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山歌节
八角山歌节 |
什邡市八角镇,距离城区32公里,域近茂汶彭州,毗邻蓥华、湔氐诸镇,五马群山环抱,九峰山峦连绵,湔氐河水曲流其间。八角镇之设,源自自古有八角庙。据《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始称王。次王柏灌。次曰鱼凫。鱼凫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
关于此地的得名,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八角亭得名或因植物得名,有的说因八角井得名,但此地并不出产八角(一种香料),这些都是一种后人的附会猜测。这八角庙,即是古蜀王柏灌祠的衍化。西汉扬雄写作《蜀王本纪》时,当时的蜀人大抵还会流传着一些先王的传说。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八角山歌节
距离城区; 32公里
记 载; 《华阳国志》
位 置; 什邡市八角镇
什邡市八角镇,距离城区32公里,域近茂汶彭州,毗邻蓥华、湔氐诸镇,五马群山环抱,九峰山峦连绵,湔氐河水曲流其间。八角镇之设,源自自古有八角庙。据《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始称王。次王柏灌。次曰鱼凫。鱼凫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关于此地的得名,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八角亭得名或因植物得名,有的说因八角井得名,但此地并不出产八角(一种香料),这些都是一种后人的附会猜测。这八角庙,即是古蜀王柏灌祠的衍化。西汉扬雄写作《蜀王本纪》时,当时的蜀人大抵还会流传着一些先王的传说。
历史由来
据此,扬雄写道,"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 考古学上,不少考古学家曾经把蚕丛、柏灌、鱼凫称为蜀族,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蜀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古羌人从甘肃、陕西一带迁徙至岷江上游,击败戈基人,历经磨难,在岷山站稳脚跟,并更名为蜀族。因此,学者任乃强认为,柏灌跟蚕丛、鱼凫同属蜀族,当年曾是岷江上游赫赫有名的蜀山氏。乾隆版《什邡县志》:"八角庙治北六十里,湔氐河畔"。据考,彭州白鹿什邡八角一带山区,为古时的汶山郡,这与"六夷、七羌、九氐"各部落地域交错接壤。什邡之先民,即是汶山之羌氐来迁。从松潘、茂汶岷江河谷沿九顶山山口经由八角一带山区下到盆地,由游牧游猎转为渔业农耕。今八角一带的山中有秦仙洞、神仙洞、金丝洞、穿心洞、白岩、金岩窝等经考证即为羌氐人洞居穴处之地。《史记》及《什邡县志》均称什地早为"冉駹之墟,羌氐之窟"。至今,在莽莽群山中尚可窥见羌氐遗迹,八角庙就是一座其原为羌氐人祭祀次王柏灌的古庙。
节日现状
八角山区属于大九顶山区,又都地当羌氐民族向内地汉民族文化区的迁徙线路上,因此至今为止残留了许多相关的地名和风俗,其中羌汉山歌即属于此类。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山歌是自古就有的,是为纪念次王的。在八角山区农民最喜欢在劳动中唱山歌、对歌。1986年在市民间文艺集成办的指导下,对该镇的民歌进行过一次收集。收集到民歌111首,民间故事30个,民间谚语93条被列入省卷之中。自1981年镇文化站成立以来,每一年都要举行一次全镇的民歌演唱大赛。首届举行时间是1983年9月27日,登台的歌手有22人。近二十年来,全镇已有15名歌手在市上获奖。根据2005年统计,全镇山歌手有402人。省市电视台先后四次专程到该镇采制山歌对唱和人物专题新闻。《德阳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等新闻单位都多次进行过报道。
2006年,八角山歌与绵竹清平山歌一道被列入了第一批"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名录"。
2007年4月26日,省文化厅宣传部文艺处、省文化厅艺术处与四川师范大学 "西部民歌研究所"专家一道在什邡市李厚明、张渝等的陪同下又共同对该镇的山歌进行了一次考察。上午,在八角民间文化工作者庞刚兴带领下,来到五马村,请到杨清贵、伍昌富二位歌手,进行现场拍摄,曲目有小调、、上梁号子、帮长工等12首民歌。下午,在红白民间文化工作者王安信的带领下,又到红白镇松林村,请到瞿发富、毛海清(曾多次在市民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面对大山放歌,演唱了婚丧嫁娶、劳动和爱情的拉、骂、吼(山歌)、对歌等10多首原生态的民歌。调研组一行认为"什邡民歌内容丰富、调式多样,很有特点"并表示他们回去后将把什邡民歌通过中国西部民歌网站展示出来,实现资源共享。[1]
参考文献
- ↑ 八角山歌节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在线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