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和平坊
克林德碑
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時任德國駐華公使的克林德男爵於6月20日上午9時許,從東交民巷使館區乘轎子前往總理衙門交涉關於清政府要求各國外交官於24小時內離開北京的最後通牒。克林德決定不帶四名德國衛兵,只帶兩名沒有武裝的馬伕隨行。據克林德翻譯柯達士說,當天他看到克林德腰上沒有掛平常帶的左輪槍,也就沒有帶槍。行至東單北大街西總布胡同西口處,被巡邏至此的清軍神機營隊長恩海開槍擊斃。恩海等人分取克林德的銀表、戒指、手槍等物而去。恩海說的手槍後來下落不明。
後來日本偵探在當鋪發現克林德的銀表,據此查出克林德之死為恩海所為,將其抓捕。審訊中恩海表現鎮定,承認殺人,並表示系上司指示遇外國人即殺,不是自己酒後行徑,更表示願求早死。恩海次日便被移交德方,更吐露為端親王指示殺克林德,有提拔和賞銀等。後於農曆十一月初十(12月31日)在東單牌樓克林德身亡之處鬧市被處斬。
克林德公使被殺違反了國際法(如清廷熟悉的《萬國公法》)中「外交人員人身不可受侵犯」的原則。1901年1月16日清政府和西方各國簽訂的《辛丑條約》第一款規定清朝要派遣親王赴德國就克林德被殺一事向德國皇帝道歉,並要求在克林德被殺地點建一座紀念碑。克林德紀念碑於1901年6月25日開工建造,1903年1月8日竣工,位於西總布胡同西口的克林德斃命之處,橫跨在東單北大街上。在落成典禮上,醇親王載灃代表清朝前往碑下致祭。在克林德牌坊的三塊坊心石上分別鐫刻着用德語、拉丁語、漢語3種文字書寫的以光緒皇帝名義下達的對克林德之死表示惋惜道歉內容的諭旨。牌坊之所以叫「碑」,是因為牌坊上掛有一額,上書「克林德碑」(橫者為匾,豎者為額)。
坊上漢字為:「德國使臣克林德,駐華以來,辦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緒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亂,該使臣於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特於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蓋表朕旌善惡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懲前毖後,無忘朕命。」
公理戰勝坊
中國將克林德碑視為國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由於參加協約國集團對同盟國作戰而成為戰勝國,而德國則成為戰敗國,北洋政府下令於1918年11月13日拆毀了克林德牌坊。
1919年,法國駐北京外交代表會同中國方面,以戰勝國的身份命令德國人將堆放在東單北大街的克林德紀念碑散件運至中央公園(現中山公園),重新組裝豎立,並將原有文字全部除掉,另外鐫刻了「公理戰勝」四字,以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紀念。這四個字由錢能訓題寫。從此這座牌坊被稱作「公理戰勝坊」。由於在拆毀牌坊的過程中,部分構件損壞遺失,所以重建後的牌坊只有四柱三間三樓[2]。
保衛和平坊
1952年10月2日,在北京召開了「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會議期間確定要將「公理戰勝牌坊」改為「保衛和平坊」。「保衛和平」四字由郭沫若題寫。這就是現在的保衛和平坊。
視頻
保衛和平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山公園保衛和平石坊,原為克林德碑,背後是一段清朝積弱難返的歷史 ,搜狐,2020-04-17
- ↑ 從「克林德碑」到「保衛和平」——一座牌坊的前世今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