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克尔凯郭尔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年—1855年),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1] 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后继承巨额遗产,终身隐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费出版。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2]

目录

生平

索伦生于哥本哈根一个富裕家庭,在众兄弟姊妹中最年幼。他的父亲早年是一个乡下农民,后来白手兴家成为城中暴发户,并与富豪之女结婚,跻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会。后来其妻去世,索伦之父娶家中女佣为妻,并在老年得幼子索伦

索伦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所有丹麦人一出生就自动成为路德会信徒),本身所受正式教育不多,但勤于自学。他性格忧郁,且深信自己因早年不虔敬的行为而受到上帝的咒诅(索伦大部分兄长、姊姊活不过三十四岁──那接近耶稣被钉十架的年龄),对索伦管教──特别是宗教教育──非常严厉。索伦深受父亲影响。另一方面,索伦自少生活富裕,但体弱多病,且与兄长们的相处不融洽。种种因素造成索伦忧郁的性格。

1830年,索伦离家求学。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

1841年,完成哲学博士学位。索伦就像德国哲学家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一样,他会严厉批评他的学制。索伦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习神学,但他全身心投入改为文学和哲学。

在大学读书时,索伦探索了流浪的犹太人唐·胡安(尤其是浮士德)的文学人物,为自己的生活寻找存在的典范。

致力于反思神学

后来他成为活跃的作家,以不同笔名出版多部文学、哲学作品。他一生大力反对当时得令的黑格尔哲学,并致力于反思神学。

1838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不甘心既要为他的父亲而信仰基督教; 一方面,他似乎常常背离父亲的信仰而几乎同时朝著父亲的信仰前进。另一方面,他经常强调转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认为成为基督徒是一生的任务。

因此,他决定发表Sygdommen tildøden(1849;以化名使疾病致死),以免有人认为他实现了在那里提出的理想;同样,他其他作品的化名作者经常否认他们拥有所谈论的信仰。虽然他一生写的最后一年,“我不敢称自己是基督徒,”整个一生中他试图从文化囚禁拯救它的捍卫,作为一个基督教的人。

索伦在他的期刊中称“ 疾病至死是对基督教世界的攻击”。与此类似,Indøvelsei Christendom(1850;基督教培训)宣布有必要“再次将基督教引入基督教世界”。这一主题变得越来越明确。只要Mynster索伦小时候的家庭牧师)还活著,索伦就不会受到人身攻击。但是在迈斯特(Mynster)的葬礼上,继承丹麦教会领袖的马滕森(Martensen)赞扬他的前任是“对真理的见证”,将他与信仰的烈士联系在一起。

1854年12月,索伦不再保持沉默。他开始发表数十篇简短而尖刻的文章,坚持认为在丹麦基督教徒时代是假的,并明确指出Mynster和Martensen负责减少宗教信仰 。

索伦的著作总体上都集中在宗教舞台上,索伦过世后在他的桌子上发现了最后一批作品。具有可信度 根据他自己的回顾性判断,整个语料库最终都与宗教生活有关。

1855年10月,他在大街上昏倒后,于哥本哈根一家医院逝世,临终时不肯接受丹麦国家教会的圣餐,也不肯让教会参与其丧礼。

索伦雷金

索伦雷金·奥尔森(Regine Olsen)他们在1837年相识,当时雷金(Regine)只有15岁,并于1840年订婚。不到一年后,他还给了雷金(Regine)戒指。

他在遗嘱中说,他将订婚视为婚姻具有约束力,于是将他所有的财产留给了雷金(Regine),但她不接受这些财产,因为她早在索伦去世之前就已经结婚了。

著作

恩滕·埃勒:et livs-fragment(1843年 Either / Or:A Fragment of Life) 。

Gjentagelsen(1843年;重复)。

弗赖格特·巴文(Frygt og baeven,1843年)。

《恐惧与颤抖》[3]

《哲学杀手》

(Philosophiske smuler,1844年;哲学碎片)。

Begrebet angest(1844;焦虑的概念)。

《斯塔迪尔·帕·利弗特斯》(1845年;生命阶段)。

Afsluttende uvidenskabelig efterskrift(1846年;结论不科学的后记)。

《Kjerlighedens gjerninger》(1847年;爱的作品)

独特的世界观

然而,即使在承认他已经写过这些作品之后,索伦仍然坚持认为它们仍应归功于他们的笔名作者。笔名最好通过与小说中的人物类比来理解,小说是由实际作者创作的,以体现独特的世界观。留给读者来决定每一个要做什么。

索伦的某些著作扩展了对第一文学的分析。例如,到死亡的疾病的两半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分别理解为令人讨厌的宗教A和B。但是有几本著作,最著名的是Kjerlighedens gjerninger(1847;爱的作品)。

索伦(Kierkegaard)影响的20世纪神学超越了形而上的肯定和道德指导的任务,而对自满的虔诚进行了批判。在存在主义哲学,这往往是不太公然神学,有时完全是世俗的,这种批判的元素被保留,而是针对那些不人类生存的任务引起足够的重视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形式。

尼采(1844–1900)抱怨他的世俗世代对上帝的死没有足够认真地对待,就像索伦抱怨他的基督教同时代人对上帝的死没有足够认真地对待一样。同样,德国的存在现象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描述了人们如何通过思考和做“他们”的思考和做事,使生活对自己来说太过轻松。和让-保罗·萨特(1905至1980年),在法国存在主义无神论的主要代表,以更加高度的自己比事实值得想提请注意,使人们在自我欺骗“恶意”放纵的方式。

反文化基督教的先知

索伦自认是反文化基督教的先知,他极其厌恶黑格尔的思想,认为黑格尔把圣经和先知的正宗基督教,扭曲为文化性的基督教。这种文化基督教在他来看根本不是正宗的基督教。在他晚期的著作《讨伐基督教国度》中论到,这种每个人都是“基督徒”的社会,真正的基督教显然已经消失了。

索伦的信心的跳跃是谈到当人面临抉择的时候会引发焦虑,而这种决定是一种跳跃的动作,它无法用逻辑方法来推演。齐克果认为人的堕落也是一种非理性的跳跃。然而另有一种跳跃,就是信仰的飞跃,同样不能从处境中推演出来。当人面临致死的疾病或是无法克服的焦虑,信仰却能帮助人克服。

索伦的理论中,信仰的三个阶段,不是时间上的阶段,而是包含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这三阶段彼此间相互联系,无法清楚分开,例如在最后的宗教阶段里,仍不免存在伦理思想和美感。尤其是他认为伦理宗教是具有主观性的,是源于他独特的审美观,而美感却不能用逻辑来推理。而上帝是所有行为与思想的终极前提,因此更无法用推理与逻辑证明上帝的存在。

索伦很值得一提的事。美学阶段的特征是与人的生存扭在一起,他在这里所谈到的美学是一种衡量的标准。标准是按照每个人和每件事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美学,也就是圣经中描述犹太人对于好的事情或正确的事情,就称这事为善、为美的“美”,这就是属于美学的阶段。因此他曾批评罗马教宗曾醉心于异教风俗与道德败坏的希腊罗马艺术。

视频

Søren Kierkegaard | The Knight of Faith | Philosophy Core Concept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