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水分
內在水分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目錄
名詞解釋
在一定條件下煤樣達到空氣乾燥狀態時所保持的水分,準確叫法應該是「空氣乾燥基水分」或「分析基水分」。符號為Mad,以百分數表示。
煤的內在水分符號為Mad,以百分數表示。由於煤質分析報告一般不以分析基表示各項指標的結果(空氣乾燥基水分除外),所以一般認為內在水分對煤炭質量沒有影響,因為它只是一個換算指標,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第一煤中水分危害較大。水分是一項重要的煤質指標,它在煤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加工利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煤的水分對其加工利用、貿易和儲存都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水分高不是一件好事。例如在鍋爐中水分大會影響燃燒的穩定性和熱導性;在煉焦工業中水分也會降低焦炭產率,而且由於水分大量蒸髮帶走熱量而延長焦化周期;在煤炭貿易上,煤的水分是一個重要的計質和計量指標。第二煤中水分有積極作用。在現代煤炭加工利用中,有時水分高反是一件好事,如全國都興起的煤制油活動,實質上就是煤的液化,在煤的液化中,煤中水分作為加氫氣化的供氫體。第三測定煤中水分,可以大致推斷煤的變質程度和煤炭種類。煤中水分隨煤的變質程度加深而呈規律性變化:從泥炭-褐煤-煙煤年輕無煙煤,水分逐漸減少,而從年輕無煙煤-年老無煙煤,水分又逐漸增加。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
- ↑ 中國人中國字|看中國人專屬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