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长臂猿
克氏长臂猿 |
中文学名: 克氏长臂猿 |
克氏长臂猿(学名:Hylobates klossii):雄性体重约5.6千克,雄性重约5.9千克:头体长440-635毫米。体毛黑色,密实,有光泽。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较大的音囊。
栖于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活动于半落叶季雨林和热带常绿森林的树冠上部。主要是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无花果,占全部饮食的72%。也吃各类其他食物,包括叶、花、昆虫、鸟蛋,小型脊椎动物,占比25%。听觉和嗅觉灵敏,性胆怯,怕冷。四季均可繁殖,年产1胎,怀孕期为7-8个月,每胎产1仔。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苏门答腊西部、西比路岛、明打威群岛的北巴盖岛和南巴盖岛。属于CITES附录Ⅰ。
[1]
目录
形态特征
克氏长臂猿雌性比雄性略大,雄性体重约5.6千克,雄性重约5.9千克:头体长440-635毫米。体毛黑色,密实,有光泽。有臀垫。像其他长臂猿一样,具有极长的手臂和手指。在树间游动摆荡时靠此给予相适应的助手。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较大的音囊,善鸣叫。
栖息环境
主要栖于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活动于半落叶季雨林和热带常绿森林的树冠上部。
生活习性
集群
一般由家族聚小群,其中有一只成年雄猿和一只成年雌猿,其余是半成年和幼小的长臂猿,由成年雄猿担任首领。长臂猿成熟期比较长,家庭关系不仅稳定,而且和谐友善,家族中的成员之间一般都很和睦,互相爱护,共同防卫。
习性
习性与各长臂猿相似,过着雌雄配偶式的家庭生活,具有领域性,每个群体的领域范围大约为20至35公顷,但在一天之中仅在10公顷的范围内觅食。白天通常在森林至少10米高的树上用两臂攀抓树枝摆动、腾跃,前后肢并用,速快如飞,离开两树之间的瞬间,仿佛是在空中飞越。由于这种运动的高度特征,经常转换胸臂方向,长期的进化适应,使肩部两侧变平,而不像猴类那样较为宽阔,肘部较长,臂肘可以全方位旋转360度,既可以左右前进,又能够急进急退,双足只起到辅助蹬踏的作用。可以在地面很短的距离二足移动。每天平均移动的距离1514米,听觉和嗅觉灵敏,性胆怯,怕冷。是树栖物种,晚上在树上睡觉。活跃性最多每天10小时。
家族成员之间的触觉交流很重要,触觉交流涉及梳理毛发、交配、玩、有时也具侵略的举动。除了声音和触觉沟通的形式,这些动物也采用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与同种沟通。
鸣叫
克氏长臂猿是众所周知的鸣叫声宏亮的猿类,它们用叫声沟通。雌性往往有一个缓慢的上升和下降,并由颤音中断,是最有特色的呼叫。雄性的呼叫声夹在雌兽的声音之中,由呻吟并逐渐升高。黎明前2小时会进行10分钟的独奏鸣唱。通常情况下,在繁殖期会形成二重唱,一般在天亮后2-3小时,雌性会持续约15分钟。偶尔,年轻的克氏长臂猿会加入父母的二重唱。据推测,该二重奏是恐吓邻居,保卫自己的领土或作为一种维持社会组织的手段。有研究表明,雄性和雌性可以通过其呼叫彼此被识别,每个动物都有其独特的声音。
鸣叫是群体成员的主要联络方式,每天清晨,雄兽和雌兽合唱般地啼呜,或抑扬顿挫,或悲凄低回,或发出间隔的类似于吹水泡的声音,雄兽并且在叫声结束时,附加上一段尾音。
食性
克氏长臂猿消耗大量的水果。像其他长臂猿一样,这些动物主要是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无花果,占全部饮食的75%。也吃各类其他食物,包括叶、花、昆虫、鸟蛋,小型脊椎动物,占比25%。在野外,已观察到克氏长臂猿花费大量时间寻找节肢动物喂养小猿。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克氏长臂猿一对夫妻一生中能生育5-6胎,每胎间隔时间是2-3年。雄性睾丸的阴囊短,被稀疏的毛发覆盖。雌性大阴唇突出,使得难以在野外从外貌辨别和区分性别。没有严格的繁殖季节。雌兽怀孕期约为7-8个月,交配受孕后依然同群体一起活动,3-4个月后腹部微有隆起,随着胎儿增长,腹部逐渐增大,日常行动也变得更谨慎小心,但直至分娩依然随同群体在一起。分娩一般在秋季和初冬,每胎仅产一仔,初生的幼仔体色呈淡黄色,体重为110-170克,4-5月龄后逐渐变成黑色或棕黑色。断奶期最高24个月,在家族群中生活到6岁,期间亚成体会参与照顾幼小的弟弟妹妹,接近性成熟时才慢慢脱离群体,独立生活,通常父母督促年轻的克氏长臂猿进入新的领域,并威胁那些占领新的领域的青少年进入原有的家族领地。 6-7岁时性成熟,寻觅配偶。寿命为25年左右。人工饲养可达44年。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由于大规模的砍伐,它们的栖息地正在迅速减少。由于伐木和农业需求,长臂猿物种栖息地的丧失是主要威胁。
保护级别
參考來源
- ↑ 克氏长臂猿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