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具的變遷(王新華)
作品欣賞
農具的變遷
春節期間,小弟來我家做客,閒談時說道,他流轉了土地近千畝發展規模種植,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他還購買了聯合收割機、播種機、農用無人機等新型農用機械化設備,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為弟弟高興,也為新農村變化而讚嘆,高興之餘,多了感嘆,那些曾經讓我記憶深刻的傳統的農用工具,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成為一種遙遠的記憶。
家鄉地處大別山偏僻鄉村,過去交通閉塞,生活條件極其艱苦,農用工具成了農業的主角。伴隨着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我的家鄉解放了。憶起家鄉,是跟那一件件農具聯繫在一起。
我記事的時候,那時六十年代的生產隊一些像樣農用工具不外是鐵鍬、水車、犁耙、耕牛等。鐵鍬,人們用它來刨土、翻地、種樹,每當水利興修的時候,在工地幹活的農民們一邊喊着口號,一邊揮舞着鐵鍬。水車是一種傳統的農用灌溉用具。乾旱時,水車的作用功不可沒,人們踏着水車的踏板,帶着輪軸轉動,一格格水順着刮板流入農田,清亮的水流聲和人們的談笑聲連成一片。鐵犁是用來耕地的,人們將牛軛套在牛脯墩上,伴隨着吆喝聲,牛拉起耕犁,田地飄起一陣陣土香味。犁耕過的地,還得用耙,耙由牛牽引,人兩腿叉開立於耙上,不停地在空中揮動牛鞭,驅牛往前,那不可一世的霸氣映入我幼小的心靈里。
每當麥子開鐮收割時,田地里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今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女勞力穿着罩有護袖的幾乎清一色粗布襯衣,下身長褲拉到腳背,黝黑的雙手不停地忙碌着,左手捋麥穗,右手揮舞鐮刀,歡聲笑語,男勞力肩挑麥捆,忙碌的人群淹沒在那金黃色的麥浪里。在田野里,那一組組的農具在田間地頭各顯身手,唱響了農業生產的交響曲。
那時的家庭農具再簡單不過了。過去家裡的一隻糞箕早已破舊,幾乎發揮不了作用。老父親趁冬天農活相對閒的時候,就抽空到集市上購買一些柳條,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犧牲了好幾個晚上的時間,用他那勤勞而粗糙的雙手,仿製出一對嶄新的糞箕。他還在糞箕的四周用鐵絲牢牢地捆綁,並特意從外地購買了一斤桐油,把糞箕的里里外外刷了三遍。這樣的糞箕不僅經久耐用,而且外觀也很鋥亮。父親曾經跟我說過,不要小看這糞箕,用到它,作用可大了。在五十年代末期,父親積極響應興修淠史沆的偉大號召,投身於平崗切嶺工程艱苦卓絕的創業歲月里,父親曾用這一對糞箕挑走了不計其數伴有碎石的泥土,送走了多少個長的日日夜夜。艱苦的環境、超強度的勞動給父親留下了風濕性關節炎的終身病痛,但昔日的貧瘠之地變成了今天的魚米之鄉。
作者簡介
王新華,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