】 一舟似芥託波瀾,水立風馳洵大觀。日月吐吞成四照,江河羞澀等微湍。
舉頭但覺星辰近,放眼從知天地寬。便欲乘帆①溯牛斗,珠光龍氣試回看②。
【其二】 真成宦海任西東,回首萍蹤一瞬中。十載含香聞三省,五年樵鶴肅雙熊。
可能文字驅潛鱷,賴有精誠貫白虹。身入畫圖期共濟,肯將華髮負初衷①。
〈臺陽八景〉七言律詩 押支韻
【其一】 戟門西上聳澄台,扶醉登臨亦壯哉。片片賈帆破浪出,騰騰陣馬御風來。
守身時懍冰淵念,拯世深慚舟楫才。但使汪洋歸大度,任他蠡測與鷗猜。
【其二】 西嶼丹霞可樂飢,海波摩盪日崦嵫。軒軒顧影誰能舉,冉冉登台或有期。
十色五光縈彷彿,宋車魯馬更離奇。分明一幅鵝溪絹,界畫雲煙李伯時。
【其三】 濤聲日夜鎮長聽,偏聚凌虛君子亭。淅瀝乍驚風折筍,噌吰疑是雨淋鈴。
近連射圃亂鳴鏑,併入春潮沸震霆。自笑巴音同布鼓,廣長舌愧吐蓮青。
【其四】 萬水朝宗盡注東,曉云初散日曈曨。漆園但覺虛生白,函谷遙驚氣盡紅。
和靄漸蒸鯤變化,華光合配月玲瓏。長春海國扶桑近,不用揮戈仰再中。
【其五】 十年作郡白盈頭,雪愛炎方為淹留。遙對玉山成二老,消歸銀海作清流。
眾峰遠列看雌伏,鳴瀑齊聲報曉籌。應是碧雞曾羽化,樊龍猶得傍瀛洲。
【其六】 鹿耳門雄萬里城,暗沙沉鐵鯨鯢驚。春風春雨波能立,潮落潮生氣未平。
駭浪周遭天設險,飛帆屈曲地中行。從來利涉憑忠信,笑指群鷗久定盟。
【其七】 湧浪聲聲似鼓鼙,將軍從此殄鯤鯢。清笳落日歸漁笛,戰壘寒煙冷釣堤。
但覺星光齊上下,不分燐火遍東西。太平歲久銷沉盡,折戟何須問水犀。
【其八】 風撼長竿捲大旗,安平渡口夕陽時。參差帆影輕鷗泛,砰湃濤聲鐵馬馳。
收網漁郎還隱隱,招人舟子故遲遲。醉翁矯首籌同濟,燈火連村盡系思。
留別松山觀察以皇恩只許住三年為韻
【其一】 憶昔長安道,同時侍玉皇。公方翔鳳閣,予謬含雞香。
公才簡帝心,捧檄來閩疆。予亦銜命出,連鑣共一方。
長溪接三山,燈火每相望。
【其二】 三山領十郡,公政惟春暄。愧予持布鼓,安敢擬雷門。
慮囚參末議,稍稍窺籬樊。左提复右挈,卵翼感殊恩。
正期侍顏色,朝命移朱幡。
【其三】 朱幡出東寧,未至民先喜。東寧本荒服,伏莽多虎兕。
吏黠營姦私,荊蓁欺蘭芷。下車公毅然,為水不如火。
期月風肅清,千里歌樂只。
【其四】 三載政大成,青草生囹圄。受代及瓜期,承乏適命予。
竭蹶步後塵,魯直公獨許。不惜屈天潢,謂予長馬齒。
告予舊政教,相勗敦古處。
【其五】 送公往朝天,公去予獨住。坐公政事堂,尺寸守公度。
寬猛本相濟,非敢妄攀附。撫公舊松桂,复思新雨露。
郵傳秉節回,雙旌喜重渡。
【其六】 村社久巡歷,風土公素諳。立馬迎前騶,呼聲樂且湛。
公治推至誠,風雨皆和甘。予惟謹受教,舉一思反三。
獨搔舊頭顱,顧影殊自慚。
【其七】 白日去鼎鼎,青鬢換華顛。政績無可紀,素餐年復年。
君恩許放歸,山足尚輕便。布衣款戟門,重申舊纏綿。
願公崇令德,報國仗大賢。
送幹靜專司馬謝病歸江右
執手意無極,欲言心轉忘。至人退即進,我法柔為剛。
存道固存拙,不卑亦不亢。波瀾生古井,蘭蕙失芬芳。
飛渡一泓海,置身千仞岡。願言崇令德,特達看圭璋。
端陽前見籬菊作花
清節秋霜世久知,東籬五月獨標奇。非關傲骨因人熱,要見炎涼總不移。
送裴總戎秩滿西渡
廿年小阮舊論交,兩載同方荷並包。鈴閣月明馴虎豹,樓船風肅靖螭蛟。
澤深海國長垂蔭,勳策雲台看錫茅。獨笑白頭偕野鶴,淹留猶復等懸匏。 [3]
參考文獻
官衔 | ||
---|---|---|
前任: 暴煜 |
漳州府知府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
繼任: 蒋允焄 |
前任: 覺羅四明 |
福建分巡台灣道 1764年上任 |
繼任: 蔣允焄 |
前任: 奇寵格 |
福建分巡台灣道 1766年上任 |
繼任: 張珽 |
前任: 孫孝瑜 |
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 1769年上任 |
繼任: 蔣允焄 |
前任: 覺羅四明 |
台灣府知府 1760年上任 |
繼任: 蔣允焄 |
前任: 何愷 |
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兼攝) 1761年上任 |
繼任: 徐德峻 |
前任: 鍾音 |
福建巡撫 乾隆三十六年任 |
繼任: 德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