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军魂(马冰川)

军魂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军魂》中国当代作家马冰川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军魂

竹林生在南方,长在海边,却对北方情有独钟。

今年冬季,竹林来冰城度假,正赶上冰城举办第十八届个人雪雕比赛。来自全国的雪雕艺术家和爱好者们云集冰城,在雪雕基地大显身手。

作为一名参观的游客,竹林早早来到雪雕现场,游走在艺术家和爱好者之间。听见“嘎吱嘎吱、呲呲”的抢雪声,他心里就产生一股冲动,手就发痒痒。

竹林观看一会,发现九十六号的雪雕坯,已经搭好了跳板,连工具都摆放好了,还有一张“天女散花”的图纸。就是没人雕刻。经询问,是参赛者突然生病去了医院。这么好的雪雕坯,如果不雕刻成艺术品,他觉得可惜了。于是,他决定一显身手,把闲置的雪雕坯变成艺术品。他看看“天女散花”的图纸,感觉非常陌生,找不到灵感。那雕刻什么呢?人家事先就设计好了图案,有图纸,甚至不只一张图纸。他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手。

竹林在记忆库里搜寻一下,立刻闪现出了最熟悉最清晰的图案,他把这份图纸在脑海里铺开,兴奋地放下背包,成了这个雪雕坯的新主人。他蹬上跳板,拿起一件工具,先是大刀阔斧地从雪雕坯的顶端下手切割。很快,一顶棉军帽形成了。然后,他双腿跪在跳板上,用小薄刻铲在军帽的前沿上,仔细、认真的一下一下地雕刻帽徽;立体感的麦穗、醒目的盾牌、鲜红的五角星、雄伟的天安门、美丽的长城。待他把帽徽雕刻好了之后,他摘下手套,搓搓冻得发木的手指。自己欣赏一下帽徽,感觉很满意。接下来他又戴好手套,开始雕刻军帽里的五官;先是长圆型的脸,清晰可见的眉毛,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目视前方,鼻梁下圆圆的鼻孔,紧闭着的嘴唇充满了厚重,坚挺的脖颈。花费两个多小时,一副英俊、威武的面孔成型了。

竹林将头像雕刻完华,撤下顶层跳板,站在第二层跳板上,再次大刀阔斧切割。然后,细雕军衣上的肩章、鲜红的领章和胸前的衣扣。紧接着就是雕刻左膀右臂。这里还有一个细琢的活儿,就是戴着棉手套的双手,斜握着一支冲锋式阻击步枪。他先把枪体长短大小雕刻出轮廓,再细细雕琢枪管、瞄准星、枪栓、扳机、弹夹、枪托等等有步骤地一气雕刻下来。一支维妙维肖,相当逼真的冲锋式阻击步枪雕刻成型。给人一种一勾板机,子弹就能射出枪膛的感觉。

当竹林把雕像上半身雕刻完之后,已经是过午一点多钟了。寒冬里,从他的身上,套帽上散发出热气,全身挂满了霜。这时,他才觉得有点饿,从背包里取出面包,火腿肠和保温杯,就着寒风充饥。吃饱喝足了,他撤下第二层跳板,站在雪地上,开始雕刻下半身。下半身比较好雕刻,没有过多的细活,只有两条粗壮、结实的腿。而且脚脖子以下,被厚厚的积雪深埋在雪层里。不到下午四点,竹林就将整个作品雕刻成了。一位近三米高,一米半宽,威武、庄重、严肃、在冰天雪地里守护国防的军人形象诞生了。如果不是雪色之躯,人们会认为真是一位军人站在那里。让人敬佩、让人震撼!

竹林反复检查了两遍后,在九十六号参赛作品的牌子上写下“军魂”两个字。之后,归拢好跳板,收拾好工具和“天女散花”的图纸放在一起。他站在“军魂“面前敬个军礼,转身抬头挺胸地离开了。

竹林先到宾馆附近的餐馆吃过饭,再折回宾馆洗个澡,看一会儿电视,上床休息。第二天,竹林参观了冰城的防洪纪念塔,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百年老街,索菲亚教堂等主要景点。晚上又回到宾馆住了一夜。第三天,他退了房间。吃过午饭,向火车站走去。

在火车站候车室,竹林意外地看见电视里正播放着一条新闻;冰城第十八届全国个人雪雕比赛于今天上午十点评选出结果。在参赛作品中,九十六号作品:《军魂》获得第一名。

紧接着,电视慢镜头、循环地播放着《军魂》这部作品。同时,电视下方打出一连串的字幕:请《军魂》的作者速与组委会联系。如果颁奖会上确认不了获奖者,就只能保留一等奖的荣誉,一等奖的奖金将分配给其他奖获者。

在众多的雪雕艺术家和爱好者中,《军魂》能获得一等奖,这是竹林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当初他参与雕刻之中,一是怕浪费了已经堆好的雪雕坯。再者,也是凭着他对冰雪的热爱。因为,竹林参军十二年,驻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从老战友手里接过刻铲那时起,年年冬季,每天与战友轮流巡防完边境线,站过岗哨,面对皑皑白雪,竹林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哨所外围,甚至边防线上,天天重复地雕刻军人的形象。去年竹林退役了,在把刻铲交给新战友的同时,也把军人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子里、留在了心里、溶化在血液里……

眼下,竹林犹豫不决,是退车票呢?还是放弃荣誉和奖金?他这次来冰城,不单单是为了度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边防哨所看看战友们。

当竹林看见有几位年轻的军人站在电视前,面对《军魂》默默地敬礼时,他也再次举起右手,向《军魂》敬礼![1]

作者简介

马冰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爱好文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