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使相是一種官名。晚唐時期,為了籠絡跋扈一時的節度使,朝廷授予他們同平章事的頭銜,與宰相併稱,號為使相。五代沿用,實際上不行使宰相的權力。宋代,在親王、留守、節度使等加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者,都稱為使相,他們不參預朝政和簽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詔令上副署,這種副署多是形式性質的,真正行使了實質意義的,兩宋僅存一例,即乾德二年趙普拜相事。

目錄

由來

自中唐以後,出現「內相」、「使相」,使唐代的宰相制度發生變化。玄宗時,翰林院成立,作為皇帝直接下旨的機構,翰林院起草「內製」,「外製」由中書省起草,從此開創了文人直接參與軍國機密要事之端。由於翰林學士日益權重,又常伴皇帝左右,便侵奪了中書省之權。他們雖無宰相之名,但儼有宰相之實,時人謂之「內相」。 自唐「開元之治」至安史之亂後,唐代土地兼併日益加劇,大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藩鎮興起,逐漸形成封建割據勢力。統治階級為了緩和這種矛盾,或以宰相頭銜賜給節度使,或以朝臣加「平章事」頭銜出任節度使,皆稱「使相」。如郭子儀、李光弼相繼以平章事為節度使,謂之「使相」,而宰相之職濟於他官自此始。

釋義

詞目:使相 基本解釋 唐宋時期一種官職名。 唐代中期凡為宰相者必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故稱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官銜的節度使為使相。宋初因之,以親王﹑留守﹑節度使加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者皆謂之使相,實際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罷相後以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即其例。明代官場中用以稱以輔臣身分督師者,清代用以稱呼兼大學士的總督。

變遷

至宋代,「使相」亦非真宰相,系高級階銜。凡節度使樞密使親王、留守、檢校官兼侍中、中書令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為使相。元豐改制,易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作為文臣寄祿官最高階。使相不參預政事,但許在除拜將、相等制敕之敕尾署「使」字,享有俸祿

著名人物

公元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北庭行營節度李嗣業、襄鄧節度使魯炅、荊南節度使季廣琛、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滑濮節度許叔冀、興平節度李奐等九節度使60萬軍隊圍攻相州,討伐安慶緒。皇帝因郭子儀、李光弼都是國家的元勛,難以相互統屬,所以不設立元帥,只用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

郭子儀 郭子儀(697—781),漢族,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唐玄宗開元年間武舉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唐代宗時,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福祿壽考俱全。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國唐代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人。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年(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七月,李光弼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指揮大軍平定安史之亂。曾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起義軍。[1]

相關資料

宋史·職官志六》:「以節度使兼中書令、或侍中、或中書門下平章事,皆謂之使相,以待勛賢故老及宰相久次罷政者;隨其舊職或檢校官加節度使出判大藩,通謂之使相。元豐以新制,始改為開府儀同三司。」 《邵氏聞見錄》宋·邵伯溫 太祖遣曹彬伐江南,臨行諭曰:「功成以使相為賞。」彬平江南歸,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為使相,品位極矣,豈肯復戰耶?姑徐之,更為吾取太原。」因密賜錢五十萬,彬怏怏而退。至家,見錢布滿室,乃嘆曰:「好官亦不過多得錢耳,何必使相也!」 曹彬是北宋的開國名將。《宋史》對曹彬有很高評價:「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為宋良將第一。」 趙匡胤是行伍出身,駕馭部下自有高招。他派曹彬去征伐江南,臨行前說:「功成以後,我賞你做『使相』。」「使相」是晚唐沿襲下來的官銜。其時,朝廷為了籠絡跋扈的節度使,授予他們「同平章事」的頭銜,與宰相併稱,號為「使相」。曹彬平定江南回京,宋太祖說:「如今邊陲尚未臣服的地方還有不少,你如果做了『使相』,官位就到頂了,哪裡還肯出去打仗?還是慢慢來,再給我去攻取太原吧。」為此,趙悄悄下旨賜給曹五十萬大洋。曹彬不知情,悶悶不樂地退朝,到了家,見滿屋子都堆着賞錢,不由嘆道:「升官還不為了多得幾個錢,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做『使相』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