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肃
刘怀肃(?-407年),彭城郡(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武帝刘裕从母兄。
- 家世贫窭,躬耕好学。初为宁朔将军刘敬宣府司马,从平孙恩起义,颇有战功。
- 刘裕平定建康后,随振武将军刘道规追杀桓玄和桓振,颇有功劳,除高平太守,官至辅国将军,封为东兴县侯。
- 义熙三年(407年),卒于家,年四十一,追赠左将军。[1]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刘怀肃[1] 最初任刘敬宣宁朔府司马,在东征孙恩时立下战功,又任龙骧司马、费县县令。他得到刘裕起兵的消息,就弃去县令之职投奔刘裕。
京都平定后,振武将军刘道规追讨桓玄,以刘怀肃为司马。桓玄留下何澹之、郭铨等人守桑落洲,刘怀肃率军进击,打败桓军。平定颍川太守刘统后,刘怀肃被任为高平太守。
桓玄死后,桓玄从子桓振在杨林大败官军,官军退守寻阳。刘怀肃与江夏相张畅在西塞进攻何澹之,打败了他。桓军镇东将军冯该守夏口东岸,孟山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垒,三处壁垒相望,彼此策应。刘怀肃与刘道规发动进攻,他们都亲自作战,攻陷二城,冯该败逃石城,桓仙客被活捉。
义熙元年正月,桓振败逃,刘道规派刘怀肃平定石城,杀死冯该和他的儿子冯山靖。
义熙元年三月,桓振又袭击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逃,刘怀肃从云杜驰往救援,日夜兼程,七天时间就赶到了。桓振统率三万人马,军旗遍布田野,刘怀肃策马驰骋,手横长矛,亲自带头冲锋。当时流箭射伤了刘怀肃的额头,军士害怕,想要逃跑,但刘怀肃怒目圆睁奋力作战,士兵的斗志更加旺盛,于是人人争先恐后,将桓振斩首。
江陵平定后,司马休之回到荆州,他握着刘怀肃的手说:“如果没有你,我就没有地方可去了。”桓楚辅国将军符嗣、马孙和龙骧将军金符青、乐志等人聚集江夏,刘怀肃又率兵进讨,将乐志等人斩首示众。刘道规加刘怀肃督江夏九郡,暂且镇守夏口。
刘怀肃被除授通直郎,并任辅国将军、淮南历阳二郡太守。
义熙二年,又领刘毅抚军司马,辅国将军、淮南历阳二郡太守如故。因屡立战功,封为东兴县侯,食邑千户。这年冬天,桓石馁、司马国瑶、陈袭在胡桃山聚众为寇,刘怀肃率领步兵骑兵讨伐,打败了他们。江淮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以及桓氏余党作乱,刘怀肃请求出兵讨伐。出兵后与刘裕意见不和,刘毅上表弹劾,罢免了刘怀肃的官职。
义
熙三年,刘怀肃死去,死时四十一岁,朝廷追赠为左将军。他没有儿子,以其弟刘怀慎之子刘蔚祖为嗣袭爵,官至江夏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