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内蒙古武川县第一中学

内蒙古武川县第一中学原图链接来自 高中库 的图片

内蒙古武川县第一中学武川县第一中学),地处大青山北麓,创建于1956年。学校前身是乌盟后山地区最早的完全中学——武川中学。1966年以前,武川中学招收武川县、达茂旗、四子王旗三个旗县的学生。1966年以后,武川中学就以招收武川县的学生为主,被誉为大青山北麓地区文化的摇篮,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青山这块广袤的土地上。1976年,武川中学更名为武川一中。原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呼市市委书记白音为武川一中题写了校名[1]

目录

师资队伍

现在,武川一中已发展成为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校区,87个教学班,近六千名学生,295名教职工的完全中学。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7人,其中高级教师111人;中学一级教师65人,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113人。初中部占地面积5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高中部占地面积400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30平方米。

学校创办《武川县第一中学》校报。成立“新芽”文学社。创办社刊《新芽》报,组建学生文艺宣传队、学生合唱团、美术活动小组、学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学科兴趣活动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现在正在进行的有自治区科研课题七个,市级科研课题四个,校本科研课题十四个[2]

办学理念

五十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积淀了浓厚的教学氛围,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果。初中教学始终居于全县的领先地位。高考成绩稳步提高,跨入全市各旗县的先进行列,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自治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市级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市级现代教育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县级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学校连年获县级综合奖,学校团委被评为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被内蒙古工业大学列为生源基地,被命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险学校,呼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试点学校,2004年学校在自治区“33211工程”督导验收检查中评为优秀,2005年顺利通过自治区“两基”复查验收检查。

办学特色

武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的县财政收入不足两千万元,依靠政府投入办教育是气微力薄的。近几年,为了满足山区众多的孩子能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学校狠下决心,新建了初中部校区。可是,在对新校区的建设中,学校已欠债不少,再加上历年欠债,现共有外债一千五百万元,学校经费非常紧张,发展举步维艰。另外山区许多孩子想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然而家庭贫困时时阻挠着他们,使他们无法完成学业,实现梦想。针对这种情况,从2003年开始学校成立了“助学基金会”,每年拿出15万元,资助优秀学生上高中大学。资金来源以师生捐款和社会各界、知名企业家的赞助为主,不足部分学校补充。同时,学校还专门对烈士后代、孤儿、单亲学生和家庭发生重大事故的学生,给予全部免费的优惠政策,以确保他们不会因贫困而失学。

学校在逐步加大贫困生支助的同时,又采取多种措施,使这些受到救助的学生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深刻内涵,并逐步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

首先,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入点,要求他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给予的帮助,每位学生每年要给父母、师长、曾经赞助他的人,至少写一封感谢信。其次,学校还规定,把受助的学生登记造册,要求他们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每年拿出部分资金,加入到学校的“助学基金会”,继续赞助那些因贫困上不起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建立“武川一中‘山花工程’助学基金会”把享受“山花工程”捐助的学生,登记造册,实行跟踪,等他们参加工作后,让他们拿出部分资金,注入到“武川一中‘山花工程’助学基金会”中,滚动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大赞助贫困生的力度。

近年来,武川一中曾得到田家炳基金会北京通用技术集团公司,首都师大附中的赞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和办学条件较差的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武川一中发展的“瓶颈”。

今后,武川一中将继续努力,为贫困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视频

内蒙古武川县第一中学 相关视频

20160603田家炳初中 基金会
田家炳基金会简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