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航空
全美航空(英語:US Airways)是美國一家航空公司,以亞利桑那州坦佩為總部。至2006年5月為止,全美航空是美國的第五大航空公司,全美航空在2005年底被美西控股併購,但是新公司仍取名為「全美航空」,美西控股也跟著改名為全美集團(US Airways Group, Inc.)。
該航空公司也曾設有另一品牌全美航空飛梭(US Airways Shuttle),為美國東北部市場提供每小時出發的航班。地區性的短程航線則由全美航空快運(US Airways Express)經營,由小型航空公司承辦以及子公司經營,這些航線2015年10月17日起都轉以美鷹航空的名義營運。
合併
到2007年,經政府核准後,全美航空的運作與美西航空合併,於同一張營運執照下經營。2013年,全美集團與美國航空原母公司AMR公司合併為美國航空集團。全美航空於2015年10月16日營運最後一班航班,其後所有航班營運均併入美國航空。改以美國航空名義運營前,全美航空除原有的夏洛特(CLT)、費城(PHL)與華盛頓雷根(DCA)三個樞紐外,亦有因合併美西航空而於後期新增的鳳凰城(PHX)樞紐。
目錄
歷史沿革
成立時期
全美航空最早由杜邦家族中的理查·C·杜邦(1911年-1943年)和小亞歷西斯·菲利斯·杜邦(1905年-1996年)投資成立。
1939年公司成立時名為All American Aviation Company,以俄亥俄河谷地為營運範圍,並以匹茲堡為中心。
1952年再度改名為亞利根尼航空(Allegheny Airlines,源自賓州西部的亞利根尼河和亞利根尼山脈)。
1966年引進麥道公司道格拉斯DC-9噴射機,繼1968年併購了大湖中央航空(Lake Central Airlines)。
1972年再併購摩霍克航空(Mohawk Airlines)之後,成為美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亞利根尼航空並與漢森航空(Henson Airlines,全美快捷航空中的彼得蒙航空前身)達成全球第一個班號共用協議,漢森航空以亞利根尼空中通勤(Allegheny Commuter)名義經營。
改名為USAir
1978年,美國國會通過航空公司解除限制法案,隔年亞利根尼航空改名成為USAir,並將航線延伸到美國南部。1980年代早期,美國東北部主要由其夥伴公司蘭森航空(Ransome Airlines)經營,也在此時,USAir的總部也從匹茲堡搬到華盛頓特區近郊,但匹茲堡在其後20年仍為USAir的主要樞紐。
USAir當時擁有全世界最大道格拉斯DC-9型機隊,並且向麥道公司採購更多新飛機。1984年11月28日第一架波音737-300型噴射機交機。
購併與擴張
USAir在1980年代末期大幅擴張,先後買下以聖地牙哥為基地的太平洋西南航空(PSA,Pacific Southwest Airlines)及以北卡羅萊納州溫斯頓─撒勒姆為基地的彼得蒙航空(Piedmont Airlines)。在這二次併購中,USAir得到了巴爾的摩(BWI)、夏洛特(CLT)、雪城(SYR)和德頓(DAY)四個樞紐以及往美國西岸與彼得蒙航空往倫敦蓋威克機場(LGW)的航線。USAir與彼得蒙航空是當時(1989年)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併購案。
1990年代初期,USAir先後開航由美國三個營運中心至歐洲倫敦、巴黎及法蘭克福的新航線,買下川普航空(Trump Shuttle)大部份股份並將其更名為USAir接駁航空,進而和英國航空策略聯盟,成為第一個跨大西洋兩岸的航空聯盟。此時有些USAir使用的波音767班機是採用英國航空的塗裝[1]。由於英國航空挹注大量資金,USAir也將主要樞紐匹茲堡機場重新翻修,成為當時全美設備最新穎的機場之一。
改名、更新機隊、合併失敗
1996年,USAir和英國航空終止合作關係,並改為現名US Airways。在這段時間全美航空不斷擴張其在歐洲地區的航線。1998年,全美買下川普航空剩餘股份,成立主打低價策略的子公司大都會快捷航空(MetroJet),希望與西南航空競爭。
1996年11月6日,全美航空向歐洲空中巴士公司下單訂購400架A320窄體飛機,首波為120架,為當時最大的單一飛行載具訂單。1998年,全美繼續向歐洲空中巴士公司訂購30架A330或A340廣體飛機,首波為7架A330-300型。這二波採購的目的,除了淘汰全美舊型飛機之外,更把全美航空推向全球性的航空公司。
2000年起,全美航空開始淘汰舊有機型,以空中客車A320型取代。
九一一恐攻
全美航空是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DCA)最多航班的航空公司,雷根國家機場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比其他機場有更高規格的安全規定,因此全美受到比其他航空公司更大衝擊。
2002年8月11日,全美航空宣告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航空運輸穩定理事會(Air Transportation Stabilization Board)提供貸款,因而在短期之內就結束破產狀態。2005年10月19日,其他來源的貸款將這筆債務清償。
2003年,全美航空停止美國國內線免費供餐服務,旅客必須付費購買飛機上的餐點。目前在大部份700哩(1126公里)以上的航班都可以買到三明治和生菜沙拉。
破產保護
為了進一步改善財務狀況,匹茲堡樞紐正式於2004年關閉,並開始使用由西南航空引入的多點直飛模式,取代原本中心輻射型(hub-and-spoke)的營運模式。大城市間的直飛班次帶來較高利潤,因此全美航空的營運狀況得以改善。然而,高油價以及勞資雙方談判破裂使得全美航空在2004年9月12日再度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員工的普遍不滿和異常增加的病假人數造成2004年聖誕節假期期間執勤員工不足,這次事件使得全美的營運雪上加霜,甚至有報導臆測全美航空可能會清算結束營業。美國運輸部最後發現是全美航空的管理階層能力不足,而造成公司面臨關門危機。
美西航空入主
2005年5月19日,全美航空集團宣布以15億美元代價與亞利桑那州的美西控股(美西航空母公司)合併,美西航空在美國西部的航線與全美航空現有美東、加勒比海及歐洲航線有互補效應,新公司名稱仍為「全美航空」,航線遍佈全美。
新的全美航空的管理階層由美西航空班底接手,總部也由夏洛特搬到亞利桑那州的潭蓓。整個接手的時程約18至24個月,預計到2007年完成合併,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將會使用同一張營運執照。
2005年9月13日,美西控股95.5%股東同意買下全美航空。
2005年9月15日,破產法院宣布全美航空於2005年9月27日起脫離破產保護。脫離破產保護當日,二家控股公司完成合併,新公司宣稱自己為「全世界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2006年1月起,美西航空在各航站的櫃台改掛全美航空商標。2006年2月9日,全美航空成為美國較有歷史的航空公司中使用巴西航太190型客機的第一家。2006年5月,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的網站合併,新介面使用不同的圖像表示全美控股集團下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機;7月,全美航空再向空中巴士公司訂購21架A350型客機。
2006年11月15日,全美航空集團提出與達美航空合併的計劃,收購價為約80億美元,以現金與全美航空股票各支付一半。12月19日,達美航空的債權人及破產法院否決了此項併購案。2007年1月10日,全美控股提高了收購價,將以50億美元現金及8億9500萬股全美航空股票,總價約在102億美元(依2007年1月9日收盤價計算)收購達美航空。1月31日,全美航空宣布放棄併購計劃。
2007年3月4日晚上,全美和美西航空的電腦訂位系統完成整併。全美舊有的Sabre電腦系統淘汰,改用美西航空所使用的QIK系統(以阿瑪迪斯訂位系統為基礎所設計的電腦訂位系統)。一些Sabre原有的功能亦被整併進來,這些功能主要是行李秤重和飛行追蹤。原本美西航空的僱員已於2007年9月25日完成這部份的訓練。目前全美航空仍擁有二張營運執照,之後將會合併成一張。公司所屬航班目前仍由舊有的全美和美西航空的飛行人員和飛機分開執行,這部份的合併要等到二家舊公司的飛行員工會與公司談判出新的契約之後才有可能執行。目前美西航空營運的班機仍使用IATA代碼HP。這種作法比較接近班號共享,而非實質合併。大部份合併後的航空公司只保留一個IATA代碼,不過對於旅客而言,全美使用二個代碼會使得轉機時辨認班機容易些。
2011年評比調查
2011年4月, 全美贏得 2011 航空品質(AQR)中的節點航空營運商首獎[2]。
身為美國前十大航空業者,2011年5月份消費者雜誌評選客戶滿意度全美卻是最低分。[3][4][5]
2011年5月商業家雜誌 Business Insider發表美國客戶滿意調查 「你最恨的19家美國企業」全美排在第六[6]。
與美國航空合併
2013年2月14日,美國航空原母公司AMR公司(AMR Corporation)與全美航空原母公司全美航空集團(US Airways Group)宣佈合併、並獲得雙方董事局批准,合併後全美86%的美國國內線市場將有四大航空(達美航空、美國航空、聯合航空與西南航空)操控美國航空母公司AMR的債權人會持有新公司的72%股權,而全美航空的股東持有其餘的28%股權。合併案於2013年11月27日獲得美國司法部同意,兩公司旋即於同年12月9日完成合併。2014年3月31日,全美航空加入美國航空所屬之寰宇一家。
2015年10月16日晚間,全美航空營運的最後一個航班US434由舊金山國際機場啟程,並於10月17日早上抵達費城國際機場。之後,根據雙方計畫,原來的美國航空也正式停止運營並由完全由改以美國航空名義的全美航空接下運營。
參考文獻
- ↑ USAir波音767使用英航塗裝
- ↑ US Airways Soars to Top of Annual Airline Quality Rating. Business Wire. 2011-04-04 [2011-08-08].
- ↑ Neighbor, Megan. US Airways workers rewarded for baggage handling. The Arizona Republic - Azcentral.com. 2011-05-11 [2011-08-08].
- ↑ "Southwest Airline ranks high, US Airways low in Consumer Reports survey" Gannett News Service. Chicago Sun-Times - Suntimes.com. May 10, 2011 [2011-08-08].
- ↑ Loyd, Linda. US Airways scores lowest in consumer survey.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 Seekingalpha.com. 2011-05-10 [2011-08-08].
- ↑ ''Business Insider'' 「The 19 Most Hated Companies In America,」 by Gus Lubin and Vivian Giang.. Theacsi.org. June 29, 2011 [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