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格
剑格(又称镡ㄒㄧㄣˊ、护手、剑首、剑口、剑鼻、剑环。英文:Crossguard, cross-guard,quillons)为剑的一部份,位于剑身与剑柄之间,主要目的为保护持有者的手。
绝大部分冷兵器,其实都起源于生产生活的工具,比如刀、斧原本用于砍柴,弓箭、长矛原本用于狩猎,戈原本就是镰刀。唯独剑,是专门为杀戮而设计出的兵器。
故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剑都是一种精神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剑被誉为百兵之君子。在尚武的时代,无论是庙堂之高的文臣、武将,还是江湖之远的儒生、道士,都会佩剑或者负剑出行。[1]
目录
中国剑的结构
中国剑的装具,也蕴含了各种讲究,每一个部件都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随著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南北朝之前的中国剑,装具较为简单,可分为四大件:
剑首:即剑柄的末端。
剑格:即剑柄与剑鞘之间的部分。
剑璏:剑鞘中部的佩剑,方便将剑固定在腰带上。后来被吊耳取代。
汉代剑格
汉代剑格最显著的特征是前端呈一个三角形,入鞘后和刀鞘的鞘口正好契合。这种剑格的功能也相对单一,只具备最基础的功能。但是也有少量的汉剑剑格细长,应当具备一定的格挡功能。不过,这种剑格并不是主流。
汉代形制的剑格具体用到什么时候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从出土文物来看,南北朝时期,刀鞘开始出现鞘口护环等等附件,但是这一时期的剑出土较少。
不过,在唐朝功臣徐茂公的墓里出土过一把班剑。班剑,即大臣们上朝佩戴的剑,因为有纹饰,故而得名“班”(通假字,通斑)。因为没有实际作用,所以从晋朝开始,班剑变成了木剑,但是装具比起实战剑来更加精致。
这把出土唐代班剑也不例外,剑柄和剑鞘都包裹有一层薄薄的铜皮,而且这些铜皮不仅有鎏金工艺,还被錾刻上复杂的花纹。这把剑的剑格,变成了一个横在刀鞘和刀柄之间的金属条。[1]
晋朝剑格
依然沿用汉剑格的造型
在差不多同时代的画作上,也能看到这种造型的剑格,可见不是孤例。有意思的是,一些传世的隋刀的刀镡很多也长这样,一些唐代绘画里的唐刀也有这样的刀镡。这时候刀的应用比剑广,所以刀装具影响了剑装具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可以看出,这些剑格多为金属质,基本功能还是没变,防止手滑。但是跟汉代的剑格比起来,多了一些格挡的作用。假设敌人的刀顺著剑身剑刃一路往刀柄滑,或者冲著刀柄砍,平直的金属剑格多少可以抵挡一下。汉代的剑格本身造型就不适合格挡,而且剑格大多为玉、木都做成,看著就知道不耐砍。[1]
宋朝剑格
到了宋代,伴随著中原王朝骑兵的衰落,剑再次焕发生机,为了应付新的作战需要,剑的造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武经总要》的记载,宋代的军队多使用“厚脊短身剑”,增加了剑劈砍的威力,而且厚重的剑身也能更加有力的格挡。
所以宋代剑格也明显增加了格挡的功能,变得宽厚,造型也从一个直条变成了一个“V”字型,当敌人的刀刃滑到剑格上的时候,正好卡在剑身和剑格之间,有效防止敌人的刀刃伤到手。而且,这种三角形的结构也比直的结构更加稳定,简单说,耐砍。[1]
明朝剑格
到了明代,剑依然少量的应用于战场,步兵行军时的先锋往往是一手持盾,一手持剑。另外,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力图改变宋朝以来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鼓励书生和官员佩剑。故而明代的剑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一种是实战剑。明代的实战剑,一部分继承了宋代“厚脊短身剑”的形制,造型和宋代的差不多,不过有的剑格是直的,并非“V”字形。
还有一种出现相对晚一些,可以说最具明代特色的一种剑——“刀镡剑”。这些剑的剑格和同时代刀镡的造型一样,是一个圆盘,进一步增强了格挡的效果,也更利于发挥劈砍的威力。从画作和实物上看,刀镡剑制作更为精良,很多传世刀镡剑剑身采用了夹钢甚至旋焊等复杂工艺,可以算得上是“大宝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