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零食”(小猪她爸)
作品欣赏
儿时“零食”
原本想套用汪曾祺先生《四方食事》的标题,写篇“儿时食事”。觉得拗口,改成“儿时吃事”,刚落笔即删除,读起来有点恶心。最后还是用了零食二字,加了引号,因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活跃于七十年代的童年里,是没有零食的。
许多年以后,我们才知道零食是个什么东西。虾条、薯片、鱿鱼酥、蔬菜圈、牛肉干、牛肉脯、猪肉粒、鱼片、果冻……在当时,这些都与我们无关。孙子们会说,那你们的童年太磕碜了。也未必那么磕碜,我们有手有脚有脑子,自己寻找,自主开发,总能找到许多饭食以外的小吃,津津有味,唇齿生香。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小屁孩不懂《黄帝内经》怎么说,但知道春天来了,冰河解冻,残雪消融,城里不会有狗熊撒欢,而我们是时候街头野跑了。玩累了,嘴馋了,口袋却空空如也,三三两两朝煤场走去。
煤场是那个岁月北方特有的商业业态,向居民出售煤炭和烧柴。堆放的劈柴是我们的目标,在七长八短的树干中寻找榆树皮。很快就有了收获,我们找到一大块榆树树干。去掉外表的粗皮,取出里层的嫩皮,撕一条放入口中,微甜,黏黏的,很有嚼头。嘴里嚼着榆树皮,继续玩耍,鼓起的腮帮子像是嚼槟榔,又像如今大人孩子们嚼口香糖,就是吹不出泡来。
据《本草纲目》记载,榆树皮可以入药,味甘、性寒,无毒,具有利水通淋、安神健脾、化痰止渴的功效。看来这个榆树皮,还真是个好东西,怪不得我们小时候都比较皮实、抗造,盖因养生得法,百毒不侵。
嚼着榆树皮,不知不觉中,油菜花开了。我们这座城市中,不会像婺源那里,有大片的油菜花盛开。空闲之地,种点油菜,春来花开,星星点点。嫩黄的花儿,招了嗡嗡的蜜蜂,看得我们口水直流。没写错,的确是流口水,在我们看来,飞舞花间的蜜蜂,就是一个个飞着的蜜罐。从作业本上撕一张纸,三折两叠成“指夹”,套在拇指和食指上,一开一合,一只悬停在花蕊上的蜜蜂就落手里了。用口水润湿衣角,将蜜蜂尾部一触,毒刺留在衣角上。失去毒刺的蜜蜂,也就丧失了生命,我们吃到一滴晶莹的蜜,只有小米粒大小。
这样的故事,原本不该写出来,也上不了台面。搁在当下,甭说“千夫所指”,单是小朋友们都会批得我们体无完肤。但是,我们小时候真的缺糖,缺甜食,缺零食,自找的那一滴蜜,说心里话,真甜,没齿难忘。要啥没啥的年代,我们除了渴望甜,还追求酸:那种细腰大肚的大蚂蚁,腹中是酸的。我也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理不屈,但词穷。我愿意买二斤白砂糖,喂食蜜蜂和蚂蚁,以弥补童年不更事的过错。
说到酸,有一种“零食”,也是我们的最爱:大山楂丸。这是中药丸,家长从单位卫生所开的药。那时,都是公费医疗,在不花白不花的心态下,谁家都会占便宜,开点大山楂丸。这些药很随意地放在抽屉里,不知是哪位“先知先觉”的小伙伴,发现了可以当糖果吃,我们就一粒一粒拿着吃。讲真,大山楂丸挺好吃,色泽乌黑,酸甜适口。唯一的毛病,就是越吃越饿。当时不明就里,后来才知道大山楂丸具有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食积、肉积。这便尴尬不已,粗茶淡饭的日子里,何来食积,谈何肉积?
油菜花谢,槐花盛开。晚饭后,三俩小伙伴,踩着树瘤爬到树上,一人守着一个粗大的树枝,一把一把地撸下半开的槐花,再一把一把地塞进嘴里,很独特的甜,用大连话说“希甜希甜”的。夜色渐深,溜回家中,洗洗睡下,梦都是甜的。
当槐花像冬天里的雪落满街道时,天气逐渐炎热,“洗海澡”便成了常态,也就是去海边游泳消夏。一个猛子扎到海里,一通畅游,上得岸来,人一下子就清清爽爽了。如今,到了这个关口,成年人自是鸡脖烤肉啤酒,大吃一顿,孩子们吃着大包小包的零食。我们那时没这些,想打打牙祭,得自己动手。被海浪打得脱离根基的海带,像一条琥珀色的纱巾,漂浮海面,随波逐流。别光看着,赶紧捞出来吃呀。一指多宽、一米多长的海带最是鲜嫩,取其根部肉质略厚一段,放到嘴里,黏黏的,鲜鲜的,正宗大海的味道。如果遇到退潮,找段铁丝,握成个简易齿耙。沿着滩涂寻找,见到一踩直冒水的沙眼,赶紧向下刨挖,很快会挖得一窝蚬子。在海水里涮去外表的黑泥,一手一只蚬子,对着一敲,蚬子皮破,连忙凑上嘴吃蚬肉、啜汁水,味道极其鲜美。生活中有些人,分不清鲜与咸,去海边吃一回生蚬子,就知道啥是鲜味了。
除了挖蚬子,还可以捡礁石上的“啵螺”。圆形的,我们叫偏腚“啵螺”,长尖形的,叫“螺丝”,黑龙江那边叫“海瓜子”,比较形象。“啵螺”不能生吃,需要凉水下锅,煮熟了吃。
等到秋风一起,我们不能去“洗海澡”了,也捡不了“啵螺”。这时,一些勤快的大嫂大妈会去赶海,把煮熟的“啵螺”端到街头叫卖,五分钱一小酒盅,买一毛钱的话,赠送一盅。偏腚“啵螺”,用大头针挑出肉来吃,有耐心的,把一个个螺肉串起来,一口吃下,肉美汁鲜;尖尖的“螺丝”,牙口好的直接用牙掰断尾尖,因为太硬,大多是用钥匙板上的小圆眼掰断尖角,嘬着吃。这是我们秋冬季,最常吃的零食,针尖挑着螺肉,或者一嘬一吸,鲜溜溜地冬去春又来。
邻居高大妈没有工资收入,靠卖“啵螺”赚俩小钱贴补家用。赶海是件苦差事,寒冬之时,海边的风硬得像刀子,呼啦啦地割着脸。穿着长筒水鞋,趟着冰凉刺骨的海水,弯腰从礁石缝隙中捡拾一个个“啵螺”,一个潮汐之间,也就捡那么一小盆。回家后,洗净煮熟,端到街头。卖“啵螺”时,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防止民兵来了,连锅端掉。那时没有城管,民兵管这事,也不是因为占道经营,而是认定这种行为属于投机倒把,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墙角被挖了,但大厦没倒,我们义无反顾地迈入新时代。如今街头见不到卖“啵螺”的了,孩子们也不把“啵螺”当零食,“啵螺”反倒金贵起来了,一斤要好几十元呢。
秋风扫落银杏金黄的树叶,白果就成了我们应季的“零食”。初秋时节,一柄柄扇形树叶之间,挂满圆圆的白果。这个时候,白果还没熟透,不会自行掉落,银杏树又高又大,我们无法爬上。于是,找来砖头石块,瞄着白果多的地方轰击,二十多粒白果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找来干树枝,点一把火,开始烧白果。不一会,火烧火燎的白果发出“噼啪”的爆裂声,当火堆中,没了爆裂声,白果也就差不多熟了。掰开果壳,绿莹莹的果肉,放到嘴里,糯糯的,一股清香。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话一点不假。树上白果累累,土里还有一墩墩的“鬼子姜”,等着我们采挖。山坡下,或是庭院周边,一小片高高的、顶着黄花的植物,就是“鬼子姜”。夏天时,花儿盛开,椭圆细长的花瓣,像一个微小的向日葵,成片开放,密密实实,金黄灿烂。待一个个小“向日葵”凋谢时,土里深埋着又一个“零食”。握住“鬼子姜”的茎秆,用力向上提,连根拔出一大墩“鬼子姜”,深紫色,核桃大小的块茎,一个挨着一个,挤成一堆。用水洗洗直接就吃,脆爽中泛着一丝淡淡的甜。“鬼子姜”学名菊芋,也有地方叫洋姜,据说块茎中的菊糖含量很高,可以用来制作糖果、糕点等。瞧见没,小时候把“鬼子姜”当“零食”,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秋愈发深了,我们知道,冬天里不再有可以作“零食”的美味。不满足在银杏树、“鬼子姜”下瞎折腾,把目光瞄向坐落海边的莲花山。莲花山不是什么大山,只能算作山丘,不像南方的大山,野果多多。但山上有红红的酸枣,还有飞来蹦去的蚂蚱,这就足够美好的了。
山不高,林不密,低矮的山枣树一览无遗呈现眼前。红彤彤的酸枣挂在枝头,忙不迭伸手去摘,被尖尖的刺刺得“哎吆”一声。山风吹来,似乎听到酸枣树不屑地说,小样吧,知道厉害了?旁边来了一位大叔,把一块布放到酸枣树下,不慌不忙用一个棍子敲打着树,酸枣纷纷落下。实在是高,揍得酸枣树屁都不敢放。差不多了,大叔把布拢了拢,指着一小堆酸枣说:“傻小子们,吃酸枣吧。”抓起一把酸枣,放一颗入口,酸酸的,直抵后脑勺。
“快看,好多蚂蚱在蹦。”循着小伙伴的喊声看去,微黄的草地上,褐色的蚂蚱蹦来蹦去,偶尔展开翅膀,努力一飞,却飞不多高多远。我们没什么网具,只能用手捂,用衣服扑打。捕着的蚂蚱用草茎穿成串,回家后烤着吃,焦黄灿然,肉质松软,味美如虾。
记得去云南旅游时,导游介绍过“云南十八怪”,其中有“三个蚂蚱一盘菜”之说。后来听说,“油炸蚂蚱”是天津独有的风味小吃,甚至流行着一句歇后语:“烙饼卷油炸蚂蚱——夹(家)着吃去吧。”看来,我们当年的“零食”还是蛮有诱惑力的,可以佐餐,可以下酒,还可以回忆小时候。
人到了一定年纪,总乐意回忆往事。我以为,回忆往事未必是因为恋旧,记忆中有许多东西很特别,值得咀嚼回味。一如小时候这些食事,越嚼越有嚼头,越品越有味道。
作者简介
小猪她爸,退休公务员,喜欢文字写作。
参考资料
- ↑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