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
八廓街(八角街)是拉薩市內的一條著名街道,也是拉薩歷史上最早、最繁榮的一條街道。其正確譯者為「帕廓」街。帕,意為中;廓,意為轉。按西藏佛教徒的說法,以大昭寺為中心,沿着長方形的街道繞一圈稱為「帕廓」,意即「中轉」,表示向供奉在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朝拜。
目錄
基本情況
相傳大昭寺建成後,各地的善男信女前來朝佛,因此便在四周建起旅館、商店、住宅。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街兩旁除藏族和少數漢族在此經商外,還有尼泊爾、克什米爾人開設的商店。解放前,夏季雨水淤積,一片泥濘,現已鋪設柏油馬路,每到夜晚,燈火齊明,給古城拉薩增添了光彩。
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信徒們手搖經輪,進入巴廊街,繞大昭寺不停地轉經。巴廓街非常繁華,沿街擺滿了各種民族手工藝品,諸如西藏產的經輪、藏香、藏刀、戒指、耳環、手鐲,還有民族服裝,豐富多彩,應有盡有。
八角街的準確概念不只是一個環形街道,而是圍繞在大昭寺周圍的那一整片舊式的、有着濃郁藏族生活氣息的街區。站在布達拉宮頂[1]上向拉薩全城俯瞰,整個拉薩市區到處是一片片掩映在綠樹中的新式樓房,唯八角街一帶飄揚着經幡,蕩漾着桑煙。
八角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着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公元6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決定修建大昭寺後,為了親自監督工程的進展,他率領倫臣大相和王妃們住到了渦湯湖附近。為了表達對王的尊敬,人們在湖的北面、東面、東南和西南修起四處房舍,供松贊干布和臣相嬪妃居住,這就是八角街最早的四個宮殿,也是八角街最早的一批建築。等到大昭寺建成以後,四方游僧、八面信徒紛紛而至,大昭寺周圍逐漸出現了十八座家族式的建築,為遠道來朝佛或做買賣的人提供了落腳之地。幾百年後,特別是到了十五世紀,大昭寺成了傳播佛教的中心,其周圍又出現了一些僧人宿舍、宗教學校、小寺廟之類的建築。許多虔信佛教的人乾脆背井離鄉來到大昭寺周圍住了下來,接着,相應的服務設施、貨攤店堂、手工作坊也發展起來了。
景區級別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批准公布[2]。
視頻
八廓街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介紹 ,搜狐,2015-10-20
- ↑ 國家級風景名勝又添新榜 19處美景榜上有名,搜狐,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