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天瑞篇
列子·天瑞篇 |
中文名稱;列子·天瑞篇 創作年代;戰國前期 作者姓名;列子 作品體裁;兵書 |
國不足,將嫁於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1]
子列子居鄭圃②,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視之,猶眾庶也③。國不足④,將嫁於衛⑤。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⑥,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⑦?」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⑧?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⑨。吾側聞之,試以告女⑩。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11),四時爾。不生者疑獨(12),不化者往復(13)。往復,其際不可終(14);疑獨,其道不可窮。《黃帝書》日:『穀神不死(15),是謂玄牝(16)。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17)。』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18),非也。」
目錄
注釋
②眎(shì):看待,對待。
③嫁:往,到。
⑥女:通「汝」,你。
⑦有生:有形體的具體事物。不生:派生萬物而不被他物所生的,實指道。
⑧有化:有存亡變化的具體事物。不化:不被他物所化的,亦指世界的本原。
⑨生生:第一個「生」為動詞,指產生。第二個「生」是名詞,指被產生的事物。
⑩化化:使事物變化。詞義結構同「生生」。
陰陽: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指由物質本原的運動所產生的陰陽兩氣,陰陽兩氣結合然後產生萬事萬物。《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中的「二」就是陰陽。
疑:固定不變。文中的「疑獨」,實指派生萬物獨立永存的本原。
《黃帝書》:戰國中期闡發老子學說的古代道家著作。《漢書·藝文志》載有《黃帝四經》四篇、《黃帝銘》六篇、《黃帝君臣》十篇、《雜黃帝》五十八篇及《力牧》二十二篇,久佚。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老子》甲、乙本,在乙本前有《經法》《十大經》《稱》《道原》四篇佚著,被認為是著於公元前4世紀的《黃帝四經》。
穀神:即虛空無形而變幻莫測、永恆的神妙作用。
玄牝(pìn):指宇宙產生萬物之根。玄,幽深,奧妙。牝,雌性鳥獸。
門:宇宙產生萬物的門戶。
根:本原。
形:用作動詞,賦予形體。色:品類。
譯文
列子住在鄭國圃田,四十年沒有知道他的人。鄭國的國君公卿大夫看待他,就像看待一般老百姓一樣。鄭國發生了饑荒,列於準備離開家到衛國去。他的學生說:「老師這次出門,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學生想請教一些問題,老師用什麼來教導我們呢?老師沒有聽到過壺丘子林的教導嗎?」列子笑着說:「壺丘先生說了什麼呢?即使如此,他老先生曾經告訴過伯昏瞀人。我從旁邊聽到了,姑且告訴你們。他的話說:有生死的事物不能產生其它事物,有變化的事物不能使其它事物發生變化。沒有生死的事物能夠產生出有生死的事物,沒有變化的事物能使有變化的事物發生變化。有生死的事物不能不生死,有變化的事物不能不變化,所以這些事物經常生死,經常變化。經常生死、經常變化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生死,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陰陽是這樣,四時也是這樣。沒有生死的事物無與倫比,沒有變化的事物循環往復。循環往復的事物,它的邊界永遠找不到;無與倫比的事物,它的道理不可以窮究。《黃帝書》說:『虛空之神不會死亡,它就是幽深微妙的****。****的大門,就叫做天地的本根。它綿延不斷,好像存在着,用它不盡。』所以產生萬物的自己不生死,變化萬物的自己沒有變化。
它自己產生,自己變化;自己形成,自己着色;自己產生智慧,自己產生力量;自己消減衰落,自己生長旺盛。說有使它產生、變化、形成、着色、產生智慧、產生力量、消減衰落、生長旺盛的事物,那是錯誤的。」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①。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②,故日易也③。易無形埒④,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⑤,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⑥;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注釋
①聖人:具有極高道德和智能的人。
②太易:指宇宙萬物的最終本原。易,變化之意。《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
③太初:指天地形成之前元氣產生的時期。
④太始:指天地形成前氣有了一定狀態的時期。
⑤太素:指形成天地的素質。此時有形態的氣又有了固定的性質。
⑥渾淪:形容天地開闢前渾然一體的狀態。
⑦易無形埒(liè):「易」的運動是沒有形象和邊界的。形,形象。埒,界域。
⑧「易變」三句:指「易」形成天地的數變過程。據《易緯·乾鑿度》:「易始於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則此處「易變而為一」的「一」當指天地開闢前元氣形變的開始;「一」交而為「七、九」和「八、六」,分別代表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以構成陰陽兩儀,並由此形成天地。這裡全舉陽數,所以說「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而略去了「八、六」的陰數。
⑨九變:古人把「九」看作「陽變」之數,認為「九變」為數變之極,已包括了天下一切變化。
⑩沖和氣者為人:沖,沖盪。和,合和,統一。沖和氣,指陰、陽兩氣在相互沖盪中形成統一,因而產生人。「沖」亦作「中」,意為中和之氣。
精:指陰陽精靈之氣。
譯文
列子說:「過去聖人憑藉陰陽二氣來統御天地萬物。有形的事物是從無形的事物產生出來的,那麼有形的天地萬物是從哪裡產生的呢?所以說:天地萬物的產生過程有大易階段,有太初階段,有太始階段,有太素階段。所謂太易,是指沒有出現元氣時的狀態;所謂太初,是指元氣開始出現時的狀態;所謂大始,是指形狀開始出現時的狀態;所謂太素,是指質量開始出現時的狀態。元氣、形狀、質量具備但卻沒有分離開來,所以叫做渾淪。所謂渾淪,說的是萬物渾然一片而沒有分離開來的狀態。看它看不見,聽它聽不到,摸它摸不着,所以叫做簡易。易沒有形狀,易變化而成為一,一變化而成為七,七變化而成為九。九是變化的終極,於是反過來又變化而成為一。一是形狀變化的開始,清輕之氣上浮成為天,濁重之氣下沉成為地,中和之氣便成為人,所以天地蘊含着精華,萬物由此變化而生。」
子列子曰:「天地無全功①,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然則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有所否②,物有所通。何則?生覆者不能形載,形載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違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③。故天地之道,非陰則陽;聖人之教,非仁則義;萬物之宜,非柔則剛;此皆隨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④;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皆無為之職也。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員能方⑤,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沈⑥,能宮能商⑦,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羶能香。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而無不能也。」
注釋
①生覆:覆育眾生。
②形載:承載萬物。
③教化:政教風化。
④否(pǐ):原為《周易·否卦》中的「否」,指「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引申為滯困、閉塞。
⑤通:順通。《周易·泰卦》說:「天地交而萬物通。」
⑥「故有生者」幾句:生生者,形形者,聲聲者,色色者,味味者,這五者指的都是不具有任何一種具體的質的規定性,但同時又具有所有事物質的規定性的世界物質本原。第一個生、形、聲、色、味字都作動詞用,包含「產生」的意思。第二字用作名詞。
⑦無為:道家的哲學思想,即順應自然變化的客觀規律,不強行自為之意。
⑧員:同「圓」。
⑨宮:古代音樂術語,即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中的第一音級。商:五聲音階中的第二音級。
⑩羶:羊臊氣。
譯文
列子說:「天地沒有完備的功效,聖人沒有完備的能力,萬物沒有完備的用途。所以天的職責在於生長覆蓋,地的職責在於成形載物,聖人的職責在於教育感化,器物的職責在於適合人們使用。這樣看來,天有短缺之功,地有擅長之事,聖人有淤塞之時,器物有通達之用。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生長覆蓋的不能成形負載,成形負載的不能教育感化,教育感化的不能違背它的適當用途,事物適宜的功用已經確定了的,便不能再超出它所擔負的職責。所以天地的運行,不是陰便是陽;聖人的教訛,不是仁便是義;萬物的本質,不是柔便是剛;這些都是按照它所適宜的功用而不能超出它所擔負的職責的。所以有有生死的事物,有使有生之物產生的事物;有有形狀的事物,有使有形之物成形的事物;有有聲音的事物,有使有聲之物發出聲音的事物;有有顏色的事物,有使有色之物表現出顏色的事物;有有滋昧的事物,有使有味之物呈現出滋味的事物。有生死的事物所呈現出的生命死亡了,但使有生之物產生的事物卻沒有終止;有形狀的事物所呈現出的形狀成就了,但使有形之物成形的事物卻沒有出現;有聲音的事物所呈現出的聲音已經被聽到了,但使有聲之物發聲的事物卻沒有發聲;有顏色的事物所呈現出的顏色顯明了,但使有色之物出色的事物卻沒有顯露;有滋味的事物所呈現出的滋味已經被嘗到了,但使有味之物出味的事物卻沒有呈現:這些都是『無』所做的事情。無使事物可以表現出陰的特性,也可以表現出陽的特性;可以表現出柔的特性,也可以表現出剛的特性;可以縮短,也可以延長;可以呈現圓的形狀,也可以呈現方的形狀;可以產生,也可以死亡;可以暑熱,也可以涼爽;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沉;可以發出宮聲,也可以發出商聲;可以呈現,也可以隱沒;可以表現出黑的顏色,也可以表現出黃的顏色;可以呈現出甜的滋味,也可以呈現出苦的滋味;可以發出羶的氣味,也可以發出香的氣味。它沒有知覺,沒有能力,卻又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作品評析
天瑞,意謂天地之靈瑞,自然之符應,即文中提到的「不生不化者」。列子認為,世間萬物皆有始有終,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夠循環往復、獨立永存。「不生不化者」是世界產生與變化的本源,它最初無形無象,歷經大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個階段,形成「渾淪」,再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的「易」衍變為有形的「一」,最終生成天地萬物。列子道逢百歲骷髏,順此言明「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一切緣自「道」,然而卻並非「道」有意為之,天地萬物只是自然而然地變化運轉,生息盈虧。
作者簡介
列子,生卒不詳,名禦寇,戰國時期鄭國人,主張虛靜無為,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信奉道家的與世無爭思想,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他一生安於貧寒,不求名利,不進官場,「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農耕之餘,醉心讀書著述,潛心撰文二十篇,約十萬多字。流傳有《列子》一書,其作品在漢代以後已部分散失,現存八篇《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夸父追日》、《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黃帝神遊》、《湯問》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百餘篇,篇篇珠玉,妙趣橫生,且影響極大,可謂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其中《兩小兒辯日》被納入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篇課文。
列子思想
列子主張:以道為本、齊物為一 、體道合真 、無心之境 、知命安時。列子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他因為窮而常常面有飢色,卻拒絕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諱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還主張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列子集釋- 卷第一天瑞篇,國學經典,202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