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
儒生,是连续出版的思想文化类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北京高校的青年学者主编,秉持儒家立场,坚持民间性、思想性、公益性,以弘扬 儒学、提携后学为目标,旨在推动中国学术繁荣、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
儒生 | |
---|---|
目录
基本信息
学术指导
蒋庆(阳明精舍山长)
陈明(《原道》主编)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余东海(民间儒者)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图书介绍
《儒生》主要刊载中国大陆儒家的学术研究论文、思想文化评论以及社会活动方面的信息。《儒生》秉持公益性、独立性、民间性,既是儒门同道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各界认识当代儒生的窗口。儒家立场,儒学理念,儒教事业,是本书的宗旨。凡关切中国及人类命运的思想探索者、社会实践者、儒学服膺者,通过阅读本书应该会有所启发并有所益助。
书名题签
柯小刚(同济大学教授)
主编简介
任重,男,西历1972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曾用名耿硎,网名"读书吹剑"。2004-2007年,参与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并任总版主,同时任《原道》辑刊编委。2006年,参与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并曾任总版主。同年,创办电子刊物《儒家邮报》并任执行主编。2008年,创办儒家网和《儒生》并任主编。2012年,主编"儒生文丛"。
目录=
■甲编:"儒生重现之文化、历史意义"专题
儒生要为民族和人类带来深层希望(张祥龙)
儒生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梁治平)
儒学还是要沿着康有为开创的道路前进(彭永捷)
儒家与中国的未来(康晓光)
儒学的复兴需要儒生树立新的人格典范(高超群)
儒生要从被动变为主动(唐文明)
儒生之德行、公共性和实践性(任锋)
儒生要有忧患意识与紧迫感(温厉)
儒学的要义或精髓在"礼乐刑政"(林桂榛)
培养实践主体,构建儒家式社会秩序(姚中秋)
儒生对当下的问题要有准确的把握(陈明)
儒生归来(蒋庆)
儒生,一个有真诚信仰的群体正在形成(刘明)
■乙编:思想
人道政为大(余樟法)
宋代的社会自治(吴钩)
对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护必须怀抱敬意与责任(张新民)
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特征与教化中的诸问题(张晚林)
儒家与基督教在乡村建设理论方面的角逐(刘伟)
■丙编:谏议
对当今中国"乡村建设"的基本意见(蒋庆)
境外宗教渗透状况调查及其解决的方法(赵宗来)
国民教育危机及其对治之道(周北辰)
中学文理分科应该停止(郭齐勇)
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建言(柯小刚)
成立孔子学堂,复兴传统文化(陈赟)
住房制度改革大纲(齐义虎)
关于财产公示制度的思考和建议(余樟法)
文天祥祠、财富榜与国家荣誉制度(杜吹剑)
■丁编:读书
秋风《华夏治理秩序史》读后(梁治平)
"隐权力"何以能抗衡正式权力(潘启雯)
儒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陈乔见)
"儒生"归来:一个文化与政治视角的审查(陈彦军)
玉在匣中(格筠)
■戊编:当代儒家
陈明:儒学、儒家、儒教(陈彦军)
道在深山,学在民间(范必萱)
邸继文与经典诵读(孙莱芙)
■己编:青年儒林
我对儒学的认识(朱蔚筠)
贴近圣贤的温暖(魏泽高)
修行者之歌(马肖克)
说忠孝(黄燕强)
我的社团(胡海忠)
儒社的道路(汪子懿)
《史记﹒荀卿列传》与荀子生卒年考辨(肖俏波)
■庚编:感思
"继续启蒙"和"反思启蒙"的平衡(陈来)
君子成人之美(胡晓明)
无母何恃?(盛洪)
■辛编:儒教
印尼孔教二十八天行记之序言(陈勇)
壬辰秋曲阜之行纪略(米湾)
■壬编:诗文
落花的河回(阿莨)
鉴湖月色(范必萱)
阳明精舍对联(蒋庆)
感赋四首(胡治洪)
"儒家中国"网站随想(余樟法)
附录:中国大陆儒门大事记(孔子2563年暨公元2012年)
■跋
自《儒生》创办之日起,编者便开始思考本书的学术和社会定位。第一卷、第二卷的相继出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亦得到儒门同道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以及许多珠玉良言。今日,对儒家学理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相关学术刊物和专著亦纷纷面世,但仍未能走出书斋、走向生活,于社会建设而言,影响甚微,建树不丰,实际成就乏善可陈。基于此种现状,若要复兴儒学,则必须打通学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使二者彼此交流、活泼互动,唯此方能促使儒家重新焕发活力。故从本卷起,编者即有意识地进行此方面的努力,着意于当代儒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赤诚谏议,或亲躬参与,或正心修行,既向读者全方位展现当代儒家风貌,亦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儒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尽管从事儒家弘道事业多年,从主持儒学联合论坛到创办《儒家邮报》,再至创办"儒家中国"网站、《儒生》并主编"儒生文丛",这诸多事业均进行于繁忙的公务之余,如本卷的栏目设置及文章择选,亦是编者在每天上下班挤坐地铁途中思考完成的。虽说如此,并不敢容心潦草,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然,每天置身于拥挤喧闹、行色匆匆的人群中,也使自己的思考更活泼、更贴近现实和大众。
本卷终得付梓,并计划实施向高校国学类社团以及民间儒家社团赠书项目,以扩大受众、传播儒道、丰富社会的精神资粮,为文化重建尽一己之力。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很多未曾谋面、不留姓名的网友,他们与编者一样,一心向道,胸怀家国天下,不局限于一己之得失。正是他们的慷慨解囊、无私相助,促成了这些美业。同时,也感谢互联网,感谢网站论坛,感谢微博,它们不但为编者提供了与各地儒友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便利途径,也为编者拓展了筹募出版资助和赠阅图书项目经费更为广泛的渠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希望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让我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