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蝗蟲( locust ),是蝗科,直翅目昆蟲。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其俗稱基本上有蚱蜢、短角蚱蜢、草蜢、螞蚱等數種。
因為蝗蟲和螽斯[1]的外型相近,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士對此兩種昆蟲常有各種相異的俗稱,例如「把蝗蟲稱為蚱蜢,把螽斯稱為草蜢」,或是「把蝗蟲稱為短角蚱蜢,把螽斯稱為長角蚱蜢」,以及「把散居的蝗蟲稱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蟲才稱為蝗蟲或飛蝗」等等。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蟲[2]。
形體特徵
後腿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為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後翅為半透明。一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一些種類如菱蝗已喪失飛行能力。
體色有綠色和褐色,與種類無關;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
蝗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白茅、垂盆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一些蝗蟲種類是雜食性,也吃昆蟲屍體,甚至連同類的屍體都吃。
一些種類的雄蟲會發出聲音吸引雌蟲,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發音結構不同[3]。
與螽斯、蟋蟀的不同
蝗蟲身體細長,觸角短。
蝗蟲的耳朵不在前足,在胸部和腹部之間。
蝗蟲的雌蟲的尾部有產卵管,不過不太突出。
蝗蟲大部分的種類,雌蟲的身體比雄蟲大。
蝗蟲——直翅目,蝗總科。
蟈蟈——直翅目,螽斯科。
蟋蟀——直翅目,蟋蟀科。
蝗災
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大陸沙漠地帶分布的蝗蟲,有時候大量發生,形成大集團,使其路過的農作物受到毀滅性的傷害;而且一旦食物耗盡,在蝗蟲的集團內也會發生同類相殘的情況。不過,近年來農藥大量的使用使得蝗害的發生頻率降低了[4]。
古代記載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5]:「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自宋朝以後,對蝗災有了較科學化的認知,並總結一些滅蝗的方法,如: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濕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徐光啟撰有《除蝗疏》,疏中根據歷史上從春秋至元朝記載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災分析,得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故為害最廣」的結論。王鼎鈞在回憶錄提到抗戰期間仍不時有蝗災,最大蝗蟲稱為蟲王,據說體型大如雞,當時滅蝗的方式仍是千年來相沿的捕擊法、火燒法。
視頻
蝗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微講堂】「螽斯」怎麼讀?美女主持告訴你! ,搜狐,2016-12-06
- ↑ 好玩的冷知識:蝗蟲、蚱蜢、蟈蟈,有什麼區別?(轉載),新民周刊,2015-07-22
- ↑ 科普 | 蟋蟀 ,搜狐,2019-06-20
- ↑ 古代動不動就「鬧蝗災」,為何現在幾乎都沒有蝗災了?原因很簡單 ,搜狐,2019-01-03
- ↑ 宋 陸佃埤雅,國學大師, 20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