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篇~雜食性鳥類(大太平鳥)
太平鳥
屬雀形目,太平鳥科的鳥類。太平鳥通體灰褐色,具羽冠;頦、喉黑色,尾羽先端黃色;虹膜暗紅色;嘴黑;腳、爪黑色。在國內為冬候鳥,在東北、內蒙古及華北一帶均可見到;新疆;四川、福建等地偶爾遇見。太平鳥為我國的旅鳥及冬候鳥,集結成大群在遼寧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灣的廣大地區越冬。秋季遷來的時間較晚,為各種旅鳥的後隊;一般最早為11月初,遲來者可在次年1月,個別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現。共分化為兩個亞種,中國有一個。羽色絢麗,常被飼為籠鳥,供觀賞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太平鳥
- 英文名:Waxwing
- 拉丁學名:bombycilla garruus
- 別 稱:十二黃、連雀 二名法bombycilla garruus Linnares
- 界 :動物界
- 門 :脊索動物門
-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 :鳥綱
- 目 :雀形目
- 科 :太平鳥科
- 屬 :太平鳥屬
- 種 :太平鳥
- 亞 種:普通亞種
通體灰褐色,具羽冠;頦、喉黑色,尾羽先端黃色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額及頭頂前部栗色,愈向後色愈淡,頭頂後部及羽冠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圍眼至眼後形成黑色紋帶,並與枕部的寬黑帶相連構成一環帶(枕部的寬黑帶被羽冠掩蓋);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後灰色愈濃;翅覆羽灰褐色;初級覆羽黑色具鮮明白端,形成翅斑;初級飛羽黑色,自第2枚以內的外翻端部以及內翻端緣有明顯的黃色狹斑;次級飛羽外翻黑色具白端斑,內翈黑褐色;次級飛羽羽軸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紅色蠟質突起;尾羽黑褐色,近端部漸變為黑色,羽端有5—7mm寬的黃端斑;中央2對尾羽羽軸的端部紅色,並向外伸出紅色的細針狀蠟質突起(在舊羽常因磨損而不顯)。頦、喉黑色;頰與黑喉交匯處為淡栗色,其前下緣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頰紋;胸羽與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鳥:羽色似雄但頦、喉的黑色斑較小,並微雜有褐色;初級飛羽羽端的黃色緣較雄鳥小,有的標本呈淡黃或近白色;次級飛羽端的紅色蠟突極小;尾端黃色較淡。虹膜暗紅色;嘴黑;腳、爪黑色 。
太平鳥有2個亞種,中國有1個亞種:
普通亞種:
中國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內蒙古,陝西,山西,四川,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旅鳥、冬候鳥);新疆,福建,台灣(冬候鳥)。
國外分布:西伯利亞的泰加林帶、阿爾泰、貝加爾以及可能在阿穆爾河下游(夏候鳥)。作不規則遷徙,可途經土耳其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蒙古,朝鮮半島,日本(旅鳥、冬候鳥)
生態特徵
[1] 太平鳥為我國的旅鳥及冬候鳥,集結成大群在遼寧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灣的廣大地區越冬。秋季遷來的時間較晚,為各種旅鳥的後隊;一般最早為11月初,遲來者可在次年1月,個別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現。種群數量在不同年份之間有顯著波動,例如1959年冬北京公園內的遇見率為每小時21.6隻,1961年僅1.5隻。據1984—1991年冬季的觀察,旅順地區越冬的太平鳥種群呈現「一年有、一年無」的波動;據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北京中關村對太平鳥的觀察,也有「一年有、一年無」的現象。每年4月下旬離開越冬地北上。太平鳥的越冬種群每年在嚴冬時節(1月)數量達於高峰,2月以後逐漸下降,4月下旬全部北遷,這表明在我國大多數越冬區內都有相當數量的種群在移動,即有旅鳥又有冬候鳥。
太平鳥在繁殖期棲息在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內,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可發現尚未孵化的卵。在雲杉樹上築巢,為杯狀,主要以雲杉細枝編成,內壁襯以苔蘚、羽及獸毛等,結構比較緊密。巢距地的高度約為3—4m。巢外徑21cm,內徑9cm,巢高9.9cm,巢深5.8cm。滿窩卵5—7枚,淡紫灰色具褐黑色條紋和灰、紫灰色斑點。卵重3.47—3.79g,卵徑17.3(15.7—18.8)mm x 24.0(21.1—28.3)mm。孵卵主要由雌擔任,孵化期14天
保護情況
本物種未被列入中國的保護動物目錄,但已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皮書中為近危物種。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太平鳥怎麼養 太平鳥飼養需要注意的事項
[2] 太平鳥怎麼養,太平鳥又叫十二黃、黃連雀。屬雀形目、太平鳥科。分布於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長江以南的浙江、廣東、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近年來在北京地區的冬季,於城市街心公園和北海公園、中南海和國賓館等處都可見到。這種鳥為冬候鳥。太平鳥羽色美麗,是人們喜愛的玩賞鳥,在動物園內展覽也頗受人們的歡迎。特別是當我國北方處在花草樹木凋零、冰天雪地的冬季時,能看到這種鳥,無形中會給人們的生活增添生氣和色彩。為保護其在自然界的種群數量,應儘量少捕捉。
【形態特徵】 太平鳥體長約20厘米。全身大部分灰紅色。初級覆羽黑色,先端白色,拼成翅上的白色橫斑。次級飛羽軸延伸出羽片,羽干有紅色突出的小斑,如蠟滴狀,非常獨特。頭頂有艷麗的羽冠,能由後向前豎起。上喙基部至眼的後方有1條黑色斑紋。頦和喉部黑色,腰為灰色。尾羽12枚,末端為黃色,故禰「十二黃」。
【生活習性與繁殖】太平鳥喜成群活動,群鳥共鳴,叫聲時高時低,有快有慢。嗚叫時豎起羽冠,跳躍枝頭,別有情趣。野生太平鳥是雜食性鳥類,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尤其愛吃漿果,如鼠李果、葡萄、薔薇果、百合的蒴果等,也吃少量昆蟲。營巢於樹枝間,巢由樹枝、苔蘚、枯草等絮成,呈碗狀,內鋪墊柔軟的草莖和羽毛。每窩產蛋4~6枚。
【飼養管理】飼養太平鳥可用畫眉或八哥籠,也可以架養,教以「叫遠」的技藝。食罐和水罐宜深大,每天更換2次食、水。飼料以易消化的甜熟食為主,如熟紅薯、柿棗、柿子、柿餅及其他漿果。為了防止營養單一,應補充加水蒸熟的雞用混合飼料,比例為1:1。管理上主要是搞好清潔衛生工作。因為太平鳥的糞便稀軟,數量又多,所以要隔日清刷鳥籠1次。夏季注意防暑,換羽期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
分布在我國的還有一種小太平鳥,又叫十二紅、緋連雀、朱連雀。飼養管理與太平鳥相同。
太平鳥怎樣餵養 太平鳥飼養的13個小竅門
太平鳥怎樣餵養:太平鳥屬小型鳴禽,別名連雀、十二黃,其實太平鳥的飼養並不難,它的食性較雜,尤其喜歡吃漿果和多汁性的果實。具體怎麼飼養呢?下面隨着愛寵網的小編來學習一下吧。 [3]
1、鳥類食性:
太平鳥的食性較雜,於野外喜取食各種植物的種子和果實,繁殖期的太平鳥會較多的取食昆蟲,而冬春季節它們則以各種植物的果實為食物。
2、生鳥馴化:
剛入籠的生鳥常常焦躁不安,在籠中亂飛亂撞,需要養在畫眉的暗板籠中,放在安靜處,多餵一些水果,如蘋果、葡萄、香蕉、熟山芋等,籠上應備食插,可把水果小片插在食插上,便於自由啄取。過一星期
左右馴化。
3、日常飼餵:
日常飼餵以綠豆或玉米的粉料,加熟蛋黃研磨混合後加水調濕餵養,同時要常餵給甜食,如南爪、蘋果、柿餅、柿子,紅薯等,也可用雞花料(小雞飼料)加糖和玉米面混合蒸成窩窩頭餵養。
4、飼料比例:
太平鳥人工飼養時,主食為黃豆粉10%、綠豆粉20%、苞米粉40%、雞蛋20%、肉漿10%搓合成的粉料和蛋米。
5、鳥籠布置:
太平鳥鳥籠里的食缸、水缸部要選大號的。此外,鳥籠內應備沙盆,以供太平鳥啄食細沙,有助太平鳥的腸胃消化食物。
6、換羽飼料:
在太平鳥換羽季節,應加適量鈣質(骨粉、蛋殼粉),為保持鳥的羽毛鮮艷光澤,可餵一些甜紅辣椒、胡蘿蔔片拌幾滴花生油而成的色素飼料。
7、日常清潔:
平時要作好清潔整理的衛生工作,因為它的排糞量大,通常消化不完全,而且該鳥有從糞便中找食的習性,這對它的健康有害,飼養時要注意。
8、洗澡次數:
太平鳥愛清潔,要常供給水浴,保持體羽和趾的清潔。夏季每天洗一次,春秋每三天一次,冬季每星期一次。
9、洗澡方法:
先把鳥放入澡籠中,然後,浸入水盆內,水的深度以淹沒鳥腿彎或正好腹羽接觸水面為度。冬季的水溫應保持20℃~22℃。浴後鳥籠掛在向陽避風處,使羽毛儘快乾燥。
10、遛鳥建議:
太平鳥並不需每天帶出去遛鳥,有時間時可以帶它到野外或公園的林間散步即可,遛鳥時讓鳥盡情鳴叫,使太平鳥鳥享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11、耐寒能力:
因為,野生的太平鳥主要是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及北美洲西北部,越冬南遷,所以太平鳥的耐寒能力比較強。
12、夏季建議:
太平鳥夏天怕熱,尤是處於熱帶的南方,應特別注意夏季的護理,注意衛生,籠具要保持清潔,飼料新鮮,飲水衛生。要注意防暑、通風,把籠掛在通風陰涼處,而不能讓太陽曬。最好改用綠豆粉與鴨蛋配製
的混合飼料,以幫助消暑。
13、感冒建議:
可以將太平鳥病鳥置於溫暖處, 避免吹風。多餵些太平鳥平常喜歡吃的食物,在太平鳥病鳥的飼料內加入蛋黃粉, 在食水中加長效磺胺嘧啶,
每10毫升飲水中, 加1/10片, 一日換1~2次均可,連餵5天。
动物篇~杂食性鸟类(大太平鸟)的相关视频