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達拉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達拉宮

圖片來自blogspot

布達拉宮 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

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為一座藝術殿堂。1961年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布達拉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地理建築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

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宮殿在平面上是由許多矩形房屋拼合而成的,結構十分複雜。在縱向上,各種房屋高低錯落,前後參差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的外部都用紅、白、黃三色粉刷,象徵威嚴、恬靜和圓滿,色彩和樣式都具有鮮明的藏傳佛教特徵。

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1]

白宮

包括達賴喇嘛的寢宮、議政廳、會客廳、習經室、僧官學校、僧舍、倉庫等。

它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場所,共有七層。

最頂層是達賴喇嘛的寢宮「日光殿」,殿內有一部分屋頂敞開,陽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東西兩部分,西日光殿(尼悅索朗列吉)是原殿,東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後來仿造的,兩者布局相仿,分別是十三世和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寢宮,也是他們處理政務的地方。這裡等級森嚴,只有高級僧俗官員才被允許進入。殿內包括朝拜堂、經堂、習經室和臥室等,陳設均十分豪華。

白宮的第六層和第五層都是生活和辦公用房。第四層有白宮最大的殿宇東大殿(措欽廈)。殿長27.8米,寬25.8米,內設達賴寶座,上懸同治帝書寫的「振錫綏疆」匾額。布達拉宮的重大活動如達賴坐床典禮、親政典禮等都在此舉行。

白宮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東側的半山腰有一塊寬闊的廣場,稱作德央廈,是達賴喇嘛觀看戲劇和舉行戶外活動的場所。廣場的南北兩側建有僧官學校等。

白宮在紅宮的下方與扎廈相連。扎廈位於紅宮西側,是為布達拉宮服務的喇嘛們的居所,最多時居住著僧眾25000多人。它的外牆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宮的一部分。

紅宮

位於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外牆為紅色。宮殿採用了曼陀羅布局,圍繞著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建造了許多經堂、佛殿,從而與白宮連為一體。最初是尺尊公主從尼泊爾帶來的工匠設計建造的。

紅宮最主要的建築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分別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規模不等。其中最大五世達賴靈塔殿(藏林靜吉)殿高三層,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撐,中央安放五世達賴靈塔,兩側分別是十世和十二世達賴的靈塔。

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欽魯,亦名司西平措)是紅宮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積達725.7平方米。殿內懸掛乾隆帝親書的「涌蓮初地」匾額,下置達賴寶座。整個殿堂雕樑畫棟,有壁畫698幅,內容多與五世達賴的生平有關。在紅宮的西部是十三世達賴靈塔殿(格來頓覺),建於1936年,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築。

其規模之大也可與五世達賴靈塔殿相媲美,殿內除了靈塔,還供奉著一尊銀造的十三世達賴像和一座用20萬顆珍珠、珊瑚珠編成的法物「曼扎」。

歷史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定都拉薩,建立起強大的吐蕃政權。

641年,布達拉宮最初為松贊干布為迎娶尼泊爾塔庫里王朝尺尊公主和中原唐王朝文成公主而興建。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毀了一部分。

後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倖免於戰火。此後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1642年,達賴喇嘛五世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拉薩再度成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

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1653年,五世達賴入住宮中。從這時起,歷代達賴喇嘛都居住在這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裡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五世達賴去世後,為安放靈塔,宮廷總管第巴·桑結嘉措繼續擴建宮殿,形成紅宮。在紅宮修建時,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爾政府也都派出匠師參與,每天的施工者多達7700餘人。

1682年,(藏歷十一繞迥水狗年二月二十二日),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在布達拉宮圓寂。

1959年,十四世達賴丹增嘉措離開西藏。此後,布達拉宮就不再是政治活動的場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

1693年,整個布達拉宮到基本完工,總共歷時48年,耗資約白銀213萬兩。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批准了一項規模浩大的布達拉宮維修計劃。

1989年,開始大修,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施工,並同時開展調查和文物登記工作。維修一期工程在1994年結束,耗資共計人民幣5300萬元。

2005年,二期工程開工,於2009年竣工。

藏傳佛教聖地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說明:由於建築風格相似,有幾個建築稱為小布達拉宮:日喀則江孜古堡和桑珠孜宗堡(最像),那曲索縣贊丹寺,河北省避暑山莊的普陀宗乘之廟、那曲縣孝登寺。 [2]

珍藏

布達拉宮所有宮殿、佛堂和走廊的牆壁上,都繪滿了壁畫,周圍還有各種浮雕。壁畫和雕塑大都絢麗多彩,題材主要有高原風景、歷史傳說、佛教故事和布達拉宮建造場面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宮內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寶,有各式唐卡(佛教捲軸畫)近萬幅,金質、銀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以萬計。此外還有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鑑、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兩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經》)、貝葉經《時輪註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在豐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歷代達賴喇嘛遺體的靈塔。從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革除教職的六世外,其餘八位都建造了奢華的靈塔。這些靈塔大小有別,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頂、塔瓶和塔座組成。塔頂一般十三階,頂端鑲以日月和火焰輪。塔瓶存放遺體,分成內外兩間。外間設佛龕,供千手千眼觀音像,內間一床一桌,床上安放達賴屍棺,書桌上放置達賴生前用過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靈塔都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顯得金碧輝煌。其中五世達賴的靈塔高達14.85米,當時為建造它,共花費白銀104萬兩,並用去了11萬兩黃金和1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十三世達賴的靈塔也高達14米,用去了1.9萬兩黃金。

視訊

3分鐘帶你登上世界海拔最高宮殿:西藏布達拉宮!|世界文化遺產|拉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