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長臂猿
克氏長臂猿 |
中文學名: 克氏長臂猿 |
克氏長臂猿(學名:Hylobates klossii):雄性體重約5.6千克,雄性重約5.9千克:頭體長440-635毫米。體毛黑色,密實,有光澤。腿短,手掌比腳掌長,手指關節長;身體纖細,肩寬而臀部窄;有較長的犬齒。臀部有胼胝,無尾和頰囊。喉部有較大的音囊。
棲於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活動於半落葉季雨林和熱帶常綠森林的樹冠上部。主要是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無花果,占全部飲食的72%。也吃各類其他食物,包括葉、花、昆蟲、鳥蛋,小型脊椎動物,占比25%。聽覺和嗅覺靈敏,性膽怯,怕冷。四季均可繁殖,年產1胎,懷孕期為7-8個月,每胎產1仔。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和蘇門答臘西部、西比路島、明打威群島的北巴蓋島和南巴蓋島。屬於CITES附錄Ⅰ。
[1]
目錄
形態特徵
克氏長臂猿雌性比雄性略大,雄性體重約5.6千克,雄性重約5.9千克:頭體長440-635毫米。體毛黑色,密實,有光澤。有臀墊。像其他長臂猿一樣,具有極長的手臂和手指。在樹間遊動擺盪時靠此給予相適應的助手。腿短,手掌比腳掌長,手指關節長;身體纖細,肩寬而臀部窄;有較長的犬齒。臀部有胼胝,無尾和頰囊。喉部有較大的音囊,善鳴叫。
棲息環境
主要棲於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活動於半落葉季雨林和熱帶常綠森林的樹冠上部。
生活習性
集群
一般由家族聚小群,其中有一隻成年雄猿和一隻成年雌猿,其餘是半成年和幼小的長臂猿,由成年雄猿擔任首領。長臂猿成熟期比較長,家庭關係不僅穩定,而且和諧友善,家族中的成員之間一般都很和睦,互相愛護,共同防衛。
習性
習性與各長臂猿相似,過着雌雄配偶式的家庭生活,具有領域性,每個群體的領域範圍大約為20至35公頃,但在一天之中僅在10公頃的範圍內覓食。白天通常在森林至少10米高的樹上用兩臂攀抓樹枝擺動、騰躍,前後肢並用,速快如飛,離開兩樹之間的瞬間,仿佛是在空中飛越。由於這種運動的高度特徵,經常轉換胸臂方向,長期的進化適應,使肩部兩側變平,而不像猴類那樣較為寬闊,肘部較長,臂肘可以全方位旋轉360度,既可以左右前進,又能夠急進急退,雙足只起到輔助蹬踏的作用。可以在地面很短的距離二足移動。每天平均移動的距離1514米,聽覺和嗅覺靈敏,性膽怯,怕冷。是樹棲物種,晚上在樹上睡覺。活躍性最多每天10小時。
家族成員之間的觸覺交流很重要,觸覺交流涉及梳理毛髮、交配、玩、有時也具侵略的舉動。除了聲音和觸覺溝通的形式,這些動物也採用面部表情、手勢和身體姿勢與同種溝通。
鳴叫
克氏長臂猿是眾所周知的鳴叫聲宏亮的猿類,它們用叫聲溝通。雌性往往有一個緩慢的上升和下降,並由顫音中斷,是最有特色的呼叫。雄性的呼叫聲夾在雌獸的聲音之中,由呻吟並逐漸升高。黎明前2小時會進行10分鐘的獨奏鳴唱。通常情況下,在繁殖期會形成二重唱,一般在天亮後2-3小時,雌性會持續約15分鐘。偶爾,年輕的克氏長臂猿會加入父母的二重唱。據推測,該二重奏是恐嚇鄰居,保衛自己的領土或作為一種維持社會組織的手段。有研究表明,雄性和雌性可以通過其呼叫彼此被識別,每個動物都有其獨特的聲音。
鳴叫是群體成員的主要聯絡方式,每天清晨,雄獸和雌獸合唱般地啼嗚,或抑揚頓挫,或悲悽低回,或發出間隔的類似於吹水泡的聲音,雄獸並且在叫聲結束時,附加上一段尾音。
食性
克氏長臂猿消耗大量的水果。像其他長臂猿一樣,這些動物主要是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無花果,占全部飲食的75%。也吃各類其他食物,包括葉、花、昆蟲、鳥蛋,小型脊椎動物,占比25%。在野外,已觀察到克氏長臂猿花費大量時間尋找節肢動物餵養小猿。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克氏長臂猿一對夫妻一生中能生育5-6胎,每胎間隔時間是2-3年。雄性睾丸的陰囊短,被稀疏的毛髮覆蓋。雌性大陰唇突出,使得難以在野外從外貌辨別和區分性別。沒有嚴格的繁殖季節。雌獸懷孕期約為7-8個月,交配受孕後依然同群體一起活動,3-4個月後腹部微有隆起,隨着胎兒增長,腹部逐漸增大,日常行動也變得更謹慎小心,但直至分娩依然隨同群體在一起。分娩一般在秋季和初冬,每胎僅產一仔,初生的幼仔體色呈淡黃色,體重為110-170克,4-5月齡後逐漸變成黑色或棕黑色。斷奶期最高24個月,在家族群中生活到6歲,期間亞成體會參與照顧幼小的弟弟妹妹,接近性成熟時才慢慢脫離群體,獨立生活,通常父母督促年輕的克氏長臂猿進入新的領域,並威脅那些占領新的領域的青少年進入原有的家族領地。 6-7歲時性成熟,尋覓配偶。壽命為25年左右。人工飼養可達44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由於大規模的砍伐,它們的棲息地正在迅速減少。由於伐木和農業需求,長臂猿物種棲息地的喪失是主要威脅。
保護級別
參考來源
- ↑ 克氏長臂猿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